第31章 四象之说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配合。如果我记得不错,就是在孟元帅灭金的前一年冬天(1233年),京湖战区尚且能给围攻蔡州的蒙古军运去30万石军粮,而到了夏天却没法给开封供应军粮了,非得要从两淮千里迢迢的转运。可见补给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南宋没有协调好自己内部矛盾的结果,而不是客观的必然,这点也就是祥甫所说的过于激进,而这个激进之说也说明了我朝内部大有问题,至于各军之间的配合也是乱七八糟,令行不止,相互推诿。”
我看了看李庭芝继续说道:“这样总结下来,我朝可以有两个决策:如果我军能够协调好内部矛盾,那么两淮、京湖共同进军,保证供给,拿下三京,并建设成宋军的主要前沿防线,从而加大战略纵深,迟滞蒙军的进攻;或者全力以赴防守,巩固四川、襄樊、两淮三大防区,营建起弹性或纵深防御体系,从而挡住蒙古铁骑南下的脚步,至少也能保住半壁江山。可惜啊,我朝的高层就像靖康之变时的君臣一样,在战、守、和上举棋不定,每个方法都尝试,却又不肯花大力专注一气,一旦受挫急忙全盘否定,造成策略上的南辕北辙,最后只能自吞苦果,这不能不说是先帝的一个重大失误。对于前一个决策,战役执行严重错误,自不必说;而后一个决策呢,防守不到位,导致宋蒙战争一开始四川、襄樊战线差点崩溃,好在有孟珙元帅、余玠元帅等人力挽狂澜,才把局面换回。”
我这长篇论调一口气说完,文陆二人早就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知道我的观点全面中肯,频频点头。而第一次和我交谈的李庭芝却已是口瞪目呆。
端平入洛后,大宋国力日渐削弱,数万能征惯战的精兵丧失殆尽,只能全面转入了防御,似乎就连李庭芝也是将重点放在了防御上面,根本没有去想会主动出击。
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尽管滚滚的长江水依旧在一刻不停的向东奔流,它也不会知道,在不久之后,我大宋汉人的鲜血将会染红这条大江吗?
李庭芝在军事上的造诣远非陆秀夫文天祥可比,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配合。如果我记得不错,就是在孟元帅灭金的前一年冬天(1233年),京湖战区尚且能给围攻蔡州的蒙古军运去30万石军粮,而到了夏天却没法给开封供应军粮了,非得要从两淮千里迢迢的转运。可见补给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南宋没有协调好自己内部矛盾的结果,而不是客观的必然,这点也就是祥甫所说的过于激进,而这个激进之说也说明了我朝内部大有问题,至于各军之间的配合也是乱七八糟,令行不止,相互推诿。”
我看了看李庭芝继续说道:“这样总结下来,我朝可以有两个决策:如果我军能够协调好内部矛盾,那么两淮、京湖共同进军,保证供给,拿下三京,并建设成宋军的主要前沿防线,从而加大战略纵深,迟滞蒙军的进攻;或者全力以赴防守,巩固四川、襄樊、两淮三大防区,营建起弹性或纵深防御体系,从而挡住蒙古铁骑南下的脚步,至少也能保住半壁江山。可惜啊,我朝的高层就像靖康之变时的君臣一样,在战、守、和上举棋不定,每个方法都尝试,却又不肯花大力专注一气,一旦受挫急忙全盘否定,造成策略上的南辕北辙,最后只能自吞苦果,这不能不说是先帝的一个重大失误。对于前一个决策,战役执行严重错误,自不必说;而后一个决策呢,防守不到位,导致宋蒙战争一开始四川、襄樊战线差点崩溃,好在有孟珙元帅、余玠元帅等人力挽狂澜,才把局面换回。”
我这长篇论调一口气说完,文陆二人早就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知道我的观点全面中肯,频频点头。而第一次和我交谈的李庭芝却已是口瞪目呆。
端平入洛后,大宋国力日渐削弱,数万能征惯战的精兵丧失殆尽,只能全面转入了防御,似乎就连李庭芝也是将重点放在了防御上面,根本没有去想会主动出击。
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尽管滚滚的长江水依旧在一刻不停的向东奔流,它也不会知道,在不久之后,我大宋汉人的鲜血将会染红这条大江吗?
李庭芝在军事上的造诣远非陆秀夫文天祥可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