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千骑卷平冈(1)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山东乐安城,汉王府书房内灯火通明,汉王朱高煦坐于正中,分列两旁的是王府护卫指挥使韦氏三兄弟及千户王玉、盛坚、李智、乐安知州朱恒等人。
王玉道:“如今形势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汉王殿下怎么反倒犹豫起来了?咱们兄弟筹备了这么些年,等的不就是这么一天吗?”
盛坚扫了他一眼道:“王兄你有所不知,殿下刚刚见了朝廷派来的特使,皇上开出了丰厚的条件……”
“什么特使?不就是一个小太监吗?让一个太监来传旨不过就是羞辱殿下!”李智插言道,“还说什么丰厚的条件?与殿下当年跟成祖爷出生入死血战沙场的功勋比,那几万石禄米几百匹战马又算得了什么?依殿下的功劳,就是不能被立为太子承继皇位,那也得封一个藩属辽阔的富庶之地呀,这么些年囚于这小小的乐安城,困手困脚,受着窝囊气。如今好不容易万事俱备,殿下千万不能手软,错过这天赐的机会!”
汉王朱高煦的目光紧盯着乐安知州朱恒,朱恒手抚胡须道:“殿下,依下官看皇上派来宦官安抚殿下,那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恐怕如今京里早已乱成一团,殿下不要中了皇上的缓兵之计才好!”
朱高煦听了频频点头:“朱大人此言正是本王心中所想,刚刚王玉说得不错,如今之势只可向前,不能退后半步,只是还差了些火候。”
“火候?”护军指挥使韦达瞪着一双浓眉大眼,愣愣地问道,“什么火候?咱们兵马已备,又存了那么多的粮草,这不是已经万事俱备了吗?”
“大哥别吵,殿下的话自然另有深意!”韦兴开口道,“殿下是说我们派出去联络京城大臣和各地藩王的那批‘暗影’?”
“正是!”朱高煦眉头深锁,不无忧虑地道,“各地藩王还好说,京中的大臣中有许多人都是三朝元老,若是不知道他们的实底,咱们还真不能妄动。”
“这有何难?”王玉又道,“如果这些人脑子清楚、心里明白,归顺汉王最好。若是他们想不明白,冥顽不灵,咱们就像当年铲除兵部那个老顽固方宾一样,派‘暗影’将他们杀了省事。”
“住口!”汉王听了面色铁青,额上更是青筋直暴,王玉的无心之言反而扯出一桩无头公案。
那是永乐十八年的事情,兵部尚书方宾奉命平叛山东境内的唐赛儿起义,围剿了数月仍不能将元凶缉拿,惹得永乐帝朱棣盛怒之下亲派锦衣卫京营五千精锐平乱,一举成功。作为兵部尚书的方宾因为此事而面上无光,于是从未放弃过派人彻查此次起义叛乱之事。到了永乐二十二年,永乐帝朱棣为了亲征漠北鞑靼召集群臣集议,方宾与户部尚书夏原吉以国库、粮草、马匹空乏为由力谏相阻,惹得朱棣龙颜震怒,当下将方宾与夏原吉撤职下狱。
方宾在狱中无疾而终,最后被认定为畏罪自尽。事实上,方宾之死是被人灭口,因为他已查到由唐赛儿引导的山东境内十多个州郡的叛乱正是汉王暗中筹划的,只是还未来得及上奏就被汉王潜入京城的“暗影”发现并提前将他灭口了。
“去,再派一批‘雪雁’,三日之内一定要将城中大臣和各地藩王的准确消息传回来!”朱高煦吩咐之后,摆了摆手,“你们都下去吧!”
“是!”众人纷纷退下。
汉王靠在宝座中闭上了眼睛,已经连着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不是他不想休息,而是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自己的父亲永乐帝朱棣在狠狠瞪着他,仿佛听到朱棣的厉声斥责:“青雀,你真的要反了吗?当年人人都说你有反骨,朕不忍心,也不愿意将你斩草除根,可是如今你真的反了吗?你反的是朕辛辛苦苦经营了二十多年的江山,反的是大明朱家的千古帝业啊!逆子!你这个逆子!”
“不是,高煦不是!”汉王像得了失心疯一样喃喃地喊了起来,“父皇,这不是高煦的错,这不是高煦的错!”
山东乐安城,汉王府书房内灯火通明,汉王朱高煦坐于正中,分列两旁的是王府护卫指挥使韦氏三兄弟及千户王玉、盛坚、李智、乐安知州朱恒等人。
王玉道:“如今形势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汉王殿下怎么反倒犹豫起来了?咱们兄弟筹备了这么些年,等的不就是这么一天吗?”
盛坚扫了他一眼道:“王兄你有所不知,殿下刚刚见了朝廷派来的特使,皇上开出了丰厚的条件……”
“什么特使?不就是一个小太监吗?让一个太监来传旨不过就是羞辱殿下!”李智插言道,“还说什么丰厚的条件?与殿下当年跟成祖爷出生入死血战沙场的功勋比,那几万石禄米几百匹战马又算得了什么?依殿下的功劳,就是不能被立为太子承继皇位,那也得封一个藩属辽阔的富庶之地呀,这么些年囚于这小小的乐安城,困手困脚,受着窝囊气。如今好不容易万事俱备,殿下千万不能手软,错过这天赐的机会!”
汉王朱高煦的目光紧盯着乐安知州朱恒,朱恒手抚胡须道:“殿下,依下官看皇上派来宦官安抚殿下,那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恐怕如今京里早已乱成一团,殿下不要中了皇上的缓兵之计才好!”
朱高煦听了频频点头:“朱大人此言正是本王心中所想,刚刚王玉说得不错,如今之势只可向前,不能退后半步,只是还差了些火候。”
“火候?”护军指挥使韦达瞪着一双浓眉大眼,愣愣地问道,“什么火候?咱们兵马已备,又存了那么多的粮草,这不是已经万事俱备了吗?”
“大哥别吵,殿下的话自然另有深意!”韦兴开口道,“殿下是说我们派出去联络京城大臣和各地藩王的那批‘暗影’?”
“正是!”朱高煦眉头深锁,不无忧虑地道,“各地藩王还好说,京中的大臣中有许多人都是三朝元老,若是不知道他们的实底,咱们还真不能妄动。”
“这有何难?”王玉又道,“如果这些人脑子清楚、心里明白,归顺汉王最好。若是他们想不明白,冥顽不灵,咱们就像当年铲除兵部那个老顽固方宾一样,派‘暗影’将他们杀了省事。”
“住口!”汉王听了面色铁青,额上更是青筋直暴,王玉的无心之言反而扯出一桩无头公案。
那是永乐十八年的事情,兵部尚书方宾奉命平叛山东境内的唐赛儿起义,围剿了数月仍不能将元凶缉拿,惹得永乐帝朱棣盛怒之下亲派锦衣卫京营五千精锐平乱,一举成功。作为兵部尚书的方宾因为此事而面上无光,于是从未放弃过派人彻查此次起义叛乱之事。到了永乐二十二年,永乐帝朱棣为了亲征漠北鞑靼召集群臣集议,方宾与户部尚书夏原吉以国库、粮草、马匹空乏为由力谏相阻,惹得朱棣龙颜震怒,当下将方宾与夏原吉撤职下狱。
方宾在狱中无疾而终,最后被认定为畏罪自尽。事实上,方宾之死是被人灭口,因为他已查到由唐赛儿引导的山东境内十多个州郡的叛乱正是汉王暗中筹划的,只是还未来得及上奏就被汉王潜入京城的“暗影”发现并提前将他灭口了。
“去,再派一批‘雪雁’,三日之内一定要将城中大臣和各地藩王的准确消息传回来!”朱高煦吩咐之后,摆了摆手,“你们都下去吧!”
“是!”众人纷纷退下。
汉王靠在宝座中闭上了眼睛,已经连着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不是他不想休息,而是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自己的父亲永乐帝朱棣在狠狠瞪着他,仿佛听到朱棣的厉声斥责:“青雀,你真的要反了吗?当年人人都说你有反骨,朕不忍心,也不愿意将你斩草除根,可是如今你真的反了吗?你反的是朕辛辛苦苦经营了二十多年的江山,反的是大明朱家的千古帝业啊!逆子!你这个逆子!”
“不是,高煦不是!”汉王像得了失心疯一样喃喃地喊了起来,“父皇,这不是高煦的错,这不是高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