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登基大典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该说众卿平身了。”
听到小忠子的这声提示,耸立于高台之上的萧澈稍稍一回神,尽量用最平静的声音说道:
“众卿平身。”
“众卿平身!”
随着奉常再次高声传话,台下的一众大臣俯身叩拜,口中高声回答道:
“谢吾王!”
在众大臣的起身恭送中,新君萧澈缓步走下祭天高台,登上五驾鎏金马车缓缓前往禁宫。
眼见新君离去,一众大臣也纷纷离去。
就在韦文忠与吕国清结伴而行,也打算离去之时,一名背着三色羽毛的斥候半弓着身,以飞快的速度穿过人群,来到了韦文忠旁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韦文忠听完斥候的禀报,面色立时一变,只见他眉头稍稍一紧,略一沉吟后,从袖中掏出两叠锦书交给了斥候,道:
“把我的这道手书交给城门令,让他依令行事,下去吧。”
“是,韦相。”
随着斥候接书离去,韦文忠缓缓将头一转,向着旁边的老太师吕国清,低声说道:
“晋楚两国使者将在一个时辰内分别自从南北城门抵达我国都。”
听到韦文忠这句话,吕国清原本慵懒的双目之中瞬间闪过了一道精芒,道:
“随两国使者同行的兵马共有多少人。”
“据探马回报,现在跟随晋楚两国使者的兵马已只有两三千人,皆是清一色的骑兵。”
吕国清闻言,微微点点头道:
“几日前,随晋国使者入境的兵马据报有五千人,随楚国使者随行的兵马也有三千。一夜之间,人数少了这么多人,看来,就如我们预料的那样,昨日匆匆逃跑的那帮外戚,果然还是把新君即将继位的消息带给了两国使者,这才使得两国使者不得不为了加快行程只带骑兵,丢下步兵了。”
韦文忠闻言,点头附和道:
“那群外戚本就是见利忘义、见风使舵之徒,平日里便与晋楚两国勾搭不清。如今,我们要拥立新君,已是严重侵害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又岂能不向晋楚两国透风,以两国兵威逼迫我们退让。
可惜,没有了那些重甲步兵,只凭这两三千骑兵,是没有办法对我国都造成威胁的。只要今天谈判之日国都无险,我们便有了火中取栗的可能。”
听完韦文忠的这段话,吕国清点了点头,随后又轻声问道:
“韦相,刚刚给城门令的手书里写了些什么?”
“文忠在手书中只是吩咐城门令紧闭城门,将两国铁骑拒于城门之外。若是晋楚两国使者想要入城谈判,便只可带五十名士卒进城。”
听到这段话,吕国清再次点了点头,但他的眉宇之间却没有一丝轻松之色。
吕国清已有七十八岁,经过多日的奔劳,已感觉体力有些不支,但一想到即将进宫的晋楚两国使者,他还是沉声说道:
“该来的总会来的,韦相,老夫这把老骨头便再与你前去会一会这两国使者!”
第(3/3)页
该说众卿平身了。”
听到小忠子的这声提示,耸立于高台之上的萧澈稍稍一回神,尽量用最平静的声音说道:
“众卿平身。”
“众卿平身!”
随着奉常再次高声传话,台下的一众大臣俯身叩拜,口中高声回答道:
“谢吾王!”
在众大臣的起身恭送中,新君萧澈缓步走下祭天高台,登上五驾鎏金马车缓缓前往禁宫。
眼见新君离去,一众大臣也纷纷离去。
就在韦文忠与吕国清结伴而行,也打算离去之时,一名背着三色羽毛的斥候半弓着身,以飞快的速度穿过人群,来到了韦文忠旁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韦文忠听完斥候的禀报,面色立时一变,只见他眉头稍稍一紧,略一沉吟后,从袖中掏出两叠锦书交给了斥候,道:
“把我的这道手书交给城门令,让他依令行事,下去吧。”
“是,韦相。”
随着斥候接书离去,韦文忠缓缓将头一转,向着旁边的老太师吕国清,低声说道:
“晋楚两国使者将在一个时辰内分别自从南北城门抵达我国都。”
听到韦文忠这句话,吕国清原本慵懒的双目之中瞬间闪过了一道精芒,道:
“随两国使者同行的兵马共有多少人。”
“据探马回报,现在跟随晋楚两国使者的兵马已只有两三千人,皆是清一色的骑兵。”
吕国清闻言,微微点点头道:
“几日前,随晋国使者入境的兵马据报有五千人,随楚国使者随行的兵马也有三千。一夜之间,人数少了这么多人,看来,就如我们预料的那样,昨日匆匆逃跑的那帮外戚,果然还是把新君即将继位的消息带给了两国使者,这才使得两国使者不得不为了加快行程只带骑兵,丢下步兵了。”
韦文忠闻言,点头附和道:
“那群外戚本就是见利忘义、见风使舵之徒,平日里便与晋楚两国勾搭不清。如今,我们要拥立新君,已是严重侵害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又岂能不向晋楚两国透风,以两国兵威逼迫我们退让。
可惜,没有了那些重甲步兵,只凭这两三千骑兵,是没有办法对我国都造成威胁的。只要今天谈判之日国都无险,我们便有了火中取栗的可能。”
听完韦文忠的这段话,吕国清点了点头,随后又轻声问道:
“韦相,刚刚给城门令的手书里写了些什么?”
“文忠在手书中只是吩咐城门令紧闭城门,将两国铁骑拒于城门之外。若是晋楚两国使者想要入城谈判,便只可带五十名士卒进城。”
听到这段话,吕国清再次点了点头,但他的眉宇之间却没有一丝轻松之色。
吕国清已有七十八岁,经过多日的奔劳,已感觉体力有些不支,但一想到即将进宫的晋楚两国使者,他还是沉声说道:
“该来的总会来的,韦相,老夫这把老骨头便再与你前去会一会这两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