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夏子衿朱慈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 朝堂惊变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口气,无力地坐回龙椅之上。

此时根本无人顾及是何人击落了朱慈烺手中刀,百姓被朱慈烺深深感染,齐声高呼道:“处死马士英!处置奸党!”

“不准加害太子!”

……

马士英等人此时见局面已经彻底失控,完全无计可施,不禁气急败坏,他面对激愤的百姓,声嘶力竭地叫嚣道:“来人,把带头起哄闹事的给我拿下!”

高倬怒声道:“马大人,你真要激起众怒吗!”

正在剑拔弩张之时,锦衣卫使韩可宗仓促冲进朝堂,一脸惊慌地高声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朝堂内外看到这非同寻常的局面,马上静了下来。

弘光帝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焦躁地道:“何事?”

“启奏陛下,宁南侯左良玉撤离武昌,已举兵东下,直逼南京!”

“什么!”弘光帝一下子惊得从龙椅上“腾”地一声站起来,肥大的身躯骤然使力让他险些站立不稳。不仅弘光帝,朝堂上文武大臣骤闻这一消息,均震惊不已,顿时瞠目结舌。

这左良玉乃山东临清人,早年曾在与清兵和农民军作战中立功,后又畏战被贬。崇祯末年因朝廷实在无得力将领可用,又将其擢拔。崇祯十七年,紫禁城被攻陷前不久,他被封为宁南伯,命镇守战略要地武昌。期间他不断招兵买马,扩大势力,拥兵达七十余万。

左良玉为人狂傲骄横,且握有重兵,弘光帝即位后为了安抚和拉拢他,加封其为宁南侯,允诺让其世镇武昌,并封其子左梦庚为平贼大将军及锦衣卫千户,可世袭其父爵位。现惊闻他突然造反,率大军进逼南京,怎不令弘光措手不及。

他有些惊慌地问道:“左良玉世镇武昌,为何突然造反?”

“回陛下,左良玉听闻太子在朝受审,屡遭波折,一怒之下发出檄文,要保护太子,清君侧!”

“清君侧?”弘光帝好像暂时还没反应过来。

“正是,左良玉扬言,如有奸佞胆敢对太子不利,他就要为社稷铲除祸害!”

马士英等闻言,心中一惊,左良玉的意思已经很明了,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皇上,檄文在此,请皇上过目。”

弘光帝并未叫太监下来取檄文,而是心烦意乱地直接挥手道:“念!”

韩可宗答应一声,念道:“……惊闻东宫回朝,本社稷之大幸!岂料二三奸臣,背主忘恩,祸乱朝纲,蒙蔽君臣,因一己私利,妄图加害!先前臣已上疏请求善待太子,不料……”

“够了!”不待韩可宗念完,弘光帝焦躁地打断了他,紧张地问道,“左良玉带了多少兵马?”

韩可宗表情肃穆,小心地答道,“据报,据报有七十万之众。”

“七十万?”马士英失声惊呼道,“这么说,那他带了武昌的全部兵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大臣顿时炸开了锅,交头接耳,兵部侍郎沈犹龙率先叹道:“宁南侯此时离开武昌,长江防线休矣!清兵不日将至!”

弘光帝勃然变色,首先想到的不是清兵,而是左良玉对自己的威胁,不假思索高声命令道:“来人,速速传令到扬州,请史大人发兵解南京之急!”

“皇上,万万不可!”沈犹龙闻言急忙上奏道,“宁南候已经撤离武昌,长江上游的防线本来已经形同虚设,如果再让史大人派兵来南京,江北四镇兵力空虚,那清兵不是就可以趁隙南下,轻而易举越过长江,长驱直入了吗!南京将朝不保夕啊!请皇上三思!”

高倬等人也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纷纷上奏请弘光帝考虑沈犹龙的意见。

“那这如何是好?”弘光帝愁容满面,顿时一筹莫展,“可是左良玉大军压境,朕的安危就不顾了吗?”

黄端伯进言道:“皇上,依微臣之计,可派人暂时安抚左良玉,告知他太子在朝安然无恙,此时北兵在长江外虎视眈眈,不宜再生内讧。”

马士英在一旁冷笑道:“黄大人,你真以为左良玉是为了保护太子而来?他只不过找个借口,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而已!”

张捷道:“马大人,无论宁南伯为何而来,目前太子的安全最重要,万一真因太子之事内斗,只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弘光帝此时已经失去了主张,听众臣你言我语,他连忙道:“对,将太子安置锦衣卫所,好生照管,不许苛待!”他想了一下,又语无伦次地道,“派人传朕口谕给史大人,让他务必想办法拦住左良玉!”

听见弘光帝还是要调史可法对付左良玉,高倬等人急忙道:“皇上……”

见他们还要劝说自己,弘光不耐烦地挥手道:“行了!清兵还在安徽,哪有那么快过来!先解朕的燃眉之急,再让史大人回防!退朝!”

“皇上,不可!”众大臣见弘光不听劝告,拂袖而去,根本不理睬他们的话,都痛心疾首,跌足叹息。朱慈烺眼见这一幕,心中一片悲凉。一种不祥的感觉如浓重的阴霾在他心中蔓延,他忽然有些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