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石二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这么大的规模,而且还是有组织的能互相配合。
却原来是魏国在暗中搞鬼。
想到这两人赶忙跪地:
“大王恕罪,微臣有负所托,未能发觉魏国奸计。”
嬴政抬了抬手示意两人起身。
他当然不会怪王、杨二人,事实上便连他也没想到。
想了想,嬴政就下令道:
“王翦听令,你代寡人去验过太子丹首级。”
“并提出和解条件,让燕国三日内送来十万石粮食,一斗都不能少!”
“否则便将燕国连根拔起。”
王翦应了声,同时心下暗自奇怪:
大王居然不报被刺之仇了?
这不像大王的性格啊!
而且为何非要粮食而不要财物?
虽说秦军缺粮,但从燕国手中抢到的大批军粮已足够三郡军民过冬了。
等到明年咸阳方向再运来些撑过一段时日,三郡就有收成。
所以,若是向燕国索要财物岂不更方便、更快速?
但转念一想王翦就明白了:
大王这是要以燕国之粮攻魏国啊!
魏国今趟是有难了。
其实王翦只猜到其一没猜到其二。
嬴政是将沈兵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
之所以向燕国要粮而不是财物,是因为此时粮食对燕国更重要。
以燕王喜贪生怕死的性格多半会应允这条件。
嬴政限定“三日”凑足十万石也有原因。
燕国先是在丢失了大批军粮,此时又要在短时间交出十万石……
那可不是国库或是地方储存的余粮能对付的,远一些的边境地区或许有粮,但三日时间完全不够运输。
于是,燕王喜只能搜刮百姓过冬的余粮。
要知道燕国地处北方冬季极为寒冷,百姓若将这些余粮都交了出去冬季非要饿死不可。
于是……便可以激化燕王喜与百姓之间的矛盾搞得天怒人怨。
到时秦国再想灭燕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所以这其实是一石二鸟之计:
一方面可以弱化燕王的统治为将来灭燕做打算,另一方面则是补充秦军军粮为攻魏做准备。
完了后,嬴政便扬扬头说道:“下去吧!”
王、杨两了应了声就要退下,但不久又被嬴政叫住了:
“杨将军,寡人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这么大的规模,而且还是有组织的能互相配合。
却原来是魏国在暗中搞鬼。
想到这两人赶忙跪地:
“大王恕罪,微臣有负所托,未能发觉魏国奸计。”
嬴政抬了抬手示意两人起身。
他当然不会怪王、杨二人,事实上便连他也没想到。
想了想,嬴政就下令道:
“王翦听令,你代寡人去验过太子丹首级。”
“并提出和解条件,让燕国三日内送来十万石粮食,一斗都不能少!”
“否则便将燕国连根拔起。”
王翦应了声,同时心下暗自奇怪:
大王居然不报被刺之仇了?
这不像大王的性格啊!
而且为何非要粮食而不要财物?
虽说秦军缺粮,但从燕国手中抢到的大批军粮已足够三郡军民过冬了。
等到明年咸阳方向再运来些撑过一段时日,三郡就有收成。
所以,若是向燕国索要财物岂不更方便、更快速?
但转念一想王翦就明白了:
大王这是要以燕国之粮攻魏国啊!
魏国今趟是有难了。
其实王翦只猜到其一没猜到其二。
嬴政是将沈兵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
之所以向燕国要粮而不是财物,是因为此时粮食对燕国更重要。
以燕王喜贪生怕死的性格多半会应允这条件。
嬴政限定“三日”凑足十万石也有原因。
燕国先是在丢失了大批军粮,此时又要在短时间交出十万石……
那可不是国库或是地方储存的余粮能对付的,远一些的边境地区或许有粮,但三日时间完全不够运输。
于是,燕王喜只能搜刮百姓过冬的余粮。
要知道燕国地处北方冬季极为寒冷,百姓若将这些余粮都交了出去冬季非要饿死不可。
于是……便可以激化燕王喜与百姓之间的矛盾搞得天怒人怨。
到时秦国再想灭燕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所以这其实是一石二鸟之计:
一方面可以弱化燕王的统治为将来灭燕做打算,另一方面则是补充秦军军粮为攻魏做准备。
完了后,嬴政便扬扬头说道:“下去吧!”
王、杨两了应了声就要退下,但不久又被嬴政叫住了:
“杨将军,寡人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