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曹丕的目标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李昊的话让曹丕不由的有些摇头苦笑了起来,不过他倒是不反对李昊这么做,不为其他,校事府的探子可不是足够勇武就行了,也不是说学会闭嘴不泄露秘密当一个硬汉就可以的。
校事府最重要的还是监察百官,探听消息,最后才是万不得已的时候玩刺杀这种把戏。
但是监察百官还是刺探西川或者江东的情报,这种事情,靠一个蛮力可是不行的,胆略还是谋略绝对不能少的,所以李昊测一测他们的胆略,那是极为重要的。
“继续!”李昊冷哼一声,然后一群可怜的家伙再次沉了进去,这次他们没人敢称硬汉了,都老老实实的想着如何逃出来,或者坚持下来!
......
夜色降临之前,洛阳城内现在所有还存在的校事府探子都已经过了一遍了,看着那越积累越多的尸体,曹丕不由的想到,昨日李昊对自己说的要血洗校事府,还真的不是虚言!
如今待在洛阳的校事府探子,要么是自己身边的人,要么就是史阿亲自带出来的,要么就是选出来放在洛阳周边打探消息的,可以说,现在在洛阳城中的校事府探子,都是校事府里面的精英,也可以说是能力最高的那一批人!
可即便如此,这些人中,也是被李昊足足的折磨死了三成的人手,这些人有受不了严刑逼供而将自己的来历都说出来的,同时还有真的扛不住被自己给弄死的。
对于那些被严刑逼供的,不管他是哪个世家派来的,不管他到校事府是因为什么,也不管他们到底是抱着什么目的到来的,更不管他们为校事府或者为曹家做了多少,这些人,死则死矣,曹丕只觉得死得少了!
至于那些没有坚持住,直接扛不住死在水缸之中的,对于他们这些人的死亡,曹丕就是报之以冷笑,甚至对于所有人都有些失望!
李昊看似是在折磨,其实是在考验他们的眼力和谋略,若是一味强撑着的,绝对是最先扛不住的,除非像韩龙这种真的十分有本事的,否则凭着他们的能力,这般折腾,终归会承受不住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漏洞,李昊给了他们一个机会,那就说说出一个自己的秘密或者故事就可以缓一缓!
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自己快要扛不住的时候,想尽办法拖延自己的时间,让自己能够尽最大能力的活到最后,李昊已经告诉过他们了,不敢将他们全都杀死,所以他们要做的其实非常简单,活到最后!
只可惜,可能就如同李昊自己说的,校事府的人,这些人是一茬不如一茬了,别的不说,就他们有这份儿眼力和脑子的,曹丕看了小半天的时间都没有看出来那个人有这份儿本事。
“下一步,你打算如何?”曹丕看向李昊,这位地藏大人如今正在指挥着校事府的探子将尸体掩埋,将偏殿打扫干净,同时勾画着校事府的花名册,将已经死去的都清理掉。
“回大王,其实现在我等要做的事情还是有很多的,不过需要看您的目的是什么了?”
“目的?”曹丕看着一脸微笑的李昊,突然觉得这个家伙颇有一些意思,不说其他,这揣摩心思方面,还真的有当年毒士的几分风范!
曹丕当然没有见过李儒这位毒士中的前辈,但是曹丕可是见过贾诩的,在曹丕看来,和贾诩比起来,这个家伙还显得有些稚嫩,手段也略微有些粗糙,但是这风范却是不差太多,算得上是入门了。
“之前大王说过,上庸之事十分重要,若是如此,本来微臣想的是,将长安之事解决之后便直接又长安入汉中,然后顺便将汉中那里重新布置一番之后再入上庸,最后绕荆州回许昌,最后一站才是邺城!”
曹丕点了点头,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凭借这现在李昊和校事府的本事,想要去西川和江东搅风弄雨的还差了不少火候,所以擦边走汉中,在魏延那里掺点沙子,在荆州那里惹出点事情来,却是最好的,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要地,却也是让他们自己心中不安的地方。
不会太过于危险,却又是十分的重要!
而且这一圈走下来,别的不敢说,李昊至少将西南两个方向稳定了,这个时候他大可以安心收拾北方的大局,偌大的北方和中原,世家林立,想要一点点的肃清,非一日之功!
可是曹丕在脑海中全都走了一遍之后,他便想到了这里最大的问题,回到许都的时候,就太晚了,他若是等着校事府动手,那么这事情可就真的不好做了,而现在机会也实在难得....
“先生这是逼迫孤王啊!”曹丕笑着打趣了一声,语气很温暖,但是语言很冰冷。
“大王说笑了,某家乃是大王麾下之臣,自然要无时无刻为大王着想了,只不过需要知道大王心中的轻重缓急,这才好下手安排!”
曹丕叹息了一声,没有回答李昊的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史阿,“当初让那两个山贼办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山贼?”史阿被这突然而来的问题给问蒙了,好好的想了会儿才想起来,曹丕说的是那两个投降的山贼,郑甘、王照!
“大王是说郑甘将军和王照将军么?”史阿回过神来之后赶紧躬身说道,“他们两个已经罗列出了不少人,但是进展略微差了一些,虽然他们已经找到了漏洞,但是哪些证据还不是很充足!”
郑甘、王照就是两个山贼,的确是颇有眼光,能够看出来现在曹丕需要什么,可以说得上是不错了,但是让他们干这种栽赃陷害,屈打成招的事情的话,他们的本事还真的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曹丕这个时候才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李昊,“先生也听到了吧,现在这件事着实是让孤王的这个心里啊,不踏实!”
李昊微微一笑,拱手行礼表示自己知道了。
“许褚将军,还是要烦请许褚将军去一趟长安,将长安换防一下,至于守将的人选,大王您也要准备好了,许褚将军回来的时候,便将现在这里的这些人和长安的那些人互换一番吧!”
许褚将头转向了曹丕,看到曹丕点头之后才跟着点了点头,便是自己知道了。
李昊再将目光看向了史阿,“虽然某家没有听过什么郑甘、王照这两个人的大名,不过还请他们来这里一趟,将他们查到的知道的,也一同都带过来吧,虽然他们是在邺城查访,不过某家觉得他们的目的最终还是在许昌!”
曹丕微微一笑,他就喜欢这种聪明人,看到李昊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他也就安心了下来,剩下的事情,就是李昊自己来解决了。
他要做的就是在贾诩他们到来之前,将局势彻底的安稳住,现在各地的要臣众将都在往洛阳赶来,不为别的,邺城虽好,那也不过就是魏国的国都罢了,若是再继续的话,邺城可就不够了!
而洛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总算是变得繁华了一些,虽然还是有些残破,那是因为这些年,曹氏的重心一直都放在北方和许都,现在既然要开始准备了,那洛阳也要抓起来了。
单单是现在的洛阳,关中第一将,钟繇,老臣之中的数臣元老,杨彪,曹丕四友陈群,吴质,朱铄,司马懿!宗亲大将夏侯惇,曹休,曹真!
还有很多有着真才实学的大臣也都陆续到了,关中杜,西凉张是曹丕麾下的后起之秀和肱骨之臣!
西凉张说的是冯翊高陵人张既,乃是当年的老臣了,他是举秀才出身,一进入仕途,就是新丰的县令,但是虽然只是一个县令,他在新丰的政绩乃是三辅之地的第一,一直都是的那种!
若只是这般,那也就罢了,只是说他政通人和,乃是良臣能吏,可是在高干、张晟叛乱的时候,中原抽不出手平定叛乱的时候,张既再次展现了他过人的才能,在河东之战时,直接劝动马腾参与讨伐,马超和庞德更是为了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之后他因功升迁为京兆尹,内政上真的可以说是做到了政通人和,不但抚平了政务上的各种问题,而且百姓也是安居乐业,平素里兴教化,鼓励民生,内政上可以说是一如既往的厉害!
建安十七年,曹操正式称公,建立魏国,张既和崔琰还有毛玠等人共同担任魏公国尚书,后来更是直接成为了大汉的雍州刺史。
然后此时他再次出现了为将的才能,当年夏侯渊刚刚来到西凉,还算不上什么天下名将,更不是虎步关右,这时候夏侯渊碰到了身为雍州刺史的张既,然后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互相配合!
张既和夏侯渊先是平定了宋建之乱,将这个敢自称为河首平汉王,还敢设置百官的家伙给连根拔了,这可以说的上是第一次正是征战。
然后他再次跟随夏侯渊平定了陇右之地,收服了临洮、狄道两郡,然后迁徙那些氐人入大汉的郡县为民,安定百姓的民生,让本想着再次作乱的马超看着空荡荡的荒野发呆。
因为张既的存在,西凉的百姓才能在躲在多奈的西凉坚持这么久的时间,若非如此,恐怕西凉早就成了真正的不毛之地!
再加上魏国刚刚建立,河北之地因为战乱变得有些荒芜,曹操不知道听从了谁的建议,想要从西凉迁徙百姓填充到河北这个地方而来,但是这条政令在西凉引发了轩然大波,,陇西、天水、南安三个郡县的百姓风闻此事之后,顿时无比的慌乱,纵然西凉之地荒凉,民风彪悍不是什么良善之地,河北富庶,也靠近大魏公国,可以说轮环境来说,西凉拍马也赶不及!
但是百姓多恋家,让他们全都背井离乡的去往他地再次从新开始,先不说前途茫然无光,就是最悲惨的这路上,又该死去多少冤魂?
在那些登高者的眼中,迁徙民众入河北,那不过就是一句轻飘飘的话语罢了, 一道命令,下面的务必要将他完成了。
但是下面百姓的死活,那是没有人会在乎的,所以每一次所谓的迁徙都不亚于一场屠杀,这一路上的奔波,能活着到达目的地的人,恐怕不会多于六成,其中老弱病残更是会死伤殆尽!
所以当这个消息传到西凉的时候,最有可能成为迁徙目标的,陇西、天水、南安三郡百姓,第一时间不是别的,就是逃跑,并且引发了一场很大的骚乱,将西凉这三个还说得过去的郡县给折腾的不轻!
最终还是张既再次出手了,张即让陇西、天水、南安三郡内的所有将校和官吏全都发布命令,免除陇西、天水、南安三郡民众的税捐,让他们整治屋宅,筑水碓,显示出绝对没有迁徙陇右郡民的意思,直到这样,他们的民心才安稳了下来。
同时也让曹操彻底的打消了这个想法。
从那之后,汉中之战,曹休当初在下辩斩杀吴兰也可以说这其中有张既的功劳,因此两人的关系也是极好的,当然,至于下辩之战的主将,曹洪将军,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一个打酱油的!
张既这些年,无论是在三辅,还是在西凉乃至雍州,甚至最后出现在汉中战场上,他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忽悠那些氐人迁徙,然后往三辅迁徙,往天水等郡县迁徙,往西凉迁徙。
能靠嘴带走的,全都带走,靠嘴不能说服无法带走的,那就将他们的粮食都带走,然后用他们的粮食诱惑他们从大山里跑出来,然后再放进三辅之地,好好的做一个普通的百姓。
托他的福气,这些年西凉和三辅能够这么快速的恢复元气,支持魏国和大汉如此折腾,张既可以算得上是功不可没。
他为人和善,做事说话总是面带微笑,但是所有见过他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身子,十分的严肃,纵然张既说话十分的客气,语气也十分的温和,依旧会让人不由的紧张起来,或许这就是他的魅力。
如果说西凉张,是大汉老一辈的精英,是那个遍地神仙妖孽时代的漏网之鱼,那么这个关中杜,就是大魏和曹丕未来的希望了。
关中杜说的是京兆人杜家,乃是大汉有名的世家!
杜家不同于其他的世家大族,其祖是先汉时期最出名的几位西汉御史大夫之一杜延年!之后杜家一直属于没落,中间更是差点断了档!
所幸杜家的家教相当不错,直到这一代杜家终于出来了一位大才,杜畿!
杜畿岁数说起来比张既还要大一些,同样是在雍凉之地起家出名的,但是他真正步入传奇还是因为当年荀彧的一件趣事。
杜畿在原官职的位置上和长官不和,一怒之下干脆辞官不做跑到了中原,想要搏一个前途,所以他来到了中原,并且出现在了许都。
并且和许都当时有名的名士,侍中耿纪交谈甚欢,两个人互为知己,经常一聊天就聊到很晚,然后干脆就聊一个通宵。
当初杜畿可能抱着让耿纪帮扶自己一把的心思,想要让他给自己举荐,但是他不幸的是没有打听清楚,耿纪其他的都很好,就是和当权者曹操关系不好,所以耿纪没有帮他,但是杜畿并不怨恨,因为他们真的是朋友。
杜畿的嗓门特别大,尤其到了晚上,他的谈论声音大的街坊四邻都能够听到,虽然实在是非常的扰民,但是侍中的街坊,那也不会真的就是什么平头百姓,所以他的大嗓门将耿纪的邻居吵醒了,他的谈论言语,还将那个邻居吸引了。
杜畿不幸的是他找到的这个朋友是一个清谈名士,在朝中一样郁郁不得志,但是他幸运的是,这个被他吸引的邻居很得志,因为耿纪的邻居叫做荀彧,乃是曹操麾下的第一重臣。
所以杜畿得到了荀彧的推荐,并且第一时间就当上了司空司直,秩比两千石,这份殊荣可以说得上是相当的大了,杜畿为此虽然感激涕零却也没有乱了方寸。
安心的在曹操的司空府做了数年,得到了曹操信任和夸奖的杜畿直接升为护羌校尉,持节,领西平太守!
不但官升一级,更是有了带兵的权利,而且还有持节这个权利,可以说的上是位高权重了,但是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杜畿这个西平太守都还没走到自己应该在的西平,就被曹操给叫了回去。
将他的西平太守免了,然后直接给他换成了河东太守!
虽然都是太守之位,但是河东和京兆一样,地位特殊不同凡响,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情况更为复杂,便是已经在关中稳定了多年的钟繇,对于河东都有些束手束脚,曹操敢将这个位置放给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李昊的话让曹丕不由的有些摇头苦笑了起来,不过他倒是不反对李昊这么做,不为其他,校事府的探子可不是足够勇武就行了,也不是说学会闭嘴不泄露秘密当一个硬汉就可以的。
校事府最重要的还是监察百官,探听消息,最后才是万不得已的时候玩刺杀这种把戏。
但是监察百官还是刺探西川或者江东的情报,这种事情,靠一个蛮力可是不行的,胆略还是谋略绝对不能少的,所以李昊测一测他们的胆略,那是极为重要的。
“继续!”李昊冷哼一声,然后一群可怜的家伙再次沉了进去,这次他们没人敢称硬汉了,都老老实实的想着如何逃出来,或者坚持下来!
......
夜色降临之前,洛阳城内现在所有还存在的校事府探子都已经过了一遍了,看着那越积累越多的尸体,曹丕不由的想到,昨日李昊对自己说的要血洗校事府,还真的不是虚言!
如今待在洛阳的校事府探子,要么是自己身边的人,要么就是史阿亲自带出来的,要么就是选出来放在洛阳周边打探消息的,可以说,现在在洛阳城中的校事府探子,都是校事府里面的精英,也可以说是能力最高的那一批人!
可即便如此,这些人中,也是被李昊足足的折磨死了三成的人手,这些人有受不了严刑逼供而将自己的来历都说出来的,同时还有真的扛不住被自己给弄死的。
对于那些被严刑逼供的,不管他是哪个世家派来的,不管他到校事府是因为什么,也不管他们到底是抱着什么目的到来的,更不管他们为校事府或者为曹家做了多少,这些人,死则死矣,曹丕只觉得死得少了!
至于那些没有坚持住,直接扛不住死在水缸之中的,对于他们这些人的死亡,曹丕就是报之以冷笑,甚至对于所有人都有些失望!
李昊看似是在折磨,其实是在考验他们的眼力和谋略,若是一味强撑着的,绝对是最先扛不住的,除非像韩龙这种真的十分有本事的,否则凭着他们的能力,这般折腾,终归会承受不住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漏洞,李昊给了他们一个机会,那就说说出一个自己的秘密或者故事就可以缓一缓!
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自己快要扛不住的时候,想尽办法拖延自己的时间,让自己能够尽最大能力的活到最后,李昊已经告诉过他们了,不敢将他们全都杀死,所以他们要做的其实非常简单,活到最后!
只可惜,可能就如同李昊自己说的,校事府的人,这些人是一茬不如一茬了,别的不说,就他们有这份儿眼力和脑子的,曹丕看了小半天的时间都没有看出来那个人有这份儿本事。
“下一步,你打算如何?”曹丕看向李昊,这位地藏大人如今正在指挥着校事府的探子将尸体掩埋,将偏殿打扫干净,同时勾画着校事府的花名册,将已经死去的都清理掉。
“回大王,其实现在我等要做的事情还是有很多的,不过需要看您的目的是什么了?”
“目的?”曹丕看着一脸微笑的李昊,突然觉得这个家伙颇有一些意思,不说其他,这揣摩心思方面,还真的有当年毒士的几分风范!
曹丕当然没有见过李儒这位毒士中的前辈,但是曹丕可是见过贾诩的,在曹丕看来,和贾诩比起来,这个家伙还显得有些稚嫩,手段也略微有些粗糙,但是这风范却是不差太多,算得上是入门了。
“之前大王说过,上庸之事十分重要,若是如此,本来微臣想的是,将长安之事解决之后便直接又长安入汉中,然后顺便将汉中那里重新布置一番之后再入上庸,最后绕荆州回许昌,最后一站才是邺城!”
曹丕点了点头,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凭借这现在李昊和校事府的本事,想要去西川和江东搅风弄雨的还差了不少火候,所以擦边走汉中,在魏延那里掺点沙子,在荆州那里惹出点事情来,却是最好的,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要地,却也是让他们自己心中不安的地方。
不会太过于危险,却又是十分的重要!
而且这一圈走下来,别的不敢说,李昊至少将西南两个方向稳定了,这个时候他大可以安心收拾北方的大局,偌大的北方和中原,世家林立,想要一点点的肃清,非一日之功!
可是曹丕在脑海中全都走了一遍之后,他便想到了这里最大的问题,回到许都的时候,就太晚了,他若是等着校事府动手,那么这事情可就真的不好做了,而现在机会也实在难得....
“先生这是逼迫孤王啊!”曹丕笑着打趣了一声,语气很温暖,但是语言很冰冷。
“大王说笑了,某家乃是大王麾下之臣,自然要无时无刻为大王着想了,只不过需要知道大王心中的轻重缓急,这才好下手安排!”
曹丕叹息了一声,没有回答李昊的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史阿,“当初让那两个山贼办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山贼?”史阿被这突然而来的问题给问蒙了,好好的想了会儿才想起来,曹丕说的是那两个投降的山贼,郑甘、王照!
“大王是说郑甘将军和王照将军么?”史阿回过神来之后赶紧躬身说道,“他们两个已经罗列出了不少人,但是进展略微差了一些,虽然他们已经找到了漏洞,但是哪些证据还不是很充足!”
郑甘、王照就是两个山贼,的确是颇有眼光,能够看出来现在曹丕需要什么,可以说得上是不错了,但是让他们干这种栽赃陷害,屈打成招的事情的话,他们的本事还真的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曹丕这个时候才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李昊,“先生也听到了吧,现在这件事着实是让孤王的这个心里啊,不踏实!”
李昊微微一笑,拱手行礼表示自己知道了。
“许褚将军,还是要烦请许褚将军去一趟长安,将长安换防一下,至于守将的人选,大王您也要准备好了,许褚将军回来的时候,便将现在这里的这些人和长安的那些人互换一番吧!”
许褚将头转向了曹丕,看到曹丕点头之后才跟着点了点头,便是自己知道了。
李昊再将目光看向了史阿,“虽然某家没有听过什么郑甘、王照这两个人的大名,不过还请他们来这里一趟,将他们查到的知道的,也一同都带过来吧,虽然他们是在邺城查访,不过某家觉得他们的目的最终还是在许昌!”
曹丕微微一笑,他就喜欢这种聪明人,看到李昊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他也就安心了下来,剩下的事情,就是李昊自己来解决了。
他要做的就是在贾诩他们到来之前,将局势彻底的安稳住,现在各地的要臣众将都在往洛阳赶来,不为别的,邺城虽好,那也不过就是魏国的国都罢了,若是再继续的话,邺城可就不够了!
而洛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总算是变得繁华了一些,虽然还是有些残破,那是因为这些年,曹氏的重心一直都放在北方和许都,现在既然要开始准备了,那洛阳也要抓起来了。
单单是现在的洛阳,关中第一将,钟繇,老臣之中的数臣元老,杨彪,曹丕四友陈群,吴质,朱铄,司马懿!宗亲大将夏侯惇,曹休,曹真!
还有很多有着真才实学的大臣也都陆续到了,关中杜,西凉张是曹丕麾下的后起之秀和肱骨之臣!
西凉张说的是冯翊高陵人张既,乃是当年的老臣了,他是举秀才出身,一进入仕途,就是新丰的县令,但是虽然只是一个县令,他在新丰的政绩乃是三辅之地的第一,一直都是的那种!
若只是这般,那也就罢了,只是说他政通人和,乃是良臣能吏,可是在高干、张晟叛乱的时候,中原抽不出手平定叛乱的时候,张既再次展现了他过人的才能,在河东之战时,直接劝动马腾参与讨伐,马超和庞德更是为了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之后他因功升迁为京兆尹,内政上真的可以说是做到了政通人和,不但抚平了政务上的各种问题,而且百姓也是安居乐业,平素里兴教化,鼓励民生,内政上可以说是一如既往的厉害!
建安十七年,曹操正式称公,建立魏国,张既和崔琰还有毛玠等人共同担任魏公国尚书,后来更是直接成为了大汉的雍州刺史。
然后此时他再次出现了为将的才能,当年夏侯渊刚刚来到西凉,还算不上什么天下名将,更不是虎步关右,这时候夏侯渊碰到了身为雍州刺史的张既,然后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互相配合!
张既和夏侯渊先是平定了宋建之乱,将这个敢自称为河首平汉王,还敢设置百官的家伙给连根拔了,这可以说的上是第一次正是征战。
然后他再次跟随夏侯渊平定了陇右之地,收服了临洮、狄道两郡,然后迁徙那些氐人入大汉的郡县为民,安定百姓的民生,让本想着再次作乱的马超看着空荡荡的荒野发呆。
因为张既的存在,西凉的百姓才能在躲在多奈的西凉坚持这么久的时间,若非如此,恐怕西凉早就成了真正的不毛之地!
再加上魏国刚刚建立,河北之地因为战乱变得有些荒芜,曹操不知道听从了谁的建议,想要从西凉迁徙百姓填充到河北这个地方而来,但是这条政令在西凉引发了轩然大波,,陇西、天水、南安三个郡县的百姓风闻此事之后,顿时无比的慌乱,纵然西凉之地荒凉,民风彪悍不是什么良善之地,河北富庶,也靠近大魏公国,可以说轮环境来说,西凉拍马也赶不及!
但是百姓多恋家,让他们全都背井离乡的去往他地再次从新开始,先不说前途茫然无光,就是最悲惨的这路上,又该死去多少冤魂?
在那些登高者的眼中,迁徙民众入河北,那不过就是一句轻飘飘的话语罢了, 一道命令,下面的务必要将他完成了。
但是下面百姓的死活,那是没有人会在乎的,所以每一次所谓的迁徙都不亚于一场屠杀,这一路上的奔波,能活着到达目的地的人,恐怕不会多于六成,其中老弱病残更是会死伤殆尽!
所以当这个消息传到西凉的时候,最有可能成为迁徙目标的,陇西、天水、南安三郡百姓,第一时间不是别的,就是逃跑,并且引发了一场很大的骚乱,将西凉这三个还说得过去的郡县给折腾的不轻!
最终还是张既再次出手了,张即让陇西、天水、南安三郡内的所有将校和官吏全都发布命令,免除陇西、天水、南安三郡民众的税捐,让他们整治屋宅,筑水碓,显示出绝对没有迁徙陇右郡民的意思,直到这样,他们的民心才安稳了下来。
同时也让曹操彻底的打消了这个想法。
从那之后,汉中之战,曹休当初在下辩斩杀吴兰也可以说这其中有张既的功劳,因此两人的关系也是极好的,当然,至于下辩之战的主将,曹洪将军,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一个打酱油的!
张既这些年,无论是在三辅,还是在西凉乃至雍州,甚至最后出现在汉中战场上,他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忽悠那些氐人迁徙,然后往三辅迁徙,往天水等郡县迁徙,往西凉迁徙。
能靠嘴带走的,全都带走,靠嘴不能说服无法带走的,那就将他们的粮食都带走,然后用他们的粮食诱惑他们从大山里跑出来,然后再放进三辅之地,好好的做一个普通的百姓。
托他的福气,这些年西凉和三辅能够这么快速的恢复元气,支持魏国和大汉如此折腾,张既可以算得上是功不可没。
他为人和善,做事说话总是面带微笑,但是所有见过他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身子,十分的严肃,纵然张既说话十分的客气,语气也十分的温和,依旧会让人不由的紧张起来,或许这就是他的魅力。
如果说西凉张,是大汉老一辈的精英,是那个遍地神仙妖孽时代的漏网之鱼,那么这个关中杜,就是大魏和曹丕未来的希望了。
关中杜说的是京兆人杜家,乃是大汉有名的世家!
杜家不同于其他的世家大族,其祖是先汉时期最出名的几位西汉御史大夫之一杜延年!之后杜家一直属于没落,中间更是差点断了档!
所幸杜家的家教相当不错,直到这一代杜家终于出来了一位大才,杜畿!
杜畿岁数说起来比张既还要大一些,同样是在雍凉之地起家出名的,但是他真正步入传奇还是因为当年荀彧的一件趣事。
杜畿在原官职的位置上和长官不和,一怒之下干脆辞官不做跑到了中原,想要搏一个前途,所以他来到了中原,并且出现在了许都。
并且和许都当时有名的名士,侍中耿纪交谈甚欢,两个人互为知己,经常一聊天就聊到很晚,然后干脆就聊一个通宵。
当初杜畿可能抱着让耿纪帮扶自己一把的心思,想要让他给自己举荐,但是他不幸的是没有打听清楚,耿纪其他的都很好,就是和当权者曹操关系不好,所以耿纪没有帮他,但是杜畿并不怨恨,因为他们真的是朋友。
杜畿的嗓门特别大,尤其到了晚上,他的谈论声音大的街坊四邻都能够听到,虽然实在是非常的扰民,但是侍中的街坊,那也不会真的就是什么平头百姓,所以他的大嗓门将耿纪的邻居吵醒了,他的谈论言语,还将那个邻居吸引了。
杜畿不幸的是他找到的这个朋友是一个清谈名士,在朝中一样郁郁不得志,但是他幸运的是,这个被他吸引的邻居很得志,因为耿纪的邻居叫做荀彧,乃是曹操麾下的第一重臣。
所以杜畿得到了荀彧的推荐,并且第一时间就当上了司空司直,秩比两千石,这份殊荣可以说得上是相当的大了,杜畿为此虽然感激涕零却也没有乱了方寸。
安心的在曹操的司空府做了数年,得到了曹操信任和夸奖的杜畿直接升为护羌校尉,持节,领西平太守!
不但官升一级,更是有了带兵的权利,而且还有持节这个权利,可以说的上是位高权重了,但是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杜畿这个西平太守都还没走到自己应该在的西平,就被曹操给叫了回去。
将他的西平太守免了,然后直接给他换成了河东太守!
虽然都是太守之位,但是河东和京兆一样,地位特殊不同凡响,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情况更为复杂,便是已经在关中稳定了多年的钟繇,对于河东都有些束手束脚,曹操敢将这个位置放给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