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南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威严,从而让南中士人还有南蛮之人敬服他的。
而李恢作为第二任的庲降都督,他非但将驻扎地方改成了牂牁郡平夷县,而且重心也更换了。
李恢的能耐是审时度势,同时还能摆明刑罚等等,这是另外一种很是厉害的能力了,因为李恢的出现,让雍闿这个建宁郡的豪强找到了逆流而上的机会。
而且另外两个人却是没有被李恢给压制住,自从李恢驻扎在了牂牁郡平夷县之后,豪强高定在越巂郡肆意妄为,豪族雍闿在益州郡飞扬跋扈,牂柯郡郡丞朱褒也在牂柯郡造反作乱。
凭借着道理来将,李恢算得上是失败了,或许是因为在邓方麾下的时候,这群南中的南蛮和士人都太过于疲懒了,所以来到了以心机和刑罚主掌南中的李恢麾下,他们就都受不了了。
不过好在当初高定和牂柯郡郡丞朱褒在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的时候也是出过不少乱子的,所以这才让李恢没有收到责罚。
如今南中乱成了一锅粥,益州太守又是个没有注意的,李恢远在牂牁郡平夷县和当地的叛军打的你来我往,谁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够抽出手来。
这种情况下,益州郡的大战,还真的就只能交给李恢这个刚刚学有所成的侄子了,至于李恢的儿子李遗则是远在成都,只能看着自己的父亲和表弟在南中生活在危险之中。
孟获听到了城墙上李球的辱骂之后,并没有怒火冲天,自己作为一个南蛮之人,在南中的汉人心中有多么的不受待见,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难不成还不知道么?
“冲上去!”孟获也是言简意赅,直接就是大军冲锋,同时还低声和下面的人吩咐道,“小心着点,莫要伤着上面的贵公子,千万要小心!”
不得不说孟获就是一个聪明人,他虽然不知道雍闿等人能不能成事,但是他的性格就是老老实实的缩着,轻易不会动手,就算是现在这种必须要动手的时候,他也是能不得罪人,他就不得罪人!
这是一个明白道理的人,也是一个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人。
“杀啊!”南中蛮人士卒听到了这话之后,更是直接冲杀了过去,他们只选择了听到前半句,没有听到后半句。
他们可没有孟获的这种毛病,他们就是该杀就是杀,该抢就是抢。
看到冲杀过来的南蛮之人,李球和城墙上其他士卒也是冷哼一声,直接就是“防守,射箭!”
大战就在这么一瞬间,直接爆发了出来。
在这里大战爆发的同时,永昌郡外面的山川之中,一身血污,脸上满是泥泞,身上全是伤口,手中倒拖着一把精铁打造的丈八蛇矛,正是提前来到南中的张苞。
此时张苞这幅模样,还真是不容易了,后面那些嗷嗷大叫的南蛮士卒,让张苞的心中也是怒火万丈。
其他的暂且不说,这群家伙若是放到了平常,自己哪里需要这般的小心谨慎,直接三矛两刀就将他们斩杀当场了,可是现在再看看他们,一个个的紧追不舍,而自己却又是不停的出现眩晕之感。
“该死的,继续追,等老子身体好了,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张苞现在能够想的,也就是这种狠话了,其他的他是真的干不了。
不过张苞在这里骂骂咧咧的,后面的南蛮之人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停歇,只能不断的冲杀而来,这就让他颇为不满了,便是现在他若是和这群人单对单的碰上了他都不害怕。
但是他却是无法接受,这群不讲道义的家伙,一动手就是一群人扑上来,而且还不断的靠着什么毒针毒箭,让自己想要搏命都不行。
最后张苞只能选择不断的逃窜,而且这大山之中,他都已经分不清方向了,便是想要往永昌郡方向逃窜都做不到,只能找准一个地方, 玩了命一样的狂奔。
张苞最开始的想法是直接杀了这群冲过来的南蛮子,然后两次交手之后,他的毒更深了,所以他放弃了。
然后他打算用孙子兵法之中的走为上,然后靠着这茫茫大山,甩开后面这群人,后来他也放弃了。
因为他都迷路了,这群该死的南蛮子还上蹿下跳的,而且他们已经从追逐厮杀变成了猫耍耗子,而他就是那个耗子。
现在他想的就是,在自己体力耗尽之前,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地方,然后借助地势的优势,能够和这群人好生厮杀一阵。
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放弃,但是他的体力也的确是耗费了不少了,正在努力的坚持着,但是也仅仅只是坚持着。
就在张苞已经感觉到体力有些不支的时候,也就是他要奋力拼死一搏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后面传来一阵阵的惊呼之声。
张苞震惊的转过身子,看到的就是之前还如同戏耍他一样追在他屁股后面不断的放肆的众人,此时正在被人一个个的放倒,一个个的斩杀在后面不远的山林之中。
一个个身穿劲装的汉子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将这群刚刚还将自己弄得万分狼狈的这群南蛮之人,此时正在被人不断的虐杀着。
这一幕真的是让张苞吓了一大跳,颇有些不知所措。
“张苞将军?”就在张苞震惊的时候,他的身后再次传来一声呼唤,这一下子他又一次差点蹦起来。
张苞好歹也是有着张飞五分能耐的主,当今天下好歹也算是一个二流的战将了,若是再去战场上多厮杀了一阵子,他也不是不能再继续往上走一走的,可是自己刚刚竟然没有发现这个家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将军这是中毒不浅,耳目都不是那么聪慧了,倒是不用这么惊讶了。”张苞转过身来就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同时也看到了不远处的这个人。
这是一个年轻人,嘴角一直挂着半真半假的笑容,眼睛也是眯起来的,长得十分普通,绝对是称不上俊朗的,因为太黑了,皮肤也非常的粗矿难看,若是深闺之中的大小姐们,是绝对看不上他这个人的。
此时这个年轻人就在自己的面前,冲着自己轻笑着。
“你是.....”
“在下韩幸,封陛下之命前来协助将军!”韩幸说话的同时就将怀中,韩龙给他的那块印玺拿了出来,“我家大人名叫韩龙,因为腿脚不是非常的灵便,便让小的带着麾下先行一步来到这里,正巧碰到了将军。”
韩幸说话间,那手中的印玺也是送到了张苞的手中,看着手中的印玺,张苞的眼睛也是猛地缩了起来。
“这是陛下的贴身印玺,你们韩龙大人....”
作为刘禅的心腹之一,他当然是知道韩龙是谁,也自然是知道刘禅的这块印玺是什么东西,就是因为知道,所以他才真的感觉到了吃惊。
“韩龙大人不过是受了陛下的托付罢了,现在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将军还是先行休息,我的人会护送先生出去,同时也会带着将军前往治疗一番。”
韩幸招了招手,两个劲装汉子就从后面跑了过来,然后搀扶着已经有些虚弱之感的张苞准备离开。
张苞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韩幸直接制止了他。
“大人说了,南中这里就交给我们了,张苞大人还是快去休息为好,陛下那里需要您!”
韩幸的话让张苞闭上了嘴巴,他也是有些理解,这段日子在南中游荡,他还真是发现了不少东西,他们蜀汉的那位丞相大人,恐怕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此时的南中....怎是一个乱子了得!
(刚刚说到的几个地方之中,益州太守也就是建宁太守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空挡出现,而这个空挡就是南中大乱的时候。
最开始的益州太守,也就是建宁太守是李恢的贵人董和。
董和字幼宰,是南郡枝江人,不过他的祖上本是巴郡江州人,所以也算是半个蜀中之人,不过他不是跟随刘玄德入川的,而是早早的就已经避祸入了西川了。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以后,董和就已经率领家族西迁,直接在西川扎下根了,这是一个很果断的人。
他先后被益州牧刘璋任命为为牛鞞县令,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三个官职,做事也算是中规中矩,但是能力却是不错的,特别是他的人品很好。
西川蜀地本来就是物资丰饶,其中的百姓日子过得也是相当的不错,再加上没有多少叛乱,而且刘焉和刘璋两个人对待百姓方面是真的相当的不错了,所以他们很是有些奢靡。
当时风气盛行奢侈,经商之家,穿戴如同王侯,饮食玉液琼浆,到婚娶丧葬时,几乎倾尽家财来铺张办理,一度攀比之风,简直是让整个西川都刮起来了。
但是董和不通,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还是一个很以身作则的人,他的节俭不单单让自己很特立独行,还让别人都不由自主的跟随了过去。
董和以自身的行为节俭来为众人做出表率,粗衣素食,处处以符合礼制为行为准则,生生的是将当地奢侈风气给转变了过来,奢靡之风大为改变之后,大家都对其心存存畏惧而不敢冒犯。
并且因为他的执法非常的严厉,让郡县之中的人都暗自称呼他为酷吏,可是这么一个家伙,却是对自己严厉到了极致,贪污贪污枉法了,便是一点其他的问题你都找不到他,想要诬陷陷害都没有办法。
县里的一些豪强因害怕董和的严厉,而且也是真的受不了他的这种勤俭到了极致的做法。
于是没有办法将董和拉下马的众多世家大族,干脆就反其道而行之,直接鼓动刘璋调任董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想要通过升官,让董和赶紧离开成都,能走多远走多远,只要不在自己这里祸祸他们,他们就烧香拜神了。
但是他们也真的是没想到,平素里最是好欺负的那些成都县中的官吏百姓,这次却是扶老携幼挽留董和,看他们的架势少说也有几千人,趁着这个机会,早就想要杀一杀世家豪强这种风气的刘璋也就只好让董和留任两年,再转升为益州郡太守了。
益州太守算是挡在了西川内府和南中之地的中间,不单单是挡住了南中的人,更加的是能够看着西川内府,以免他们出现什么乱子。
董和出任益州他在太守任上仍与过去一样清约节俭让人不得不感慨,这就是一个哭醒之人。
他与周围那些南中蛮人还有夷人打交道时,总是以诚心相待,没有丝毫占他们便宜的的意思,故此深受南方少数民族的信任和爱戴。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董和在南中的风光是常人所不能及的,雍闿这个南中头号反骨仔在董和时期也应该是他最老实的时候,反正所有关于这个阶段的史书都没有关于雍闿闹事儿的记载。
高定和朱褒在史书上也同样非常的安稳,没有关于他们闹事儿的记载,但是作者却是觉得他们应该是不会太老实的。
一个原因是关于高定和朱褒两个人史书都是评价素有异志,若是只因为第一次蜀汉的南中大战,那么这个评价终归是有些过分了,应该说在之前的史书,对于刘璋时期,可以说都忽略了,所以才没有他们之前故事的记载。
第二个原因就是邓方接任了庲降都督之后,高定和李严曾经有过交手的经历,至于朱褒杀死常方这件事,暂时没有史书记载到底是哪一年发生的这件事,不过应该也是不会太晚的。
还有第三件事,那就是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上任之后,他将驻地从朱提郡南昌县改到了牂牁郡平夷县,而这个简单的变迁,代表的事情确实南中都督的防备重心改变。
朱提郡南昌县并没有对于南中太过于深入,或者说应该是在和南中诸多士人和南中南蛮的一种交流,在史书上也记载了,当初南蛮的蛮夷对于他都是很信服的。
《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朱提郡,本犍为南部,孝武帝元封二年置,属县四。建武后省为犍为属国。至建安二十年,邓方为都尉,先主因易名太守。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因易郡名,为朱提太守,选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住南昌县。
《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轻财果毅,夷汉敬其威信。
华阳国志应该算是比较靠谱的史书了,这里面说的也算是事实,毕竟在那个阶段也就是发生了一件事,又越嶲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等到了李恢的时期,他直接将自己的驻地改在了牂牁郡平夷县,他的目标就很简单了,越巂郡肆意妄为的高定和牂柯郡郡丞朱褒都是他要防备的对象了。
所以说在刘玄德一死,最先出现问题的反倒不是他们两个有前科的,而是一直不声不响的雍闿。
同样咱们再说回来益州郡,董和在益州郡当太守的时间并没有到南中大战时期,建安十九年的时候他就离开了益州郡。
或者说他应该是托了李恢的福气,自己莫名其妙的就投降了还在西川和刘璋大战不止的刘备了。
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共同主持管理左将军、大司马府的事务。
按照这个记载,他应该是在建安十九年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刘玄德的权利中枢,同时应该是勉强和诸葛亮做到了平起平坐的地位。
史书记载,在他进入成都和诸葛亮共事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出谋划策,共事欢洽交情深厚,但是董和的死期,史书上面的记载不全,不过应该是在章武元年之前,应该是在章武元年初期到建安二十五年左右。
因为《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先主定蜀,徵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这里面说,董和一共为官二十余年,他进入蜀中开始为官的时候,应该是建安元年左右,所以他的死期应该也就是在建安末期。
同时还有一个记载,诸葛亮曾经说过,“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威严,从而让南中士人还有南蛮之人敬服他的。
而李恢作为第二任的庲降都督,他非但将驻扎地方改成了牂牁郡平夷县,而且重心也更换了。
李恢的能耐是审时度势,同时还能摆明刑罚等等,这是另外一种很是厉害的能力了,因为李恢的出现,让雍闿这个建宁郡的豪强找到了逆流而上的机会。
而且另外两个人却是没有被李恢给压制住,自从李恢驻扎在了牂牁郡平夷县之后,豪强高定在越巂郡肆意妄为,豪族雍闿在益州郡飞扬跋扈,牂柯郡郡丞朱褒也在牂柯郡造反作乱。
凭借着道理来将,李恢算得上是失败了,或许是因为在邓方麾下的时候,这群南中的南蛮和士人都太过于疲懒了,所以来到了以心机和刑罚主掌南中的李恢麾下,他们就都受不了了。
不过好在当初高定和牂柯郡郡丞朱褒在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的时候也是出过不少乱子的,所以这才让李恢没有收到责罚。
如今南中乱成了一锅粥,益州太守又是个没有注意的,李恢远在牂牁郡平夷县和当地的叛军打的你来我往,谁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够抽出手来。
这种情况下,益州郡的大战,还真的就只能交给李恢这个刚刚学有所成的侄子了,至于李恢的儿子李遗则是远在成都,只能看着自己的父亲和表弟在南中生活在危险之中。
孟获听到了城墙上李球的辱骂之后,并没有怒火冲天,自己作为一个南蛮之人,在南中的汉人心中有多么的不受待见,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难不成还不知道么?
“冲上去!”孟获也是言简意赅,直接就是大军冲锋,同时还低声和下面的人吩咐道,“小心着点,莫要伤着上面的贵公子,千万要小心!”
不得不说孟获就是一个聪明人,他虽然不知道雍闿等人能不能成事,但是他的性格就是老老实实的缩着,轻易不会动手,就算是现在这种必须要动手的时候,他也是能不得罪人,他就不得罪人!
这是一个明白道理的人,也是一个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人。
“杀啊!”南中蛮人士卒听到了这话之后,更是直接冲杀了过去,他们只选择了听到前半句,没有听到后半句。
他们可没有孟获的这种毛病,他们就是该杀就是杀,该抢就是抢。
看到冲杀过来的南蛮之人,李球和城墙上其他士卒也是冷哼一声,直接就是“防守,射箭!”
大战就在这么一瞬间,直接爆发了出来。
在这里大战爆发的同时,永昌郡外面的山川之中,一身血污,脸上满是泥泞,身上全是伤口,手中倒拖着一把精铁打造的丈八蛇矛,正是提前来到南中的张苞。
此时张苞这幅模样,还真是不容易了,后面那些嗷嗷大叫的南蛮士卒,让张苞的心中也是怒火万丈。
其他的暂且不说,这群家伙若是放到了平常,自己哪里需要这般的小心谨慎,直接三矛两刀就将他们斩杀当场了,可是现在再看看他们,一个个的紧追不舍,而自己却又是不停的出现眩晕之感。
“该死的,继续追,等老子身体好了,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张苞现在能够想的,也就是这种狠话了,其他的他是真的干不了。
不过张苞在这里骂骂咧咧的,后面的南蛮之人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停歇,只能不断的冲杀而来,这就让他颇为不满了,便是现在他若是和这群人单对单的碰上了他都不害怕。
但是他却是无法接受,这群不讲道义的家伙,一动手就是一群人扑上来,而且还不断的靠着什么毒针毒箭,让自己想要搏命都不行。
最后张苞只能选择不断的逃窜,而且这大山之中,他都已经分不清方向了,便是想要往永昌郡方向逃窜都做不到,只能找准一个地方, 玩了命一样的狂奔。
张苞最开始的想法是直接杀了这群冲过来的南蛮子,然后两次交手之后,他的毒更深了,所以他放弃了。
然后他打算用孙子兵法之中的走为上,然后靠着这茫茫大山,甩开后面这群人,后来他也放弃了。
因为他都迷路了,这群该死的南蛮子还上蹿下跳的,而且他们已经从追逐厮杀变成了猫耍耗子,而他就是那个耗子。
现在他想的就是,在自己体力耗尽之前,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地方,然后借助地势的优势,能够和这群人好生厮杀一阵。
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放弃,但是他的体力也的确是耗费了不少了,正在努力的坚持着,但是也仅仅只是坚持着。
就在张苞已经感觉到体力有些不支的时候,也就是他要奋力拼死一搏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后面传来一阵阵的惊呼之声。
张苞震惊的转过身子,看到的就是之前还如同戏耍他一样追在他屁股后面不断的放肆的众人,此时正在被人一个个的放倒,一个个的斩杀在后面不远的山林之中。
一个个身穿劲装的汉子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将这群刚刚还将自己弄得万分狼狈的这群南蛮之人,此时正在被人不断的虐杀着。
这一幕真的是让张苞吓了一大跳,颇有些不知所措。
“张苞将军?”就在张苞震惊的时候,他的身后再次传来一声呼唤,这一下子他又一次差点蹦起来。
张苞好歹也是有着张飞五分能耐的主,当今天下好歹也算是一个二流的战将了,若是再去战场上多厮杀了一阵子,他也不是不能再继续往上走一走的,可是自己刚刚竟然没有发现这个家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将军这是中毒不浅,耳目都不是那么聪慧了,倒是不用这么惊讶了。”张苞转过身来就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同时也看到了不远处的这个人。
这是一个年轻人,嘴角一直挂着半真半假的笑容,眼睛也是眯起来的,长得十分普通,绝对是称不上俊朗的,因为太黑了,皮肤也非常的粗矿难看,若是深闺之中的大小姐们,是绝对看不上他这个人的。
此时这个年轻人就在自己的面前,冲着自己轻笑着。
“你是.....”
“在下韩幸,封陛下之命前来协助将军!”韩幸说话的同时就将怀中,韩龙给他的那块印玺拿了出来,“我家大人名叫韩龙,因为腿脚不是非常的灵便,便让小的带着麾下先行一步来到这里,正巧碰到了将军。”
韩幸说话间,那手中的印玺也是送到了张苞的手中,看着手中的印玺,张苞的眼睛也是猛地缩了起来。
“这是陛下的贴身印玺,你们韩龙大人....”
作为刘禅的心腹之一,他当然是知道韩龙是谁,也自然是知道刘禅的这块印玺是什么东西,就是因为知道,所以他才真的感觉到了吃惊。
“韩龙大人不过是受了陛下的托付罢了,现在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将军还是先行休息,我的人会护送先生出去,同时也会带着将军前往治疗一番。”
韩幸招了招手,两个劲装汉子就从后面跑了过来,然后搀扶着已经有些虚弱之感的张苞准备离开。
张苞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韩幸直接制止了他。
“大人说了,南中这里就交给我们了,张苞大人还是快去休息为好,陛下那里需要您!”
韩幸的话让张苞闭上了嘴巴,他也是有些理解,这段日子在南中游荡,他还真是发现了不少东西,他们蜀汉的那位丞相大人,恐怕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此时的南中....怎是一个乱子了得!
(刚刚说到的几个地方之中,益州太守也就是建宁太守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空挡出现,而这个空挡就是南中大乱的时候。
最开始的益州太守,也就是建宁太守是李恢的贵人董和。
董和字幼宰,是南郡枝江人,不过他的祖上本是巴郡江州人,所以也算是半个蜀中之人,不过他不是跟随刘玄德入川的,而是早早的就已经避祸入了西川了。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以后,董和就已经率领家族西迁,直接在西川扎下根了,这是一个很果断的人。
他先后被益州牧刘璋任命为为牛鞞县令,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三个官职,做事也算是中规中矩,但是能力却是不错的,特别是他的人品很好。
西川蜀地本来就是物资丰饶,其中的百姓日子过得也是相当的不错,再加上没有多少叛乱,而且刘焉和刘璋两个人对待百姓方面是真的相当的不错了,所以他们很是有些奢靡。
当时风气盛行奢侈,经商之家,穿戴如同王侯,饮食玉液琼浆,到婚娶丧葬时,几乎倾尽家财来铺张办理,一度攀比之风,简直是让整个西川都刮起来了。
但是董和不通,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还是一个很以身作则的人,他的节俭不单单让自己很特立独行,还让别人都不由自主的跟随了过去。
董和以自身的行为节俭来为众人做出表率,粗衣素食,处处以符合礼制为行为准则,生生的是将当地奢侈风气给转变了过来,奢靡之风大为改变之后,大家都对其心存存畏惧而不敢冒犯。
并且因为他的执法非常的严厉,让郡县之中的人都暗自称呼他为酷吏,可是这么一个家伙,却是对自己严厉到了极致,贪污贪污枉法了,便是一点其他的问题你都找不到他,想要诬陷陷害都没有办法。
县里的一些豪强因害怕董和的严厉,而且也是真的受不了他的这种勤俭到了极致的做法。
于是没有办法将董和拉下马的众多世家大族,干脆就反其道而行之,直接鼓动刘璋调任董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想要通过升官,让董和赶紧离开成都,能走多远走多远,只要不在自己这里祸祸他们,他们就烧香拜神了。
但是他们也真的是没想到,平素里最是好欺负的那些成都县中的官吏百姓,这次却是扶老携幼挽留董和,看他们的架势少说也有几千人,趁着这个机会,早就想要杀一杀世家豪强这种风气的刘璋也就只好让董和留任两年,再转升为益州郡太守了。
益州太守算是挡在了西川内府和南中之地的中间,不单单是挡住了南中的人,更加的是能够看着西川内府,以免他们出现什么乱子。
董和出任益州他在太守任上仍与过去一样清约节俭让人不得不感慨,这就是一个哭醒之人。
他与周围那些南中蛮人还有夷人打交道时,总是以诚心相待,没有丝毫占他们便宜的的意思,故此深受南方少数民族的信任和爱戴。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董和在南中的风光是常人所不能及的,雍闿这个南中头号反骨仔在董和时期也应该是他最老实的时候,反正所有关于这个阶段的史书都没有关于雍闿闹事儿的记载。
高定和朱褒在史书上也同样非常的安稳,没有关于他们闹事儿的记载,但是作者却是觉得他们应该是不会太老实的。
一个原因是关于高定和朱褒两个人史书都是评价素有异志,若是只因为第一次蜀汉的南中大战,那么这个评价终归是有些过分了,应该说在之前的史书,对于刘璋时期,可以说都忽略了,所以才没有他们之前故事的记载。
第二个原因就是邓方接任了庲降都督之后,高定和李严曾经有过交手的经历,至于朱褒杀死常方这件事,暂时没有史书记载到底是哪一年发生的这件事,不过应该也是不会太晚的。
还有第三件事,那就是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上任之后,他将驻地从朱提郡南昌县改到了牂牁郡平夷县,而这个简单的变迁,代表的事情确实南中都督的防备重心改变。
朱提郡南昌县并没有对于南中太过于深入,或者说应该是在和南中诸多士人和南中南蛮的一种交流,在史书上也记载了,当初南蛮的蛮夷对于他都是很信服的。
《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朱提郡,本犍为南部,孝武帝元封二年置,属县四。建武后省为犍为属国。至建安二十年,邓方为都尉,先主因易名太守。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因易郡名,为朱提太守,选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住南昌县。
《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轻财果毅,夷汉敬其威信。
华阳国志应该算是比较靠谱的史书了,这里面说的也算是事实,毕竟在那个阶段也就是发生了一件事,又越嶲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等到了李恢的时期,他直接将自己的驻地改在了牂牁郡平夷县,他的目标就很简单了,越巂郡肆意妄为的高定和牂柯郡郡丞朱褒都是他要防备的对象了。
所以说在刘玄德一死,最先出现问题的反倒不是他们两个有前科的,而是一直不声不响的雍闿。
同样咱们再说回来益州郡,董和在益州郡当太守的时间并没有到南中大战时期,建安十九年的时候他就离开了益州郡。
或者说他应该是托了李恢的福气,自己莫名其妙的就投降了还在西川和刘璋大战不止的刘备了。
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共同主持管理左将军、大司马府的事务。
按照这个记载,他应该是在建安十九年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刘玄德的权利中枢,同时应该是勉强和诸葛亮做到了平起平坐的地位。
史书记载,在他进入成都和诸葛亮共事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出谋划策,共事欢洽交情深厚,但是董和的死期,史书上面的记载不全,不过应该是在章武元年之前,应该是在章武元年初期到建安二十五年左右。
因为《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先主定蜀,徵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这里面说,董和一共为官二十余年,他进入蜀中开始为官的时候,应该是建安元年左右,所以他的死期应该也就是在建安末期。
同时还有一个记载,诸葛亮曾经说过,“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