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田园佳婿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九二章 正文完结(三更)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后,和皇上以及皇后也给面子的来了王府道贺。

  皇甫巽自然也没落下,不过这次,他没敢靠近两个小人儿三尺之内,唯恐自己一个不小心“冲撞”到了两个小人儿,守着这么多的人被齐王爷满府里追杀,想想那个场面他就不寒而栗。

  文泗夫妇,褚文杰夫妇,包一凡夫妇,全都来了,当然孩子们也带过来了。

  齐王妃的院子里成了孩子们的天下。

  两个小人儿乐坏了,连走路也比往常利落了许多,不再踉踉跄跄的,小嘴儿也很甜,不住的喊着哥哥。

  多了两个一模一样,还讨人喜的妹妹,几个男孩子也高兴坏了,纷纷围着两个小人儿转,只有一个小人儿不高兴,那就是褚文杰和冯静雯的儿子——褚尧,因为他的辈分比两个小人儿的高,两个小人儿不能喊他哥哥,而又不会喊别的,所以,他感觉自己被冷落了,几次撇了撇小嘴,要哭出来了。

  自己的亲侄子,齐王妃也是心疼的很,独自将他抱到了一边,哄了半天,褚尧才高兴了,又跑回了众人之间,围着两个小人儿打转。

  齐王妃笑看着院子里的孩子,心里无比的满足。想当年,自己卧病在床,随时都有可能死去,那时候,皇甫逸轩又没有下落,她做梦都不敢想自己会有这么一天。

  太后和皇上都来了,齐王爷过去作陪,明显的有些心不在蔫。皇上看在眼里,有些生气。齐王爷感觉到了他的不虞,起身,对太后道:“母后,儿臣去把孩子抱来,让您看看。”

  孩子都满一周岁了,太后还一次没有见过,点头应允。

  齐王爷大步走了出去,不大一会儿,和齐王妃一人一个抱了进来,先给太后行礼,教她们喊皇祖母。

  两个小人儿,也不面生,笑着含糊不清的喊人。

  虽然也听不清喊的是啥,可太后还是欢喜的不行,伸出手抱过去,逗弄了一会儿,道:“你们府里事忙,以后这两孩子就送到我宫里吧,我老了,让他们给我做做伴。”

  这是要抱去宫里养了,齐王妃还没说话,齐王爷不愿意了,明着拒绝:“母后,儿臣这些年也累了,早就想含饴弄孙了,您要是实在想要人陪伴,让皇兄给您想办法,儿臣这俩孙女可舍不得让他们进宫。”

  皇上听出了他的话中之意,笑骂:“混账东西,你这说的什么话。”

  “我也没说让您生,您不还有儿子吗,让他想办法不就行了。”齐王爷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

  皇上一噎,在心里把皇甫巽那个没用的大骂了一顿,去年一个多月没有让他出东宫,结果他愣是没让太子妃和两名侧妃的肚子有动静。要不是他早就有了一个儿子,皇上都要怀疑是不是他的身体不行了。想到此,皱眉,想着皇甫巽的身体是不是真有毛病,回去后得让太医给他瞧瞧。

  可怜的皇甫巽,本以为躲得两个小人儿远远的,就没事了,没想到还是没有逃过这一劫。周岁宴结束后,刚回了东宫,就被皇上派去的太医,从里到外仔仔细细检查一个遍。当他知道是为什么的时候,便下了决心,以后无论多么重大的事情,绝不再踏入齐王府一步。当然这是后话。

  太后听了齐王爷毫不客气的拒绝,知道自己想要两个小人儿进宫的想法是泡汤了,退让了一步,下了命令:“既然如此,以后每十天你们便把孩子领取我宫里玩一天,这总行了吧。”

  这个还能接受,齐王爷点头应了下来。

  周日宴最热闹的就是抓周,据说这一日抓到什么,以后孩子就在那一个方面有成就。

  齐王府让人准备了无数的好东西,奇珍异宝,笔墨纸砚,各种药材,斧钺钩叉(小玩意),女红,就连太后和皇上也从宫里带出了许多的小孩子爱玩的小玩意放在一起,看看两个小人儿会抓什么。

  把两个小人儿放在这些东西的中间,众人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的表现。

  妹妹皇甫曜月最先动了,很有目的性的爬到了斧钺钩叉面前,一下子把它们全都扒拉到了自己的怀里,冲着众人咯咯直笑。

  众人齐声喊好。

  姐姐皇甫拾梦也动了,摇摇晃晃的走到药材面前,拿起放在了自己面前,然后又拿过些奇珍异宝放在了自己面前。也抬起小脸,冲着众人发出笑声。

  齐王爷高兴的哈哈大笑。

  众人纷纷恭贺。

  抓周结束,众人吃过宴席后,散去。

  两个小人儿玩疯了,说什么也不要孟召几人走。

  几人也在王府里呆过,不怕生,齐王妃索性开口让孟氏允许几人住了下来。

  孟氏犹豫了会儿,点头答应。

  孟倩幽却有一个想法在心头闪过。

  第二日回了南城,给孟中举夫妇和孟二银夫妇商议:“爷爷,奶奶,爹,娘,我有个想法要给你们说。”

  “说吧。”孟中举摸着花白的胡子开口。

  “如今孟仁哥、孟义哥,还有二哥都在京城里,索性您们和大哥一家也全都搬过来吧,这样,我们一家人又可以时时刻刻的在一起了。”

  孟中举摇头反对,孟大金和孟二银也不同意。

  孟倩幽笑着道:“爷爷,让您们来京城居住并非只是为了我们一家人团聚,而是为了咱家的孩子更加的有出息,我们孟家,除了孟仁哥如今有了些成就,在往上,多少年来就出了您一个秀才,并非是下面的人没有头脑,而是乡下的资源匮乏,尤其是夫子,从来没有一个大儒回去乡下教书,而京城里则不一样了。召儿他们几个,还有以后孟家将要出生的孩子,都会都到很好的教导,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