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随缘女共计访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第二天一大早,他按照矛弘义给的纸条去找快马驿站的应天府分店,给诸位兄弟们报个平安。顺便告诉返回的兄弟们,给家里带个信儿。
韩清到应天府学院报到的时候,仍旧是姜执事接待。先是发给他一本小册子,乃是书院的学规,上面明令禁止的事宜就多达十八条。并发给了他一些日课簿,日记簿等各种册子。
相对于韩清在他前世受过的教育而言,这种约束让他有些极度的不适应:晨、午、昼、夜都要做学习记录,师长检查之外,还需要自己经常地做自我管理。
不过令他比较好奇的是这书院居然收费极为的低廉。
宋太祖陈桥兵变夺取天下之后,为了防止军事暴乱分裂割据以维护捅一,同时为了安抚人心巩固皇权,遂制定和推行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并明确提出“宰相需用读书人”。
宋太宗也秉承太祖遗风,自谓“朕无他好,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
宋真宗更是做《劝学文》,把读书学文强调到了极点。
官家对提倡学子崇儒读经可谓是不遗余力,极大地东东了人们读书问学的积极性。这种以文治国,以名利劝学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对当时的思想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
皇家需要大批的文治人才,可是当时的官学遭受连年战乱破坏,又来不及兴学育人,只有靠加强和扩大科举取士,于是科举名额扩大而且名利双收,士人读书问学的积极性大为高涨,而官学数量不足规模又小,朝廷也无暇再办官学,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朝廷需求大量人才,人才又培养不足,读书求学者又甚众,官学容纳有限。
而书院的兴起满足了读书人的求学需求,也为朝廷解决了矛盾,故而朝廷对书院的发展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在这种条件下,朝廷的经费大把的拨到了学院,韩清看到学费的低廉不是没有原因的。
自此之后,他就踏入了学院里,在这一世中又开启了上学之旅。
东京城内汴梁影剧院里,竹娘正在和徐佳云商量着更换掉四周墙壁上的琉璃灯座,开春的时候弄来的那些琉璃罩子自从镶在墙壁上之后就没再更换过。现在有了更加精美的琉璃罩子,索性就全都更换了得了。
“现在剧院上上下下都是你拿主意,韩东家自从离开东京去上学,竹娘你现在管理的也是游刃有余,东家要是知道定是极为的高兴。”徐佳云说道。
“以前就觉得招呼这么大一帮人也挺有意思,现在接手了这些事,才知道实在太不容易了。”
“东家自有他的过人之处,我当初是误打误撞的碰见了东家,然后就加入到这个影剧院里,现在想起来还是极为的庆幸。”
“他已经去应天府快三个月了,这快要除夕了,也不知道他在那边是不是吃得惯住得惯。”竹娘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第二天一大早,他按照矛弘义给的纸条去找快马驿站的应天府分店,给诸位兄弟们报个平安。顺便告诉返回的兄弟们,给家里带个信儿。
韩清到应天府学院报到的时候,仍旧是姜执事接待。先是发给他一本小册子,乃是书院的学规,上面明令禁止的事宜就多达十八条。并发给了他一些日课簿,日记簿等各种册子。
相对于韩清在他前世受过的教育而言,这种约束让他有些极度的不适应:晨、午、昼、夜都要做学习记录,师长检查之外,还需要自己经常地做自我管理。
不过令他比较好奇的是这书院居然收费极为的低廉。
宋太祖陈桥兵变夺取天下之后,为了防止军事暴乱分裂割据以维护捅一,同时为了安抚人心巩固皇权,遂制定和推行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并明确提出“宰相需用读书人”。
宋太宗也秉承太祖遗风,自谓“朕无他好,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
宋真宗更是做《劝学文》,把读书学文强调到了极点。
官家对提倡学子崇儒读经可谓是不遗余力,极大地东东了人们读书问学的积极性。这种以文治国,以名利劝学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对当时的思想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
皇家需要大批的文治人才,可是当时的官学遭受连年战乱破坏,又来不及兴学育人,只有靠加强和扩大科举取士,于是科举名额扩大而且名利双收,士人读书问学的积极性大为高涨,而官学数量不足规模又小,朝廷也无暇再办官学,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朝廷需求大量人才,人才又培养不足,读书求学者又甚众,官学容纳有限。
而书院的兴起满足了读书人的求学需求,也为朝廷解决了矛盾,故而朝廷对书院的发展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在这种条件下,朝廷的经费大把的拨到了学院,韩清看到学费的低廉不是没有原因的。
自此之后,他就踏入了学院里,在这一世中又开启了上学之旅。
东京城内汴梁影剧院里,竹娘正在和徐佳云商量着更换掉四周墙壁上的琉璃灯座,开春的时候弄来的那些琉璃罩子自从镶在墙壁上之后就没再更换过。现在有了更加精美的琉璃罩子,索性就全都更换了得了。
“现在剧院上上下下都是你拿主意,韩东家自从离开东京去上学,竹娘你现在管理的也是游刃有余,东家要是知道定是极为的高兴。”徐佳云说道。
“以前就觉得招呼这么大一帮人也挺有意思,现在接手了这些事,才知道实在太不容易了。”
“东家自有他的过人之处,我当初是误打误撞的碰见了东家,然后就加入到这个影剧院里,现在想起来还是极为的庆幸。”
“他已经去应天府快三个月了,这快要除夕了,也不知道他在那边是不是吃得惯住得惯。”竹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