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自乐懒方闲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来,他走到放置瓷器的架子跟前仔细端详起来,并拿起那些瓷器翻来覆去的看。
宋人喜好收藏,字画笔洗砚台都有,但是唯独不喜好瓷器。所以瓷器放置在架子上许久也没有人动弹,看着那些瓷器上面还落了不少灰尘,大约是店家疏于打扫吧。
“这位大官人喜好磁具吗?”一个刚进店的壮实中年男子看到韩清在架子跟前端详那么久,忍不住就出声发问道。
“是,我挺喜欢瓷器。”韩清回头看了看这个中年人说道:“各个窑烧造的瓷器我都有兴趣。”
“哦?”中年男子听罢就问道:“那这位大官人来自于哪里?最喜欢哪个窑烧造的呢?”
“我来自于汴京。”韩清说道。“至于喜欢哪个窑烧造的瓷器而言,肯定当属柴窑了。”
前世搞收藏时候,他对柴、汝、官、哥、钧、定的瓷器都是有所了解,而在这个时期,除了柴窑瓷器,有的窑口还未问世,目前也就是定窑和钧窑瓷器多见。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钧瓷从唐代兴起,到了北宋初年已*初放,百姓们家中盛放物品的瓷器多是钧窑。
但唯独柴窑瓷器最为少见。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经过一系列的战乱,柴窑传世作品几乎成为了传说。明朝权相严嵩父子,借皇帝之名,举全国之力,穷其一生搜罗到十数件柴窑瓷器,可见这柴窑的瓷器罕见程度。
韩清每次去宫中给太子授课,总是希望能看到柴窑瓷器,虽然宫中的柴窑也并不多,但是太子对这个不懂,总觉得师傅的喜好有些怪。
“柴窑瓷器?”那中年男子听罢笑道:“我那亲戚家中倒是有几件,酒盏,菜碟与百合花瓶,看那瓷具样子却是招人喜欢。”
“你亲戚家中有?”韩清听了之后极为的惊喜。
“是啊。”男子说道:“如果大官人喜欢,那我就找亲戚说项一番,卖与大官人,可是喜欢?”
“那太好了。”韩清说道这里,就问道:“你可是能给我描绘一下这柴窑瓷器,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韩清之所以这么问,还是取决于上一世搞收藏时候的经验。因为搞文物收藏的人碰到的造假实在太多了,为了避免白跑一趟,想让人讲一讲这物件。他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有个人要卖给他一个半尺高的玉塔,他就跟着那人去家里看,路上让那人讲讲这塔的外形以及构造,可是在去的路上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根据那人的描绘,这玉塔似乎造了很多画蛇添足的东西。古人在做一样雕刻或者物件时候,都是严格按照比例以及构造去做,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来,他走到放置瓷器的架子跟前仔细端详起来,并拿起那些瓷器翻来覆去的看。
宋人喜好收藏,字画笔洗砚台都有,但是唯独不喜好瓷器。所以瓷器放置在架子上许久也没有人动弹,看着那些瓷器上面还落了不少灰尘,大约是店家疏于打扫吧。
“这位大官人喜好磁具吗?”一个刚进店的壮实中年男子看到韩清在架子跟前端详那么久,忍不住就出声发问道。
“是,我挺喜欢瓷器。”韩清回头看了看这个中年人说道:“各个窑烧造的瓷器我都有兴趣。”
“哦?”中年男子听罢就问道:“那这位大官人来自于哪里?最喜欢哪个窑烧造的呢?”
“我来自于汴京。”韩清说道。“至于喜欢哪个窑烧造的瓷器而言,肯定当属柴窑了。”
前世搞收藏时候,他对柴、汝、官、哥、钧、定的瓷器都是有所了解,而在这个时期,除了柴窑瓷器,有的窑口还未问世,目前也就是定窑和钧窑瓷器多见。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钧瓷从唐代兴起,到了北宋初年已*初放,百姓们家中盛放物品的瓷器多是钧窑。
但唯独柴窑瓷器最为少见。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经过一系列的战乱,柴窑传世作品几乎成为了传说。明朝权相严嵩父子,借皇帝之名,举全国之力,穷其一生搜罗到十数件柴窑瓷器,可见这柴窑的瓷器罕见程度。
韩清每次去宫中给太子授课,总是希望能看到柴窑瓷器,虽然宫中的柴窑也并不多,但是太子对这个不懂,总觉得师傅的喜好有些怪。
“柴窑瓷器?”那中年男子听罢笑道:“我那亲戚家中倒是有几件,酒盏,菜碟与百合花瓶,看那瓷具样子却是招人喜欢。”
“你亲戚家中有?”韩清听了之后极为的惊喜。
“是啊。”男子说道:“如果大官人喜欢,那我就找亲戚说项一番,卖与大官人,可是喜欢?”
“那太好了。”韩清说道这里,就问道:“你可是能给我描绘一下这柴窑瓷器,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韩清之所以这么问,还是取决于上一世搞收藏时候的经验。因为搞文物收藏的人碰到的造假实在太多了,为了避免白跑一趟,想让人讲一讲这物件。他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有个人要卖给他一个半尺高的玉塔,他就跟着那人去家里看,路上让那人讲讲这塔的外形以及构造,可是在去的路上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根据那人的描绘,这玉塔似乎造了很多画蛇添足的东西。古人在做一样雕刻或者物件时候,都是严格按照比例以及构造去做,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