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河神一曲歌旧事 花郎并蒂话别情(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不伦不类的名称表示很无语,
但阮仙师终究是一番好意,他也只有笑而纳之。
由平原渡河,至蓨县,便是高氏,封氏的本贯所在。
庆云并没有顺路拜访当地檀宗高氏的势力,
因为他知道自此以北,封氏的眼线密织如网,
想要漫天过海,就需要低调行事尽量避免与大族接触。
过蓨县,入河间,北国初冬,有微雪。
这个时节的雪,多半落不到地面,便在空中融化了。
庆云一行七人似乎也融化在了这场初雪中,神秘地消失在河间国境内。
白马易京,坐落在河间极北,
东汉豪强公孙瓒所建的十重大寨三面环水,被燕王祖泽包围,设有水门。
唯一面向陆地的寨门东向可望易水河。
因地缘所限,大寨几乎无法被地面部队包围。
就算东门被重兵封锁,也可从水路保持补给。
袁绍当年为破易京大寨,挖地道,填祖泽,无所不用其极,依然取之不下。
最后还是靠降将扮作援军诈门,将公孙瓒引入埋伏,这才一举歼枭雄。
不过当年易京一役也破坏了大寨周围地理,
由于袁绍填湖以及水体的自然收缩,本来环绕易京的大泽已成泥沼,今名大埿淀。
沼泽地貌无法再成为物资补给的通道,所以只要大寨的东门被封锁,就会面临补给线被切断的窘境。
曾经的不陷之城白马易京就这样变成了毫无战略价值的死地。
当然,所谓战略价值都是相对的。
对于万人国战而言,易京故堡已不可守。
但是对于江湖势力,武林山庄,而今的易京寨仍旧是铁壁铜墙,固若金汤。
三面环沼,一面开门,坚垒十重,可供层层退守,
对于江湖上百十人的械斗规模,那就是不可逾越的存在。
莫说是一队七行人,
就算是流浪的猫狗,不慎溜进了寨子,也难逃哨岗的重重监视。
》》》》》敲黑板时间《《《《《
前文有分说,燕王祖泽就是今日白羊淀。这块水域在《水经注》中称为深泽,东部有大埿淀,小埿淀二陂。褪深泽为陂,这是自间冰期大洪荒后水体不断退化萎缩的个例,与西海,云梦,澎蠡,鲁中诸泽的萎缩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现在有一些学者用大埿淀,小埿淀比定大王淀,小王淀,不妥。大小王淀是千年来白洋淀水体不断萎缩到今日形成的两个小淀,上古他们与祖泽主体还是相连的。何况大小王淀在白洋淀西,南,而大小埿淀在淀东,北(王莽更名深泽也。易水又东,埿水注之,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埿淀、小埿淀。其水南流注易水)。同时,《水经注》又提供了一段《三国志》不曾记载的袁绍功易京的场景写实:“今者,城壁夷平,其楼基尚存,犹高一匹,馀基上有井,世名易京楼,即瓒所保也。故《瓒与子书》云:袁氏之攻,状若鬼神,冲梯舞于楼上,鼓角鸣于地中。即此楼也。”可以看出,北魏之时易京城已经被夷平了,可是本作中易京尚未平……不要急,时候未到。
说道《水经注》,我们前一回曾经讲过平原郡所君滩义士所辅的典故。在地理书里讲故事,这个所辅真得如此出众?当然不是。所辅入史主要是因其所救的,正是刘备的爷爷,刘雄。
刘雄与所辅的故事,是计入《后汉书》的,所以关于刘备的家世,其实没有那么难查。但是所有人都不愿意去打开这个盒子,实在是因为一本《三国演义》太深入人心,以至于中山靖王之后和皇叔的名头已经和刘备的人设完全嵌合在一起了。
族谱研究确实是历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不能太教真。比如说,刘备的后人在五胡乱华时已经被诛绝了,但是今天的刘氏族谱,基本上都会上推刘备。西汉刘氏的正枝,也被王莽杀了个七七八八,今日刘氏多为刘交,刘秀后人。但是因为绝大部分刘氏认宗刘备,所以族谱多半也都能溯源到刘胜。而刘胜与刘备之间,各堂刘氏的族谱从十一代(平江谱)到十九代(台谱)不等。我们取比较有公信力的,整合过诸谱的相对权威版本,刘少卿著《刘氏新族谱》,刘胜至刘备十七代,刘备应是献帝的后辈:刘胜(中山靖王)→刘贞(陆城亭侯)→刘昂→刘禄(漳侯)→刘恋(沂水侯)→刘英(钦阳侯)→刘建(安国侯)→刘哀华(广陵侯)→刘宪(缪水侯)→刘舒(祈邑侯)→刘谊(祈阳侯)→刘必(原泽侯)→刘不疑(丰灵侯)→刘惠(济川侯)→刘雄→刘弘→刘备。其实这个族谱一看就是伪谱,封地轮流转的这个继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不伦不类的名称表示很无语,
但阮仙师终究是一番好意,他也只有笑而纳之。
由平原渡河,至蓨县,便是高氏,封氏的本贯所在。
庆云并没有顺路拜访当地檀宗高氏的势力,
因为他知道自此以北,封氏的眼线密织如网,
想要漫天过海,就需要低调行事尽量避免与大族接触。
过蓨县,入河间,北国初冬,有微雪。
这个时节的雪,多半落不到地面,便在空中融化了。
庆云一行七人似乎也融化在了这场初雪中,神秘地消失在河间国境内。
白马易京,坐落在河间极北,
东汉豪强公孙瓒所建的十重大寨三面环水,被燕王祖泽包围,设有水门。
唯一面向陆地的寨门东向可望易水河。
因地缘所限,大寨几乎无法被地面部队包围。
就算东门被重兵封锁,也可从水路保持补给。
袁绍当年为破易京大寨,挖地道,填祖泽,无所不用其极,依然取之不下。
最后还是靠降将扮作援军诈门,将公孙瓒引入埋伏,这才一举歼枭雄。
不过当年易京一役也破坏了大寨周围地理,
由于袁绍填湖以及水体的自然收缩,本来环绕易京的大泽已成泥沼,今名大埿淀。
沼泽地貌无法再成为物资补给的通道,所以只要大寨的东门被封锁,就会面临补给线被切断的窘境。
曾经的不陷之城白马易京就这样变成了毫无战略价值的死地。
当然,所谓战略价值都是相对的。
对于万人国战而言,易京故堡已不可守。
但是对于江湖势力,武林山庄,而今的易京寨仍旧是铁壁铜墙,固若金汤。
三面环沼,一面开门,坚垒十重,可供层层退守,
对于江湖上百十人的械斗规模,那就是不可逾越的存在。
莫说是一队七行人,
就算是流浪的猫狗,不慎溜进了寨子,也难逃哨岗的重重监视。
》》》》》敲黑板时间《《《《《
前文有分说,燕王祖泽就是今日白羊淀。这块水域在《水经注》中称为深泽,东部有大埿淀,小埿淀二陂。褪深泽为陂,这是自间冰期大洪荒后水体不断退化萎缩的个例,与西海,云梦,澎蠡,鲁中诸泽的萎缩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现在有一些学者用大埿淀,小埿淀比定大王淀,小王淀,不妥。大小王淀是千年来白洋淀水体不断萎缩到今日形成的两个小淀,上古他们与祖泽主体还是相连的。何况大小王淀在白洋淀西,南,而大小埿淀在淀东,北(王莽更名深泽也。易水又东,埿水注之,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埿淀、小埿淀。其水南流注易水)。同时,《水经注》又提供了一段《三国志》不曾记载的袁绍功易京的场景写实:“今者,城壁夷平,其楼基尚存,犹高一匹,馀基上有井,世名易京楼,即瓒所保也。故《瓒与子书》云:袁氏之攻,状若鬼神,冲梯舞于楼上,鼓角鸣于地中。即此楼也。”可以看出,北魏之时易京城已经被夷平了,可是本作中易京尚未平……不要急,时候未到。
说道《水经注》,我们前一回曾经讲过平原郡所君滩义士所辅的典故。在地理书里讲故事,这个所辅真得如此出众?当然不是。所辅入史主要是因其所救的,正是刘备的爷爷,刘雄。
刘雄与所辅的故事,是计入《后汉书》的,所以关于刘备的家世,其实没有那么难查。但是所有人都不愿意去打开这个盒子,实在是因为一本《三国演义》太深入人心,以至于中山靖王之后和皇叔的名头已经和刘备的人设完全嵌合在一起了。
族谱研究确实是历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不能太教真。比如说,刘备的后人在五胡乱华时已经被诛绝了,但是今天的刘氏族谱,基本上都会上推刘备。西汉刘氏的正枝,也被王莽杀了个七七八八,今日刘氏多为刘交,刘秀后人。但是因为绝大部分刘氏认宗刘备,所以族谱多半也都能溯源到刘胜。而刘胜与刘备之间,各堂刘氏的族谱从十一代(平江谱)到十九代(台谱)不等。我们取比较有公信力的,整合过诸谱的相对权威版本,刘少卿著《刘氏新族谱》,刘胜至刘备十七代,刘备应是献帝的后辈:刘胜(中山靖王)→刘贞(陆城亭侯)→刘昂→刘禄(漳侯)→刘恋(沂水侯)→刘英(钦阳侯)→刘建(安国侯)→刘哀华(广陵侯)→刘宪(缪水侯)→刘舒(祈邑侯)→刘谊(祈阳侯)→刘必(原泽侯)→刘不疑(丰灵侯)→刘惠(济川侯)→刘雄→刘弘→刘备。其实这个族谱一看就是伪谱,封地轮流转的这个继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