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岳王造器勘地理 炎魔舞锤铸神兵(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是儒家按照地域结构进行的阐释,但是从真正的血缘民族学来讲,无论夷狄蛮戎,不外乎都是三皇五帝上古八姓的后人。
四岳也是如此,故岳氏宋代方入中原,亦是华夏宗支苗裔。但辽金又何尝不是呢?
四岳氏的司山法好像有些黑科技。有一些,但也并不算夸大。首先,确定经纬的仪器在历史上最早出现于中国,这一点似乎没有太多意义。经纬仪将经线和纬线划分刻度,证明了古人对地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对,不用怀疑!
天圆地方是儒家概念,旋如鸡子是道家崇尚,这两个概念在古代从来没有高下之分,因为浑天仪,经纬仪等等科学仪器充分说明了地圆说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地位。从《论衡》,《老子河上公章句》,《三五历整》,《汉书》,《隋书》,《淮南子》,《抱朴子》,《云笈七签》,《世说新语》等等等等,这些书籍当中都有地圆说的表述。在前文我们说,天圆地方用以丈地,浑天经纬用以丈天,古人的的确确就是这么做的。
天圆地方绝对不是糟粕,他让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一枝独秀。前文我们已经夸过了古代绘图学,但是只做了时间线的比较,还没有讲过中国古代测绘牛批到了什么程度。
计里画方,作为天圆地方的实际应用,最早由三国时期制图家裴秀提出。所谓计里画方就是用实际测量的里书,转化为地图上固定大小的方格,也就是现在的所谓比例尺。这样画出来的地图无限接近于现代绘制地图。裴秀以一寸为百里所绘制的《地形方丈图》已经失传,目前传世最早的画方图是南宋石刻《禹迹图》(见彩蛋章)。
《禹迹图》甩了西方绘图学几百年,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罗盘,是实地勘测的必备工具,历史也是非常悠久。《幼学琼林》: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讲述了罗盘的出身。汉制罗盘并没有清制罗盘那么复杂,主要用以标定方向。而且古代对于罗盘的矫正,确实是依靠实地转山堪位完成的。
至于岳王钟,就是有点黑科技的产品了。类似于现在的海拔仪。
海拔仪的关键原理是测气压,现在测气压的方法很多,肯定不会用到水柱汞柱这种土法了。等等,证明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不是1643年意大利人做出的么?
西方会拿中国古籍教你吗?
早在春秋诸子《关尹子》就已经描述了大气压强可以将水柱顶起的概念。关尹子曰:瓶有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
《黄帝内经》其实也有提及,盖语焉不详,不引为证。
这里面提到了大气压现象,但是没有提到大气压能够顶起的水柱高度。别急,唐代人就有更精准的试验了。这个试验类似于前文我们提到的寄再兴虹吸筑水墙。在这个操作里,水要被引向上走,如何做到?《通典》说:隔山取水,以大竹筒雄雌相接,勿令漏泄,以麻漆封裹,推过山外,就水置筒,入水五尺,即于筒尾,取松桦乾草,当筒放火,火气潜通水所,即应而上。
啥意思?就是接好管道,不能漏气,然后在筒旁加热(减小气压),水就自然被吸上去了,这种方法可以引水过山。
一次操作所能允许的最大高度,其实就是大气压,9.8米水柱。古代既然以此法翻山,必然会用到极致。所以用这种方法测大气压,进而知高度,在古代是可行的。
这里有几个细节。首先,在极寒之地,水会凝结,所以需要使用高度酒。大气压强就算折算为汞柱,也要有76厘米高,所以小型仪器不可能完全用液体。那么液体部分主要是起到压力传导的作用,水,酒精,汞都没差,关键是上面的配重块。
所以这个岳王钟只要顶端有孔,将涂抹了石脂的配重块放入排出空气,再将孔封死,盛满水(酒)倒置入水槽。由于石脂阻止了水的反泄露,配重块只能被顶在水面上,简易的气压装置就做好了。只要在不同高度标定过对应的刻度,下一次就可以做重复验证。
最后呢,笔者又加了一个小彩蛋。拉格纳傩师是什么梗?这是一个暴露年龄的梗。这个梗还真和火山,熔岩,铸剑有关……因为巧合,被笔者随意融在了文中。
第(3/3)页
是儒家按照地域结构进行的阐释,但是从真正的血缘民族学来讲,无论夷狄蛮戎,不外乎都是三皇五帝上古八姓的后人。
四岳也是如此,故岳氏宋代方入中原,亦是华夏宗支苗裔。但辽金又何尝不是呢?
四岳氏的司山法好像有些黑科技。有一些,但也并不算夸大。首先,确定经纬的仪器在历史上最早出现于中国,这一点似乎没有太多意义。经纬仪将经线和纬线划分刻度,证明了古人对地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对,不用怀疑!
天圆地方是儒家概念,旋如鸡子是道家崇尚,这两个概念在古代从来没有高下之分,因为浑天仪,经纬仪等等科学仪器充分说明了地圆说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地位。从《论衡》,《老子河上公章句》,《三五历整》,《汉书》,《隋书》,《淮南子》,《抱朴子》,《云笈七签》,《世说新语》等等等等,这些书籍当中都有地圆说的表述。在前文我们说,天圆地方用以丈地,浑天经纬用以丈天,古人的的确确就是这么做的。
天圆地方绝对不是糟粕,他让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一枝独秀。前文我们已经夸过了古代绘图学,但是只做了时间线的比较,还没有讲过中国古代测绘牛批到了什么程度。
计里画方,作为天圆地方的实际应用,最早由三国时期制图家裴秀提出。所谓计里画方就是用实际测量的里书,转化为地图上固定大小的方格,也就是现在的所谓比例尺。这样画出来的地图无限接近于现代绘制地图。裴秀以一寸为百里所绘制的《地形方丈图》已经失传,目前传世最早的画方图是南宋石刻《禹迹图》(见彩蛋章)。
《禹迹图》甩了西方绘图学几百年,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罗盘,是实地勘测的必备工具,历史也是非常悠久。《幼学琼林》: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讲述了罗盘的出身。汉制罗盘并没有清制罗盘那么复杂,主要用以标定方向。而且古代对于罗盘的矫正,确实是依靠实地转山堪位完成的。
至于岳王钟,就是有点黑科技的产品了。类似于现在的海拔仪。
海拔仪的关键原理是测气压,现在测气压的方法很多,肯定不会用到水柱汞柱这种土法了。等等,证明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不是1643年意大利人做出的么?
西方会拿中国古籍教你吗?
早在春秋诸子《关尹子》就已经描述了大气压强可以将水柱顶起的概念。关尹子曰:瓶有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
《黄帝内经》其实也有提及,盖语焉不详,不引为证。
这里面提到了大气压现象,但是没有提到大气压能够顶起的水柱高度。别急,唐代人就有更精准的试验了。这个试验类似于前文我们提到的寄再兴虹吸筑水墙。在这个操作里,水要被引向上走,如何做到?《通典》说:隔山取水,以大竹筒雄雌相接,勿令漏泄,以麻漆封裹,推过山外,就水置筒,入水五尺,即于筒尾,取松桦乾草,当筒放火,火气潜通水所,即应而上。
啥意思?就是接好管道,不能漏气,然后在筒旁加热(减小气压),水就自然被吸上去了,这种方法可以引水过山。
一次操作所能允许的最大高度,其实就是大气压,9.8米水柱。古代既然以此法翻山,必然会用到极致。所以用这种方法测大气压,进而知高度,在古代是可行的。
这里有几个细节。首先,在极寒之地,水会凝结,所以需要使用高度酒。大气压强就算折算为汞柱,也要有76厘米高,所以小型仪器不可能完全用液体。那么液体部分主要是起到压力传导的作用,水,酒精,汞都没差,关键是上面的配重块。
所以这个岳王钟只要顶端有孔,将涂抹了石脂的配重块放入排出空气,再将孔封死,盛满水(酒)倒置入水槽。由于石脂阻止了水的反泄露,配重块只能被顶在水面上,简易的气压装置就做好了。只要在不同高度标定过对应的刻度,下一次就可以做重复验证。
最后呢,笔者又加了一个小彩蛋。拉格纳傩师是什么梗?这是一个暴露年龄的梗。这个梗还真和火山,熔岩,铸剑有关……因为巧合,被笔者随意融在了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