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南宫玥萧奕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841登基(两更合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王府的使臣怕是就等着西疆的这封军报才进城,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就在那漫长的寂静中,一个身形高大、相貌堂堂的年轻将士大步流星地赶到了谨身殿,在百官注视中不卑不亢地前行,直面向太子韩凌樊。

“南疆军忠武将军黎子成参见大裕太子殿下,在下奉王爷之命来王都参加新皇登基仪式!”

黎子成并不特别响亮的声音在殿堂中响起,却如雷贯耳,令得百官竟不敢与之直视。

这黎子成言下之意分明就是说,他要留在王都不走了,他要等着太子登基!

这分明就是镇南王派来王都的眼线,而且这眼线还派得光明正大。

这一步,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接不接就看大裕了!

黎子成唇角微翘,身姿如松,看来气定神闲。

相比下,文武百官却是身形伛偻,诚惶诚恐,只觉得眼前似有一把巨剑从西方挥来,那把剑已经高悬在了王都的上方……

太子韩凌樊与站在殿中央的黎子成四目直视,百官都只以为这一切皆是镇南王所操控,可是韩凌樊心如明镜,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镇南王世子萧奕的意思!

韩凌樊深吸一口气,启唇问候了镇南王父子,然后又命内侍领黎子成下去朝天驿暂住。

黎子成没有多留,谢过太子后,就离开了谨身殿,健步如飞地朝宫门的方向而去,很快,他就听到后方的殿中隐约传来大臣的声音:

“太子殿下,大行皇帝殡天已经月余,还请殿下节哀。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殿下早日登基,安民心、定社稷!”

紧接着,就是群臣齐声附和的声音:“还请殿下早日登基!”

黎子成停下了脚步,回头望了一眼,只见那满殿的百官皆矮了一身,跪在了地上,黑压压的一片……

黎子成的嘴角勾出一个嘲讽的弧度,看来他此行的任务十分顺利,没准还可以提前回南疆。

黎子成毫不流连地转回头,继续往前走去,这一次,再也没有停留。

谨身殿中,韩凌樊一直目送黎子成远去,方才看向那些跪伏在地的群臣身上,眼眶有些干涩,胸口翻涌着叫嚣着,心绪复杂。

群臣臣服,他似乎应该意气风发,可是这一年来的经历在他眼前飞快地闪过,那些遭遇、那些冷落还历历在目,他知道即便是他顺利登基了,眼前也并非是一条康庄大道。

登上帝位也不过是第一步……

想要改变大裕,前路悠长艰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随着黎子成的到来,朝野上下似乎一下万众一心了,积极拥护太子韩凌樊尽快登基。

太后却不甘心,传召众位阁老、宗室觐见,大闹了一番,然而,这一次,形势大不相同。

众志成城,皇后在宗室的默认和支持下,请太后在永乐宫“安心休养”。

弦外之音就是要将太后软禁在永乐宫中。

在绝对的权势跟前,太后说再多也无用,她就算想要撞棺自尽,也要别人给她这个机会!

说到底,话语权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

没有了太后的阻挠,一切就顺利了许多。

十一月初二,以程东阳为首的几个阁臣来到凤鸾宫,慷慨激昂地跪请皇后择日请太子登基。

阁臣们早就商议好了登基事宜,至此,也不过是走个过场,随即就由皇后择日,终于定下太子将于十一月初六登基……

朝野上下皆松了一口气,礼部和内务府匆匆地去准备登基大典。

接着,太子即将登基的消息好像长了翅膀般迅速地传遍了王都,整个王都欢声雷动,冲散了帝崩的哀伤,缕缕阳光隐约穿透了天际的阴云,曙光开始浮现……

当日下午,太子韩凌樊就在御林军的护送下出宫,亲至咏阳大长公主府,之后,在公主府外围了月余的士兵终于退走了。韩凌樊以大礼拜见咏阳,恭请其入朝辅政。

十一月初六,太子在首辅和百官的拥护下登基,于金銮殿上受百官朝拜,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后,新帝大赦天下。

十一月初九,大行皇帝梓宫起灵,移入皇陵。

朝堂之上,一切尘埃落定,再也没有人提起先帝死亡的种种疑点,就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然而民间却不然,新帝延迟登基的事引来不少揣测与闲言碎语。

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自古皇帝驾崩后,若无意外,都是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可大行皇帝却足足在宫中停灵五十四日,耽误了那么久,其中分明有不可告人的隐情!

有人说,新帝延迟登基乃是品性有亏,是以太皇太后都不曾出席新帝的登基大典。

也有人质疑,先帝还未过天命之年,年富力壮,怎么会忽然暴毙而亡?!

……

一时间,民间各种流言四起,各种怀疑的目光都直射向了新帝。

这些年来,先帝在立储的问题上一直反复无常,引得群下党争,导致朝局不稳,如今新帝登基,本该尽快稳定朝局,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泾州又有水患,灾民流窜,无家可归,引得民乱四起,盗匪横行。

一道道折子以八百里加急送入朝堂,是为内忧。

朝野中,不少朝臣更担心镇南王不知何时会挥兵直往王都,觉得南疆军在西疆和南疆对大裕虎视眈眈,是为外患。

新帝登基才短短几日,大裕朝堂就是人心动荡,风雨飘摇……

就在这种凝重的气氛中,韩凌樊每日忙着处理各种朝政,鸡鸣而起,子夜未歇,御书房的灯火时常通宵达旦,忙得是焦头烂额。

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眼看着儿子一天天消瘦,心疼不已,只能吩咐韩凌樊身边的内侍宫女仔细照顾新帝的龙体。

十一月十一日,早朝之上,小太监一句“有本上奏,无本退朝”后,一个中年大臣立即从队列走了出来,先是冠冕堂皇地称赞新帝登基后,励精图治,专心治理朝政,使得朝堂气象一新云云,跟着就铿锵有力地道出其真正的目的:

“先帝殡天后,臣知皇上哀恸不已,有心为先帝守孝,然皇上膝下犹虚,皇家无后,于江山社稷不利。皇上,为了大裕江山,还请皇上尽快娶妻,册立皇后,方能为皇家绵延子嗣,使得江山后继有人!”

金銮殿上,静了一瞬,就喧哗了起来。

朝臣们先是面面相觑,跟着又觉得理所当然。

在民间,本来也有热孝期成亲的习俗,不过少之又少,一般都是因为新郎新娘的年纪实在等不得了,不得已而为之,不算什么光彩的事。

可是这事摆在皇家又是另一回事了,毕竟皇家的子嗣关乎的是江山社稷……

看着新帝惊愕的表情,众臣又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这一出并非是新帝安排的。

没待新帝说话,就又有一个臣子从队列中走出,也是作揖,接口道:“皇上,吴大人说的是,后位空悬于江山社稷不利。镇南王府嫡长女知书达理,贤名在外,臣以为皇后的人选非其莫属!”

紧接着,陆续有大臣一一出列,表示“附议”,朝臣们的赞同声此起彼伏地回响在金銮殿上,颇有万众一心之势。

对于如今动荡的大裕而言,与镇南王府联姻才能稳定人心与朝局,震慑其他对大裕觊觎在侧的蛮夷,更可安抚镇南王府与南疆……

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群臣一双双锐利的眼眸都齐齐地看向了新帝,等待他的回应……

金銮殿外,寒风阵阵,十一月中旬的王都已然进入寒冬,这一晚,一场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直冻到人的骨子里。

千里之外的南疆,十一月还是深秋的天气,秋高气爽,云淡风轻。

直至十一月下旬,南疆的天气才渐渐转寒……到了十二月初,总算有了几分进入冬季的感觉,早晚的天气清冷寒凉,尤其是城郊一带,寒风瑟瑟。

这一日,骆越城城郊的大营上空,群鸟绕道而行,一头灰鹰霸道地在空中盘旋不去,以阵阵嘹亮的鹰啼宣告着它是此处的空中霸主,一眼望去,碧空之上只余下它一鹰展翅飞翔。

一早,萧奕就如往常般带着小萧煜来了骆越城大营,只是今日与往常有些不同。

昨晚从南凉刚到了三千匹南凉马,整个军营为此沸腾了起来,各营各军的一双双眼睛都紧盯着这些军马,一个个操练起来气势如虹,如同那花枝招展的雄孔雀开屏似的。

新的马厩正在紧急地赶建之中,因此暂时在大营的西北方专门圈出了一大块草地暂时安置这些军马,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一匹匹矫健的马儿在圈好的护栏内或吃草或散步或饮水或奔驰……

“爹爹!”

护栏外,被父亲抱在怀中的小团子乐坏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马,圆脑袋一会儿看左,一会儿看右,只觉得眼睛都快看不过来了。

“爹爹,看……”小家伙热情地用胖乎乎的手指往前指来指去,给他爹一一介绍着,“红马!黑马!白马!棕马!”他笑得是合不拢嘴,反复嘀咕着。

见世孙喜欢,领路的小将也跟着发出爽朗的笑声,对着萧奕道:“世子爷,那几匹小马驹专门拘在一处了,请随末将来。”

那小将领着萧奕父子二人沿着护栏往前走去,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一处较小的马圈前,八九匹小小的马驹正在里头踱着步子,看着性子似乎还算温顺。

“臭小子,”萧奕随意地颠了颠怀中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