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够善始善终的,只有你们这一代了,子正,陛下和新君都对你寄予厚望,你是未来的宰相之才,苍生社稷的重担,你要扛起来,莫再像从前那般懒散浑噩了。”
李素苦笑道:“我尽力不那么懒,但是也别指望我太勤奋,我只为家人和自己活着,家人和自己活好了,再兼顾天下事。”
李绩知他秉性,无奈地摇头一叹:“明明一身的本事,却有一副懒散的性子,老天真是瞎了眼……新君临朝,自有新气象,那时必然有新政颁行,将来殿下要倚靠你治理天下,你打算如何上疏陈列新政?”
李素沉吟半晌,缓缓道:“大唐从立国到如今已近三十年,而大唐的对外征战,也足足维持了三十年,咱们固然打下了广袤无垠的疆土,可也消耗了国力和青壮的性命,舅父大人,大唐该止戈息武,休养生息了,我认为新政的主要方向便是民政民生……”
望着李绩笑了笑,李素道:“舅父大人和诸位叔伯,以后这些年恐怕没什么机会领兵征战了,平白少了许多军功,还望舅父大人和诸位叔伯莫怪罪。”
李绩叹道:“老夫这些人虽说是沙场老将,一生功名只从马上取,可我们毕竟是大唐的臣子,别以为我们个个都是凶神恶煞的老杀才,战场上看着关中子弟前赴后继战死,你以为我们不心痛么?接下来若能让子民们休养生息,我们也求之不得。”
李素行礼道:“多谢舅父大人体谅。”
李绩道:“说说章程吧,你打算如何发展民政民生?”
李素道:“首先是垦荒,大唐国土不小,适宜耕种的农田更多,可惜很多都是未开垦的荒地,接下来这些年,各地官府行政的主要方向便是垦荒,既然征战暂止,不妨以徭代战,各地发动青壮开垦荒地,官府给予奖励。其次是推行真腊良种稻,首先从京畿之地附近推行,一两年初见成效后,不用官府颁布政令,百姓们自然会蜂拥而上,争相耕种新稻……”
“然后就是兴修水利,鼓励农桑,扶持商贾,减免民间赋税和徭役,还有就是鼓励民间生育,地方官府加大生育奖励的力度,总之,十年内我们争取做到全民温饱,二十年内做到藏富于民,有了这二十年,那时的大唐或许可以名副其实的称之为‘盛世’。”
李绩颔首,赞许地看了他一眼,道:“子正所言有理,关于民政民生,你比老夫这些杀才更懂,那么对外呢?要知道‘忘战必危’,这二十年里不可能完全不对外征战吧?大唐王师久不显威,外面那些魑魅魍魉又要跳了。”
李素笑道:“对那些魑魅魍魉,还是需要偶尔扇他们一巴掌的,但是战事规模不宜过大,除非对方主动发起大规模的入侵,以后大唐若遇事,当以外交途径解决为主,外交无法解决便出征打一下,达到立威的目的便可,这二十年是咱们积攒底气的关键时期,不可轻易动武而再次消耗国本,舅父大人觉得呢?”
李绩点头道:“甚好,看来老夫和那些杀才们从今以后可在长安颐养天年了,大唐新朝的方向,便靠子正掌握,记住勿负天下子民,勿负陛下圣恩。”
“是。”
李绩犹豫了一下,然后压低了声音,道:“今日陛下召见你,想必还说了关于门阀士族的……”
李素了然点头,缓缓道:“此为大唐社稷心腹之患,只有削除这个大患,大唐方可轻装前行,不过要想完全削除门阀士族,恐怕很难,至少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了,千年门阀根深蒂固,不是一人或一朝能轻易削掉的,我能做的只有慢慢降低门阀对民间士子和百姓的影响,大开科举,给寒门子弟一线光明的同时,也要收缩门阀士族子弟入朝为官的通道,往深一点说,他们的势力,他们占据的土地,还有他们家族对百姓的影响等等……这些事太复杂,太棘手,我想,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
李绩赞道:“年纪轻轻,却已看得比老夫还远,大唐新君有你辅佐,老夫不担心了……”
舅甥二人正说着话,太极宫内忽然钟声大作,一下又一下,敲击声慌乱急促,悠悠回荡在深夜的长安城内。
宫门前伫立的朝臣们一愣,接着一惊,还未做出反应,宫里已传出一片大哭声,朝臣们顿时明白了什么,脸色惨然地面朝宫门跪伏于地,嚎啕大哭。
宫门拉开了一条缝隙,一名年轻的宦官走出来,带着哭腔道:“陛下崩逝——”
宫门外,朝臣的哭声愈发激烈起来。
李素也跪伏于地,含泪望着紧闭的宫门,哀痛之情油然而生。
一位伟大的帝王,用一种豪迈的方式向人间道别,大笑离场。
翻过史书这一页,余韵仍在世间萦绕。
英雄终化尘土,世上再无天可汗。
…………
…………
李世民驾崩当夜,当钟声传遍长安城时,城内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灯,全城臣民皆面朝太极宫而拜,伏地痛哭失声。
国丧之始,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够善始善终的,只有你们这一代了,子正,陛下和新君都对你寄予厚望,你是未来的宰相之才,苍生社稷的重担,你要扛起来,莫再像从前那般懒散浑噩了。”
李素苦笑道:“我尽力不那么懒,但是也别指望我太勤奋,我只为家人和自己活着,家人和自己活好了,再兼顾天下事。”
李绩知他秉性,无奈地摇头一叹:“明明一身的本事,却有一副懒散的性子,老天真是瞎了眼……新君临朝,自有新气象,那时必然有新政颁行,将来殿下要倚靠你治理天下,你打算如何上疏陈列新政?”
李素沉吟半晌,缓缓道:“大唐从立国到如今已近三十年,而大唐的对外征战,也足足维持了三十年,咱们固然打下了广袤无垠的疆土,可也消耗了国力和青壮的性命,舅父大人,大唐该止戈息武,休养生息了,我认为新政的主要方向便是民政民生……”
望着李绩笑了笑,李素道:“舅父大人和诸位叔伯,以后这些年恐怕没什么机会领兵征战了,平白少了许多军功,还望舅父大人和诸位叔伯莫怪罪。”
李绩叹道:“老夫这些人虽说是沙场老将,一生功名只从马上取,可我们毕竟是大唐的臣子,别以为我们个个都是凶神恶煞的老杀才,战场上看着关中子弟前赴后继战死,你以为我们不心痛么?接下来若能让子民们休养生息,我们也求之不得。”
李素行礼道:“多谢舅父大人体谅。”
李绩道:“说说章程吧,你打算如何发展民政民生?”
李素道:“首先是垦荒,大唐国土不小,适宜耕种的农田更多,可惜很多都是未开垦的荒地,接下来这些年,各地官府行政的主要方向便是垦荒,既然征战暂止,不妨以徭代战,各地发动青壮开垦荒地,官府给予奖励。其次是推行真腊良种稻,首先从京畿之地附近推行,一两年初见成效后,不用官府颁布政令,百姓们自然会蜂拥而上,争相耕种新稻……”
“然后就是兴修水利,鼓励农桑,扶持商贾,减免民间赋税和徭役,还有就是鼓励民间生育,地方官府加大生育奖励的力度,总之,十年内我们争取做到全民温饱,二十年内做到藏富于民,有了这二十年,那时的大唐或许可以名副其实的称之为‘盛世’。”
李绩颔首,赞许地看了他一眼,道:“子正所言有理,关于民政民生,你比老夫这些杀才更懂,那么对外呢?要知道‘忘战必危’,这二十年里不可能完全不对外征战吧?大唐王师久不显威,外面那些魑魅魍魉又要跳了。”
李素笑道:“对那些魑魅魍魉,还是需要偶尔扇他们一巴掌的,但是战事规模不宜过大,除非对方主动发起大规模的入侵,以后大唐若遇事,当以外交途径解决为主,外交无法解决便出征打一下,达到立威的目的便可,这二十年是咱们积攒底气的关键时期,不可轻易动武而再次消耗国本,舅父大人觉得呢?”
李绩点头道:“甚好,看来老夫和那些杀才们从今以后可在长安颐养天年了,大唐新朝的方向,便靠子正掌握,记住勿负天下子民,勿负陛下圣恩。”
“是。”
李绩犹豫了一下,然后压低了声音,道:“今日陛下召见你,想必还说了关于门阀士族的……”
李素了然点头,缓缓道:“此为大唐社稷心腹之患,只有削除这个大患,大唐方可轻装前行,不过要想完全削除门阀士族,恐怕很难,至少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了,千年门阀根深蒂固,不是一人或一朝能轻易削掉的,我能做的只有慢慢降低门阀对民间士子和百姓的影响,大开科举,给寒门子弟一线光明的同时,也要收缩门阀士族子弟入朝为官的通道,往深一点说,他们的势力,他们占据的土地,还有他们家族对百姓的影响等等……这些事太复杂,太棘手,我想,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
李绩赞道:“年纪轻轻,却已看得比老夫还远,大唐新君有你辅佐,老夫不担心了……”
舅甥二人正说着话,太极宫内忽然钟声大作,一下又一下,敲击声慌乱急促,悠悠回荡在深夜的长安城内。
宫门前伫立的朝臣们一愣,接着一惊,还未做出反应,宫里已传出一片大哭声,朝臣们顿时明白了什么,脸色惨然地面朝宫门跪伏于地,嚎啕大哭。
宫门拉开了一条缝隙,一名年轻的宦官走出来,带着哭腔道:“陛下崩逝——”
宫门外,朝臣的哭声愈发激烈起来。
李素也跪伏于地,含泪望着紧闭的宫门,哀痛之情油然而生。
一位伟大的帝王,用一种豪迈的方式向人间道别,大笑离场。
翻过史书这一页,余韵仍在世间萦绕。
英雄终化尘土,世上再无天可汗。
…………
…………
李世民驾崩当夜,当钟声传遍长安城时,城内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灯,全城臣民皆面朝太极宫而拜,伏地痛哭失声。
国丧之始,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