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大结局:失而复得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浓虽比原澈大五岁,但她担的是暮烟岚的身份,比实际年龄要小五岁,故在外人看来,她与原澈乃是同龄之人。说来也是奇怪,她二十岁嫁给聂星逸时,别人一眼便能看出她并非刚及笄的小姑娘;而如今她已经三十岁了,嬷嬷、喜娘们日日进进出出,却无一人怀疑她的真实年龄,还连道她与新帝“同年同月出生,乃是缘分天定,般配至极”。
微浓每每听到这种恭维之言,都是一笑置之。
如此熙熙攘攘,终于熬到了婚仪当天。承天元年,十月初十,大熙王朝册立开国皇后,普天同庆。
一大早,微浓开始上妆、绾发、着钗钿礼衣。这虽然是她第三次披上嫁衣,但却是头一次不必遮盖头,因为封后大典不同于寻常婚仪,需要新帝为她加冕凤冠。
直至正午吉时,微浓正式行册封仪式,在百官注目之下,她独自登上长长的朝阳殿,接受新帝为其加冕。朝阳殿共有台阶三百,每一阶都雕有龙凤呈祥的图案,龙凤形态各异,乃是为了此次封后大典特意赶工而成。台阶中央,铺就一条华丽的金丝红毯,各色牡丹绣于其上,异常耀眼华丽。
红毯尽头,丹墀之上,新帝一身龙袍挺拔而立。因着面上的灼伤一直没有痊愈,故而自他登基以来,每逢朝会必以一条金色纱帘垂于身前,百官见此早已习以为常。
而今日封后大典,他依旧站在金色纱帘之后,阳光透射过去,依稀可见他脸上戴着一片金箔面具,却并不显得突兀,反而显得他更加英挺威严,不同寻常。
微浓就在这百转千回的心情之下,走完那三百台阶。她经过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感受到一幕幕熟悉的注视,明尘远、聂星逸、姜王这些人,都是她过往岁月的见证,或好或坏,不可磨灭。
终于站定在丹墀之上,微浓才恍然发觉原澈的高大,因为自己的视线平扫过去,只能看到他的胸口。而他似乎比以前更瘦了,一袭红色绣金滚边龙袍着于身上,竟莫名显得空荡。
可时机不容微浓多想,礼节也不容她多看,这万众瞩目之下,她唯有敛去心神,徐徐朝着新帝跪拜。礼官开始宣读长达万字的册封语,随即,新帝徐徐拨开纱帘,从礼官手中接过凤冠,郑重戴于她发髻之上。
微浓感到额上一沉,那凤冠压得她几乎直不起脖颈,无数金色流苏缓缓垂下,遮住了她原本明朗的视线。然后,新帝伸手将她扶起,两人并肩相携而立,接受百官集体跪拜。
霎时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声音响彻天际,朝阳大殿钟鼓擂动,礼乐齐鸣。
微浓只觉得身旁那人将她的手握得很紧,紧得她感到有一丝疼痛。可在这等关键时刻,她不能说话,也不能挣扎,头上沉重的凤冠压得她脖颈僵疼,她唯有目不斜视地看向前方,默默承受着来自颈上、腕上的巨大压力,耳畔已被那振聋发聩的鼓乐声充斥盈满。
待到百官朝拜结束,新帝与微浓又前往太庙祭拜先祖,之后,微浓独自前往栖梧宫聆听女官礼训。训言涉及身为皇后品德言行的各个方面,分外冗长,待聆训完毕,再接过凤印,封后大典才算真正告一段落。
而此时,天色已然接近黄昏,大熙王朝的皇宫——序央宫一片欢腾,朝阳殿却还有百官宴请,需要新帝亲自主持。
微浓却管不了那么多了,一整天的婚仪持续下来,她不仅又累又饿,头上那顶凤冠也将她压得痛苦不堪。待接过凤印,她终于可以喘口气,遂除下钗钿礼衣,准备卸簪换妆。
她刚将凤冠摘下,原本在外忙着迎送女官的晓馨突然走了进来,怀中抱着一个长长的锦盒,向微浓禀道:“启禀娘娘,圣上差人送来一样东西给您。”
原澈送来的?微浓视线落在晓馨怀中的锦盒之上,见那东西用红色绸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出装着什么,不过看那锦盒的形状,里面像是剑器或者一幅卷轴。
微浓感到很奇怪,因为这锦盒装裹的样子,更像是送礼。可她与原澈已经成亲了,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但也不用如此见外吧?
显然,晓馨也是对此一头雾水。
原澈到底是什么意思?微浓接过那方锦盒,忍不住询问:“是他亲自送来的?”
晓馨摇了摇头:“是礼官送来的,说是圣上亲自交代给您。”
“圣上人在何处?”微浓又问。
“应该还在朝阳殿饮宴。”
微浓便没再多问,只是摸着那锦盒上的绸布,越想越觉得蹊跷,沉吟片刻,她还是选择打开。然而令她万分惊讶的是,那锦盒里竟躺着一柄金光闪闪的长剑,龙身蜿蜒,龙头狰狞,赫然是那把龙吟剑!
晓馨是头一次见到这绝世名剑,立即发出一声惊叹。
微浓见是龙吟剑,心里更觉得奇怪,原澈怎么突然将这把剑送给她了?还不当面给她,而是差人像送贺礼一样送来。难道是原澈在暗示她什么?这剑上有什么玄机?
微浓忍不住将龙吟剑拿在手上反复翻看,可看了半晌,剑鞘上什么异样都没有。唯有拔剑出鞘之时,发现剑柄上刻着四个小篆。
微浓从前见过龙吟剑,也曾偷偷为云辰描摹过剑身上的图案,她很肯定,从前剑柄上没有刻字。所以这四个小篆必定是新刻的,难道是原澈刻上去的?
于是她连忙定睛细看,但见那四个小篆刻的是:情深不寿。
情深不寿?怎么像是赠别之礼?原澈到底是想暗示她什么?
然而微浓尚且来不及细想,便见到喜娘又慌慌张张地走进来,勉强朝她笑着见礼,而后附在晓馨耳畔说了句什么。晓馨面上划过一丝惊讶,立即找了个借口出去,不多时,又匆匆忙忙跑回来,再禀:“娘娘,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浓虽比原澈大五岁,但她担的是暮烟岚的身份,比实际年龄要小五岁,故在外人看来,她与原澈乃是同龄之人。说来也是奇怪,她二十岁嫁给聂星逸时,别人一眼便能看出她并非刚及笄的小姑娘;而如今她已经三十岁了,嬷嬷、喜娘们日日进进出出,却无一人怀疑她的真实年龄,还连道她与新帝“同年同月出生,乃是缘分天定,般配至极”。
微浓每每听到这种恭维之言,都是一笑置之。
如此熙熙攘攘,终于熬到了婚仪当天。承天元年,十月初十,大熙王朝册立开国皇后,普天同庆。
一大早,微浓开始上妆、绾发、着钗钿礼衣。这虽然是她第三次披上嫁衣,但却是头一次不必遮盖头,因为封后大典不同于寻常婚仪,需要新帝为她加冕凤冠。
直至正午吉时,微浓正式行册封仪式,在百官注目之下,她独自登上长长的朝阳殿,接受新帝为其加冕。朝阳殿共有台阶三百,每一阶都雕有龙凤呈祥的图案,龙凤形态各异,乃是为了此次封后大典特意赶工而成。台阶中央,铺就一条华丽的金丝红毯,各色牡丹绣于其上,异常耀眼华丽。
红毯尽头,丹墀之上,新帝一身龙袍挺拔而立。因着面上的灼伤一直没有痊愈,故而自他登基以来,每逢朝会必以一条金色纱帘垂于身前,百官见此早已习以为常。
而今日封后大典,他依旧站在金色纱帘之后,阳光透射过去,依稀可见他脸上戴着一片金箔面具,却并不显得突兀,反而显得他更加英挺威严,不同寻常。
微浓就在这百转千回的心情之下,走完那三百台阶。她经过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感受到一幕幕熟悉的注视,明尘远、聂星逸、姜王这些人,都是她过往岁月的见证,或好或坏,不可磨灭。
终于站定在丹墀之上,微浓才恍然发觉原澈的高大,因为自己的视线平扫过去,只能看到他的胸口。而他似乎比以前更瘦了,一袭红色绣金滚边龙袍着于身上,竟莫名显得空荡。
可时机不容微浓多想,礼节也不容她多看,这万众瞩目之下,她唯有敛去心神,徐徐朝着新帝跪拜。礼官开始宣读长达万字的册封语,随即,新帝徐徐拨开纱帘,从礼官手中接过凤冠,郑重戴于她发髻之上。
微浓感到额上一沉,那凤冠压得她几乎直不起脖颈,无数金色流苏缓缓垂下,遮住了她原本明朗的视线。然后,新帝伸手将她扶起,两人并肩相携而立,接受百官集体跪拜。
霎时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声音响彻天际,朝阳大殿钟鼓擂动,礼乐齐鸣。
微浓只觉得身旁那人将她的手握得很紧,紧得她感到有一丝疼痛。可在这等关键时刻,她不能说话,也不能挣扎,头上沉重的凤冠压得她脖颈僵疼,她唯有目不斜视地看向前方,默默承受着来自颈上、腕上的巨大压力,耳畔已被那振聋发聩的鼓乐声充斥盈满。
待到百官朝拜结束,新帝与微浓又前往太庙祭拜先祖,之后,微浓独自前往栖梧宫聆听女官礼训。训言涉及身为皇后品德言行的各个方面,分外冗长,待聆训完毕,再接过凤印,封后大典才算真正告一段落。
而此时,天色已然接近黄昏,大熙王朝的皇宫——序央宫一片欢腾,朝阳殿却还有百官宴请,需要新帝亲自主持。
微浓却管不了那么多了,一整天的婚仪持续下来,她不仅又累又饿,头上那顶凤冠也将她压得痛苦不堪。待接过凤印,她终于可以喘口气,遂除下钗钿礼衣,准备卸簪换妆。
她刚将凤冠摘下,原本在外忙着迎送女官的晓馨突然走了进来,怀中抱着一个长长的锦盒,向微浓禀道:“启禀娘娘,圣上差人送来一样东西给您。”
原澈送来的?微浓视线落在晓馨怀中的锦盒之上,见那东西用红色绸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出装着什么,不过看那锦盒的形状,里面像是剑器或者一幅卷轴。
微浓感到很奇怪,因为这锦盒装裹的样子,更像是送礼。可她与原澈已经成亲了,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但也不用如此见外吧?
显然,晓馨也是对此一头雾水。
原澈到底是什么意思?微浓接过那方锦盒,忍不住询问:“是他亲自送来的?”
晓馨摇了摇头:“是礼官送来的,说是圣上亲自交代给您。”
“圣上人在何处?”微浓又问。
“应该还在朝阳殿饮宴。”
微浓便没再多问,只是摸着那锦盒上的绸布,越想越觉得蹊跷,沉吟片刻,她还是选择打开。然而令她万分惊讶的是,那锦盒里竟躺着一柄金光闪闪的长剑,龙身蜿蜒,龙头狰狞,赫然是那把龙吟剑!
晓馨是头一次见到这绝世名剑,立即发出一声惊叹。
微浓见是龙吟剑,心里更觉得奇怪,原澈怎么突然将这把剑送给她了?还不当面给她,而是差人像送贺礼一样送来。难道是原澈在暗示她什么?这剑上有什么玄机?
微浓忍不住将龙吟剑拿在手上反复翻看,可看了半晌,剑鞘上什么异样都没有。唯有拔剑出鞘之时,发现剑柄上刻着四个小篆。
微浓从前见过龙吟剑,也曾偷偷为云辰描摹过剑身上的图案,她很肯定,从前剑柄上没有刻字。所以这四个小篆必定是新刻的,难道是原澈刻上去的?
于是她连忙定睛细看,但见那四个小篆刻的是:情深不寿。
情深不寿?怎么像是赠别之礼?原澈到底是想暗示她什么?
然而微浓尚且来不及细想,便见到喜娘又慌慌张张地走进来,勉强朝她笑着见礼,而后附在晓馨耳畔说了句什么。晓馨面上划过一丝惊讶,立即找了个借口出去,不多时,又匆匆忙忙跑回来,再禀:“娘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