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音乐系导演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874.负面舆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亲爱的》这种题材,为什么那么少人拍,为什么拍出来的,大多都是贬多过褒?

  就是因为这个题材,太敏感了。

  很容易被人说成是吃人血馒头,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如果不是因为华新和王逸凡之前捐款,以及将这部电影的所有票房全部捐献出去的话,《亲爱的》这个时候,怕是早就是被人黑成一块碳了。

  因为打拐题材,你不管怎么拍,它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再加上这个题材的敏感性,所以很容易被人曲解。

  事实上《亲爱的》哪怕是之前做了那么多工作,可是也依然免不了被一些人拉出来批!

  因为《亲爱的》这部电影里面,涉及到了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人贩子的妻子有没有权利,有没有资格拥有孩子?

  从道德层面上来讲,李红琴不管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她始终都是人贩子的妻子,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然说从法律上来讲,现在已经不搞株连那一套,但是实际上,私底下,道德层面,依然还是免不了株连。

  所以,你再怎么自圆其说,李红琴这个点,还是被很多人诟病。

  客观一点的人,或许会说李红琴是影片当中唯一的暖色调。

  因为她对待不是亲生的孩子,也同样的不比亲生的差。

  这又涉及到了一个养育之恩上,但是这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李红琴必须是不知情者。

  但是偏偏影片当中,并没有对此给出明确的交代。

  李红琴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

  很多人表示怀疑,首先,鹏鹏被拐的时候,已经会说话了,那么他被人贩子带走,落到李红琴那里,他会不哭不闹?不找爸爸妈妈?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其实也可以说是电影的一个巨大的BUG。

  而李红琴这边,首先她肯定是知道鹏鹏不是亲生的,这一点就足以了。

  然后,鹏鹏到底是怎么来的?她就没有深究过?

  对此,有一些人就开始叫嚣着,《亲爱的》这样刻画李红琴,是不是有美化人贩子的嫌疑?

  在网络上,一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