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谙世故的薛姨妈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薛姨妈和林黛玉都是客居贾府。这两人平素来往,这样纯粹地“为会见而会见”,好像这是独一无二的一次。谈的话题,也是“感情问题”。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一次私人晤见——是薛老太太先来单独看黛玉的,而宝钗来时她们一老一少“正说闲话呢”。
这事发生在“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一回。宝玉为紫鹃一试,因说黛玉将离府返乡他就大发狂疾,疯迷了数日。紫鹃振聋发聩一试,可以说惊动了整个贾府。在各个阶层的“领导核心中”引发的心理震撼可以说比宝玉挨打的那次还要强烈。这是人人需要掂量的事,每个人都要重新思考“林黛玉”的价值和“贾宝玉没有林黛玉”的后果。
因此,我认为薛姨妈来探望比她小一辈的黛玉是来“表态”的。
她话虽含蓄但意思却十分直白。一说“月下老人只用一根红线”的话是说婚姻的事是凭父母,“说什么的都不算的”;二说疼宝钗,更疼“黛玉”,自己的爱是无私的;三由宝钗插话,表示无意纳黛玉为媳。
我想,这几条暗示的意思是放弃薛家对贾宝玉的努力吧。薛老太带着女儿来干什么?她原本是要把宝钗送进宫里充作“才人赞善”这样的女官,进而成为元妃那样的人,可能那个目的泡汤了,这才有了“金玉良缘”之说。
而贾宝玉的这一病,证明了宝玉没有黛玉是活不成的,或者说生命状态极差的。在这种情况下,薛姨妈也会有这样的考虑,宝玉毕竟也不是官场贵人,女儿嫁一个半病半傻的男人有幸福吗?
我认为是薛姨妈理智的选择。
但她还“吃不定”,她还看不清自己的主意是对的还是有欠考虑。她毕竟是个涉世很深的女人,因此说了要给宝黛提亲,又一句和紫鹃调侃又回避开去。月下老人的红绳系向谁也是“不定”的。深思熟虑却又感情复杂,动机明确却又言语含糊,我们可以想见这位精神的老太太此情状。
反正从此为始,我们再也不见有人嚷嚷“金玉良缘”了。
原来贾赦已将迎春许与孙家了。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现袭指挥之职,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因未有室,贾赦见是世交之孙,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青目择为东床娇婿,亦曾回明贾母。贾母心中却不十分称意,想来拦阻亦恐不听,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为此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倒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
——摘自《红楼梦》第七十九回
薛姨妈和林黛玉都是客居贾府。这两人平素来往,这样纯粹地“为会见而会见”,好像这是独一无二的一次。谈的话题,也是“感情问题”。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一次私人晤见——是薛老太太先来单独看黛玉的,而宝钗来时她们一老一少“正说闲话呢”。
这事发生在“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一回。宝玉为紫鹃一试,因说黛玉将离府返乡他就大发狂疾,疯迷了数日。紫鹃振聋发聩一试,可以说惊动了整个贾府。在各个阶层的“领导核心中”引发的心理震撼可以说比宝玉挨打的那次还要强烈。这是人人需要掂量的事,每个人都要重新思考“林黛玉”的价值和“贾宝玉没有林黛玉”的后果。
因此,我认为薛姨妈来探望比她小一辈的黛玉是来“表态”的。
她话虽含蓄但意思却十分直白。一说“月下老人只用一根红线”的话是说婚姻的事是凭父母,“说什么的都不算的”;二说疼宝钗,更疼“黛玉”,自己的爱是无私的;三由宝钗插话,表示无意纳黛玉为媳。
我想,这几条暗示的意思是放弃薛家对贾宝玉的努力吧。薛老太带着女儿来干什么?她原本是要把宝钗送进宫里充作“才人赞善”这样的女官,进而成为元妃那样的人,可能那个目的泡汤了,这才有了“金玉良缘”之说。
而贾宝玉的这一病,证明了宝玉没有黛玉是活不成的,或者说生命状态极差的。在这种情况下,薛姨妈也会有这样的考虑,宝玉毕竟也不是官场贵人,女儿嫁一个半病半傻的男人有幸福吗?
我认为是薛姨妈理智的选择。
但她还“吃不定”,她还看不清自己的主意是对的还是有欠考虑。她毕竟是个涉世很深的女人,因此说了要给宝黛提亲,又一句和紫鹃调侃又回避开去。月下老人的红绳系向谁也是“不定”的。深思熟虑却又感情复杂,动机明确却又言语含糊,我们可以想见这位精神的老太太此情状。
反正从此为始,我们再也不见有人嚷嚷“金玉良缘”了。
原来贾赦已将迎春许与孙家了。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现袭指挥之职,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因未有室,贾赦见是世交之孙,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青目择为东床娇婿,亦曾回明贾母。贾母心中却不十分称意,想来拦阻亦恐不听,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为此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倒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
——摘自《红楼梦》第七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