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王朝1587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朕要用百姓打赢信息战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的百姓总有知晓的权利罢?”

  “李成梁既然标榜自己守边有功,那朕就让百姓评判评判,瞧瞧他在辽东的功劳究竟值不值那个价钱。”

  朱翊钧的这一席话说得通体舒畅,差点儿就当着张诚的面喊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在现代人人熟知的名言了。

  张诚的脸色一阵红又一阵白,几次想张口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辞来劝谏皇帝。

  朱翊钧的构想已然超出他这个司礼监掌印的知识范畴了,内书堂的翰林也只知道“廷推”,他张诚怎么可能一下子弄得清甚么叫“投票”、甚么叫“选民”?

  朱翊钧自穿越以来头一次用现代人的学识碾压了这群古代人精,不由心情大好。

  想要皇帝不当聋瞎人,最直接却又最困难的方法就是对庶民开放参政权。

  毕竟第一线实践者的信息优势是无法剥夺的,因此皇帝就可以借此与官僚集团大打信息战。

  官僚和英雄从来都是很容易小看老百姓的,但一个王朝的覆灭,最终被打败的却不是老百姓。

  只要能充分发挥老百姓的力量,大明就没有不能完成的事业。

  趁着张诚还没反应过来的愣怔之际,他拿起那封奏疏,往张诚胸口作势一拍,道,

  “好了,快去传旨罢。”

  张诚下意识地伸手接了奏疏,问道,

  “那建州奴酋入京朝贡一事,皇爷可要下旨再宣?”

  朱翊钧眼皮一掀,道,

  “怎么?此事上你难道也有话说?”

  张诚见朱翊钧面色不善,忙低头道,

  “奴婢不敢,只是前几日皇爷让奴婢去向范礼安垂询欧罗巴的现状时,范礼安同奴婢讲了一些他在濠镜听到的倭国传闻。”

  范礼安在日本有人脉那是自然的,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进程越接近尾声,被从日本本土驱赶出镜的欧洲传教士就越多。

  这些传教士若是经商路路过澳门,确实会同刚刚带领日本使团返回东亚的范礼安产生交集。

  因此范礼安在澳门得到的关于日本的消息应该是极为可靠的。

  朱翊钧于是问道,

  “甚么传闻?”

  张诚回道,

  “范礼安听说,朝鲜自去岁开始便陆续接待已然断交数十年之久的日本倭使。”

  “当时九州强者岛津义久投降、对马岛主宗义调投降,丰臣秀吉野心勃勃,竟向朝鲜提出要朝鲜国王亲自来去倭国京都进献拜谒的要求。”

  “此番要求原本是委托对马岛岛主代为转述,而对马岛一向依赖朝鲜物资,早前又自称为朝鲜王朝的家臣,于是对马岛主无奈以家臣橘康广假扮日本国使前往朝鲜。”

  “橘康广去朝鲜时,手持书信中夹有‘天下归朕一握’之倨悖言辞,且橘康广一路举止倨傲,屡屡讥讽朝鲜军民,招致朝鲜的不满,最终橘康广一无所获,回国复命之时,惨遭丰臣秀吉处死。”

  朱翊钧问道,

  “既然橘康广一无所获,说明朝鲜并无通倭之意,何来此后‘陆续接待’之说呢?”

  张诚道,

  “橘康广等人去朝请求通信之时,朝鲜始知倭国篡国之事,因而朝鲜思虑再三,最终以‘水路迷昧’拒绝了倭使。”

  “可朝鲜也听说,如今丰臣秀吉精兵百万,乃倭国自古未有之盛时,去岁二月时,倭寇又大举进犯损竹岛与仙山岛等地,且承其锐气,直捣边城,实非以往偶然犯境之比。”

  “倭国虽兽心难测,但朝鲜国力衰微,若以边境事安而计,则不得不与倭国虚与委蛇。”

  “只是奴婢心想,朝鲜素为‘礼仪之邦’,那丰臣秀吉现为人臣,本无有外交之权,朝鲜既与其无奈交往,将来未免不会被潜移默化。”

  “倘或朝鲜君臣私通倭国,甚至为倭国向导,或在我大明与倭国之间摇摆不定,那辽东之边患,恐怕就不止蒙古与女真二虏了。”

  朱翊钧瞥了张诚一眼,又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道,

  “张诚,你不会是想说,那建州奴酋为朝鲜在东北边境分担瓦尔喀部的骚扰进攻,是一件有利于我大明与朝鲜盟藩关系的好事罢?”

  张诚低眉道,

  “皇爷,朝鲜是我大明屏障之一,倘或丰臣秀吉有意借重于它,辽东定将变生大乱。”

  “何况叶赫、哈达二部内乱方平,建州奴酋再如何不入皇爷青眼,终究也是隶属于我大明的番部之一。”

  “现今那奴酋自告奋勇地要去为朝鲜解东北境之围,皇爷纵使不乐见得他如此,也不应去下旨去阻止他。”

  “否则来日朝鲜与我大明心生嫌隙,与倭国私相授受,乃至引狼入室,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古人云,‘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说得就是仇怨在明不在暗的道理。”

  这是《资治通鉴》中“三家分晋”的典故,原句出自《五子之歌》,总之是劝谏帝王防微杜渐的意思。

  朱翊钧思忖片刻,开口道,

  “你先去传旨,待阁臣拟旨之后,再让他们来文华殿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