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反对票选的俗世英雄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问道,
“为何?”
陈蚕道,
“我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啊,皇上也有儿子、兄弟,皇上的儿子、兄弟也想把自己封地内的财富传袭下去,福王年纪还小就不提了,咱们就说潞王罢,去年我就听外头传闻说,皇上想把河南卫辉的盐店封给潞王。”
“倘或这投票能在马户里施行、能在军队里推广,那盐业的那些灶户、灶丁也联名要求投票,把潞王爷也给选下去了,宣布不给卫辉的盐店供盐了,那可成何体统?即使皇上能忽视潞王,但皇上如此宠爱郑贵妃,难道也能一样容忍百姓们把福王也给选下去吗?莫说是一国之君,普天之下、九州之内,你觉得这世上能有这般不为子孙后代做一点打算的父亲吗?”
大明土著陈蚕说这番话的时候,当然没料到现在坐在深宫里的万历皇帝已然被换成了现代人朱翊钧,潞王、福王在那个从几百年后穿越过来的现代人眼里都已不再是至亲,而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绊脚石。
万历朝的蓟镇南兵将领陈蚕也想象不到世界上有一种制度叫作民主,成功瓦解了皇亲贵族家天下,能让百姓自己选出利益代言人,能让皇帝几年一换届,届届不同人。
朴素的明朝劳动人民陈蚕跳脱不出他的历史局限性,他只是单纯地从人性利己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得出结论:像穿越者朱翊钧这样一力舍弃自身利益来成就民主的皇帝,在万历十六年这个时空里根本不可能存在,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一个人。
当然这并非是因为现代人朱翊钧的境界比较崇高、抗倭英雄陈蚕的境界比较低下,主要是大明的体制让英雄不得不考虑种种蝇营狗苟,不接受蝇营狗苟就没有足够的条件成为英雄,在这一点上,蝇营狗苟跟个人品格已经不再相关,反而变相地成为了一种俗世生存智慧。
吴惟贤不反对陈蚕的历史结论,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他自然也领悟到了俗世智慧对于一个英雄在此间生存的重要性,因此他同样用俗世问题回应道,
“那也不一定,这几年削减藩禄和开放藩禁的风也在朝中吹了许久了,过一阵就有科道官提一回,每次都是下发礼部再议,议论得多了总能松动一点儿。”
“要说皇上一点削藩的心思没有我是不信的,关键是这藩该怎么削、削到甚么程度,倘或藩王宗室的福利减了,朝廷接济藩室的负担轻了,对九边军饷的供给,总是多少有点益处。”
陈蚕道,
“反正我不同意让咱们南兵主动给皇上递话柄,危险倒说不上,主要是太扎眼了,再者说,这让马户投票的政策一出来,最着急的肯定不是我们蓟镇南兵……”
吴惟贤反问道,
“那廷纶兄有没有想过,明明最着急的应该不是我们,为何我们现在的处境却一下子变得如此糟糕呢?”
陈蚕微微一怔,但听吴惟贤继续道,
“倘或是有人从中作梗,故意扣住军饷不发,想借此引蛇出洞,迫使蓟镇南兵向朝廷开口,以边境安稳为名向皇上施压,重新调整马政政策,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这些人在暗处,我们在明处,皇上一天不改马政,他们就一天不发军饷,就与我们如此对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难道要学李成梁那样谎报军情、虚报军功?我可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陈蚕叹气道,
“那你说能怎么办呢?欸,吴兄,你有另外的好想法就说嘛,不要吞吞吐吐的。”
吴惟贤斟酌片刻,重新开口道,
“我是这么想啊,倘或皇上当真要通过投票看民意,那就不能只接受顺应圣心的民意,不接受违逆圣心的民意,中国受委屈的人这样多,难道单单就咱们蓟镇南兵想联名讨公道?”
陈蚕问道,
“除了咱们,还能有谁?”
吴惟贤笑了一笑,回道,
“还有江南的百万漕工嘛!”
第(3/3)页
问道,
“为何?”
陈蚕道,
“我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啊,皇上也有儿子、兄弟,皇上的儿子、兄弟也想把自己封地内的财富传袭下去,福王年纪还小就不提了,咱们就说潞王罢,去年我就听外头传闻说,皇上想把河南卫辉的盐店封给潞王。”
“倘或这投票能在马户里施行、能在军队里推广,那盐业的那些灶户、灶丁也联名要求投票,把潞王爷也给选下去了,宣布不给卫辉的盐店供盐了,那可成何体统?即使皇上能忽视潞王,但皇上如此宠爱郑贵妃,难道也能一样容忍百姓们把福王也给选下去吗?莫说是一国之君,普天之下、九州之内,你觉得这世上能有这般不为子孙后代做一点打算的父亲吗?”
大明土著陈蚕说这番话的时候,当然没料到现在坐在深宫里的万历皇帝已然被换成了现代人朱翊钧,潞王、福王在那个从几百年后穿越过来的现代人眼里都已不再是至亲,而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绊脚石。
万历朝的蓟镇南兵将领陈蚕也想象不到世界上有一种制度叫作民主,成功瓦解了皇亲贵族家天下,能让百姓自己选出利益代言人,能让皇帝几年一换届,届届不同人。
朴素的明朝劳动人民陈蚕跳脱不出他的历史局限性,他只是单纯地从人性利己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得出结论:像穿越者朱翊钧这样一力舍弃自身利益来成就民主的皇帝,在万历十六年这个时空里根本不可能存在,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一个人。
当然这并非是因为现代人朱翊钧的境界比较崇高、抗倭英雄陈蚕的境界比较低下,主要是大明的体制让英雄不得不考虑种种蝇营狗苟,不接受蝇营狗苟就没有足够的条件成为英雄,在这一点上,蝇营狗苟跟个人品格已经不再相关,反而变相地成为了一种俗世生存智慧。
吴惟贤不反对陈蚕的历史结论,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他自然也领悟到了俗世智慧对于一个英雄在此间生存的重要性,因此他同样用俗世问题回应道,
“那也不一定,这几年削减藩禄和开放藩禁的风也在朝中吹了许久了,过一阵就有科道官提一回,每次都是下发礼部再议,议论得多了总能松动一点儿。”
“要说皇上一点削藩的心思没有我是不信的,关键是这藩该怎么削、削到甚么程度,倘或藩王宗室的福利减了,朝廷接济藩室的负担轻了,对九边军饷的供给,总是多少有点益处。”
陈蚕道,
“反正我不同意让咱们南兵主动给皇上递话柄,危险倒说不上,主要是太扎眼了,再者说,这让马户投票的政策一出来,最着急的肯定不是我们蓟镇南兵……”
吴惟贤反问道,
“那廷纶兄有没有想过,明明最着急的应该不是我们,为何我们现在的处境却一下子变得如此糟糕呢?”
陈蚕微微一怔,但听吴惟贤继续道,
“倘或是有人从中作梗,故意扣住军饷不发,想借此引蛇出洞,迫使蓟镇南兵向朝廷开口,以边境安稳为名向皇上施压,重新调整马政政策,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这些人在暗处,我们在明处,皇上一天不改马政,他们就一天不发军饷,就与我们如此对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难道要学李成梁那样谎报军情、虚报军功?我可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陈蚕叹气道,
“那你说能怎么办呢?欸,吴兄,你有另外的好想法就说嘛,不要吞吞吐吐的。”
吴惟贤斟酌片刻,重新开口道,
“我是这么想啊,倘或皇上当真要通过投票看民意,那就不能只接受顺应圣心的民意,不接受违逆圣心的民意,中国受委屈的人这样多,难道单单就咱们蓟镇南兵想联名讨公道?”
陈蚕问道,
“除了咱们,还能有谁?”
吴惟贤笑了一笑,回道,
“还有江南的百万漕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