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五帝】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何,孩子读了什么书,自己哪里没做好,再自我检讨下,就像每月工作报告。敬神灵在古代是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上古,有点类似后世儒家学说里的诚心、正意。如此行为才能行的正。行的正,家宅才得安,地方得安,国家得安。当然,行的正并不绝对会保证得安,外族入侵,恶人相逼,都会让人安不了。但如果先不论这些外来的伤害,自己都行不正,想安也安不了。由此其实可以知道,敬天,敬神灵,可不仅仅是迷信,神性源流的最初也是为了保护其人民,如果哪个教只有五迷三道没有保护的意义,那真才是杠杠的迷信或邪教。哈,扯远了。从国祭到官祭到民祭,不仅仅能收拢人心,当然也有那么点约束作用,当官的别乱来,举头三尺有神明,当民的别做恶事,好好过你的日子。想好好过日子的民众当然是比较容易统治的。如此就能顺利进行文治甚至无为而治了。中国从汉代以来非战乱朝代统治阶级都是外儒术内黄老,至少到宋代一直是如此。所以这个“治气以教化”也是相当的重要。了这么半天高阳到底做了什么?“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蓄养山林鱼泽禽畜,广泛耕种,制定历法,统一民众生活行为,祭祀神灵,举行国祭立其宗庙国统,训教官祭、民祭而化戾为安,这些在上古时期就是很好的治国典范。回到前面的话头,高阳至少有一个对手,那个没被本纪记载的堂兄弟,估计他的堂兄弟治国的本领不如他。他们还是对手的时候,黄帝有可能还健在,即使不在了估计间隔时间也不是太长,人心尚稳,不是动兵事的时机,这对对手能比拼的就是治国的能力。善于治国的高阳就稳稳的占了大势,占了大势自然就承了天命,“高阳有圣德焉”而登帝位。
和平年代,故事当然不那么精彩。但人心,久静则思动。思动了的人心,故事就会越来越有意思。
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颛顼为族子。
“族子”,这个族字也许是流变的错字,但被解释为侄子,应该没错。前文说过,黄帝的正统传承只有两支,颛顼以治国之能而胜出,从而得登帝位。颛顼还在位时,另一支的传承传到高辛,高辛是颛顼的侄子。颛顼崩,但登帝位的是他的侄子,而不是儿子,颛顼的儿子在五帝本纪里没记载,但在夏本纪里有,“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就如前面讲颛顼帝时,五帝本纪里没记载玄嚣之子,但后面有高辛,所以,颛顼肯定有个对手,那么高辛也肯定个对手。但这个对手是不是鲧,这个不好说,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因为无法判定鲧是不是颛顼的长子。颛顼是在和平年代和平胜出的,其一般来说应该是长子,但鲧就未必,所以也不敢肯定。为什么这么说,下面会慢慢道来。关于鲧这个人物,还要先提两句,鲧,在现代绝大多数国人的心里,只是个治水不利而被杀的不光彩的人物,但其实鲧在五帝本纪里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后面讲尧和舜的故事的时候会体现出其重要性,这里就先只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