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章【多行不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不相见,也就是至死永不再相见。
申姜哭着离开了,小儿子远离母国不得相见,大儿子虽在国中却不愿相见,两个儿子都在恨她。这一刻她后悔了,是自己的偏执害了段,也伤了寤生的心,是自己毁了这个本应该和睦相处的家。
其实备受煎熬的不只有申姜,郑庄公也后悔了,他自责不该说出那样绝情的的话,弟弟被逐,母亲被疏远,“诚为天伦之罪人矣”,郑庄公回到了国都后,整日闷闷不乐。
母子都在反思,都后悔自己的作为,都希望能够冰释前嫌。然而那句誓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赫然在耳。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他就是颍谷的封人(地方官)考叔,因为管理颍地,故也称颍考叔。
颍考叔为人正直无私,而且是个至孝之人(纯孝也),所以他对于郑庄公的作为颇不以为然,虽然母亲有不对之处,但儿子不能因此不顾天伦。大凡幸福的人都希望别人幸福,孝顺的人也都希望别人孝顺,颍考叔决定以自己的智慧为庄公母子解开心结。
述职的日子到了,颍考叔进入国都汇报一年工作,郑庄公为之设宴招待。
春秋时代礼仪盛行,设宴的规制、演奏的音乐、席间的游戏都要依据礼制,宾主还常常吟唱诗歌以明志。宾主还常常互相赠送礼物,这也是很有讲究的,比较盛行的礼物是玉器,品阶不同,所送玉器的规制也不同。
颍考叔为郑庄公献上的礼物尤为别致,是几只鸟。考叔说这种鸟是颍地的野味,叫做鸮鸟,“此鸟是不孝之鸟,其母把它抚养大,它却啄食自己的母亲,所以在颍地遇到这种鸟都要抓住吃掉。”
郑庄公闻言面有愧色,默然不语。
这时膳夫端上了蒸羊羔,郑庄公亲手割下一只羊腿赐给颍考叔。
颍考叔答礼,但却没有吃,而是选了其中的好肉包了起来,揣进袖中。
颍考叔徒有贤名,想不到如此不顾礼仪,郑庄公有些不悦,“考叔这是做什么?”
“臣看到这只羊腿,就想到家中老母。家母吃过臣敬献的美食,但还从未尝过如此美味,所以臣不忍下咽,想割下好肉带回去让母亲品尝。”颍考叔解释道。
“考叔真是孝子啊!”郑庄公一声长叹,“您有老母在堂,可以尽孝,寡人贵为一方诸侯,却不如您。”
“夫人不是就在颍地居住么?”颍考叔明知故问。
郑庄公只觉得内心波涛起伏,他就像突然间找到了倾诉对象,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从小时候母亲的白眼,到母亲与弟弟密谋造反,到发下毒誓那一刻,几十年来压抑的情感一股脑儿的倒了出来。
颍考叔静静地听完,轻声道:“太叔已经离开郑国,夫人身边仅有国君这一个儿子,国君若是不奉养,那与鸮鸟有什么分别?接夫人回来吧!”
“寡人怎么愿意抛弃母亲呀?只是当初发下誓言,不及黄泉誓不相见,誓言犹在耳畔呀!”古人从不轻易发誓,对于誓言是十二分的敬畏的。
“臣有一个方法,可以解除这个誓言!”
颍考叔起身施礼道。
曲洧牛脾山下,五百工人开始了日夜奋战,在挖掘十余丈后,混着黄色的泥土,一股泉水涌了出来,工人们欢呼起来,“挖到黄泉啦!”
此时颍考叔正在申姜的居所,他带来了郑庄公诚挚的悔意,如今要接母亲回家了。
申姜且喜且悲,她随颍考叔来到牛脾山,工人们早已在泉水之旁搭建好一间地室。不一会儿郑庄公也到了,他顺着梯子来到地室,口中唱诵着,“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申姜和道。
郑庄公紧走几步,远远地看到母亲,立即拜倒在地。
申姜把他搀了起来,母子抱头痛哭。
母子二人从地室中出来,郑庄公亲自驾车将申姜接回国都,郑国人看到庄公母子相认,纷纷称赞郑庄公孝顺,也为颍考叔的智慧孝心深深折服。《古文观止》这样评论,“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郑庄公感念颍考叔的功劳,将其提拔到国都任职。不过,在传统观念中对郑庄公剪除公子段的行为以贬低者居多,大概的评价不外乎“处心积虑”这样的词汇,清朝人马啸甚至在《左传事纬》中把郑庄公称作“千古罪人”,《左传》给出的定语为“郑伯克段于鄢”,“克”是将两人都视为君主,公子段做出不悌的行为,所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弟,而“伯”字则是讽刺郑庄公这个做兄长的失教,郑庄公既然有能力控制局势,为什么不早早的限制公子段的行为,那样的话段哪里还敢有反心,又怎么会发生兄弟相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