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三桓】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是两位鲁君被杀的幕后主使,还有慎不害也是死于庆父之手。
鲁僖公听从了季友的建议,选庆父之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封地成邑(今天山东宁阳东北),别出孟氏;选叔牙之子公孙兹继承叔牙的封地郈邑(今天山东东平东南),别出叔氏,后来改为叔孙氏;而季友除了费邑之外,另加封汶阳之田,别出季氏。
从此之后季氏、孟氏和叔孙氏,共同参与管理鲁国,因为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因此被称作“三桓”。
要特别说明几点:首先,三桓为孟氏、叔孙氏、季氏,而非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在彼时,“孙”是对于宗主的尊称,如后文中我们会遇到 “孟孙蔑”、“臧孙纥”、“季孙行父”,孟、臧、季这是氏,加进孙字就表明他们是这些氏族的宗主,而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孟某”、“臧某”、“季某”。也就是说“孟孙”、“季孙”并不是氏称。
但是叔孙氏的情况另当别论,前文提到公孙兹起初是别出叔氏的,但是鲁国后来又出现了子叔氏,而子叔氏也可以简称为叔氏,所以,为了不至于混淆,原来的叔氏一脉就改称叔孙氏了。
还有孟氏,庆父自称仲,他的后人本应该是仲氏,但是由于庆父作恶,故后人弃仲字不用,以其庶长子出身而改称孟氏(不过《春秋》中依然坚持称其为仲氏,所以在后文中我们会看到孟氏宗主孟孙蔑有时被称为仲孙蔑,孟孙何忌有时被称作仲孙何忌,因为这两者是可以通用的)。即使如此,孟姓后人对于这位三年连弑二君的始祖也是不敢礼敬,而奉其十二世后裔亚圣孟子为孟姓的得姓始祖。
历代史家对于季友的做法颇为诟病,因为在若干年后,三桓把持朝政愈演愈烈,终致逐步架空鲁君,鲁国国势日渐衰落。
难道素有贤名的季友真得只是徒有虚名?
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亲亲上恩还是尊贤上功,这是个问题~~
我们先看一段文字,这是一段关于姜太公和周公旦谈论治国之道的文字,出自《吕氏春秋》。
吕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君者甚相善也,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曰:“尊贤上功。”周公旦曰:“亲亲上恩。”太公望曰:“鲁自此削矣。”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
翻译一下大致意思:太公和周公分别受封齐国和鲁国,两人谈起治国之策,太公认为应该“尊贤上功”,周公主张“亲亲上恩”。于是太公说,“(如果这样的话)鲁国以后就会衰落了。”周公则说,“鲁国虽然衰落,但最后主政齐国的未必会是吕氏了。”
周公所说的“亲亲”,就是亲近其亲属,比如在人才选拔时,要优先考虑亲属成员,尤其是具有亲密血缘关系的近亲。而太公所说的“上功”不难理解,就是以能力和才识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今天的我们自然而然的会觉得以“亲亲上恩”作为国家人才选拔制度绝对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古人并不这么认为,尤其在先秦时代,因为在这两者的背后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人才选拔,更深层的是政治权力的继承。
周朝分封诸侯可以说是对“亲亲上恩”政策的最佳诠释了,《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荀子》中记载周公平定三监叛乱后“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也就是说周室子弟只要不是太不上道太不成器,都能得到一片不错的封国,周公的儿子们也分别被封凡国、蒋国、邢国、茅国、胙国、祭国等国君,而且这种倚重血缘关系的做法在当时并没有引发反对,反而被认为是理所应当,所以《荀子》后文说“而天下不称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