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砚光瓦影(45)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陶砚瓦抓住空隙,赶紧通知有关人员,找个星期日,下午4点,把“《砚光瓦影》评析会”举办了。
地点在京都宾馆A座大会议室。主席台上有十几个人,下面密密麻麻坐了200多人。陶砚瓦也没想到来这么多人。好在有秋月茶业的吴总负责接待,里里外外都有她们公司的美女,统一着装,戴着胸牌,场面比较热烈。
让陶砚瓦没想到的是在每位来宾座前,除了都有一本《砚光瓦影》之外,还摆放了一套茶具:外面是一个双耳耐热玻璃杯,里面是一个青花瓷冲茶器,一个玻璃盖子,一个竹制杯垫。在那个冲茶器外壁以及杯垫上,都有陶砚瓦的书法,是他当年为吴秋月写的一首七言古风,本来一直挂在她在马连道公司的墙上:
闽东茶商何其多,京城独钟吴秋月。
福安自古茶有名,坦洋工夫贵如银。
质美香飘清甜和,汤鲜艳呈黄金色。
此茶一饮肌骨润,白云山麓洒芳津。
二饮恍梦到溪边,致养口体赛神仙。
三饮之后君已醉,乘风归去乐游天!
来客边饮边把玩观赏。诗与茶本来就相亲相近,茶具上诗词内容又与会议主题很吻合,形式比较新鲜,很多人走时就顺手带走了。最后收拾的小姑娘急得掉眼泪,吴秋月笑了笑说:带走好,说明咱的东西好,招人喜欢。此物件儿成为本次会议一个小亮点。
之前陶砚瓦写了个非正式报告当面交给尚济民,想请尚济民出席一下。尚济民说:我也不懂诗,就是去对你也没什么帮助。还是请几位老专家去吧。班子里也去个人。说着就批示:应予支持。我事情多,请双秀同志并几位诗词专业人士出席。
陶砚瓦的高中学弟、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位副院长,是出席会议的最高行政官员。张双秀一见这位副院长驾到,马上迎上前去,浑身的举止动作与脸上的笑容都透着谄媚。中国作协来了一位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会长和在京的几位副会长,《中华诗词》、《诗刊》、《中华辞赋》、《中华书画家》等平素联系较多的专业杂志,还有平时陶砚瓦认识的作家、诗人,新闻界以及方方面面的朋友、文友,济济一堂。中村纪子也来了,她还送了一个花篮,缎带上写着“砚光初照世,瓦影永清心”,字是用毛笔写的,一看就是纪子亲笔。
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的夏凡。当年她刚从一外毕业,去北京电视台跑龙套,还没出道时,就和陶砚瓦熟识了。他们曾一起策划过晚会。本来还有一位男主持,也是陶砚瓦的朋友,结果那位“金话筒”获得者头天突然失声了。陶砚瓦赶紧找夏凡,说要不要再找个人。夏凡说:不用了,我自己主持没事儿。她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青涩小妞儿,临场发挥如闲庭信步,还不时抖出小包袱,引得大家笑声不断。
陶砚瓦还是关心发言的质量。谢天谢地,作协副主席头一个讲得精彩,后面的发言都各有千秋。特别是诗词学会有位副会长是个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砚光瓦影》的智慧”,从题目到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
北京电视台的“每日文艺播报”专栏还插空采访了陶砚瓦,那个小记者还是个学生,叫方丽琼,采访完千叮咛万嘱咐说还有点私人事情请陶砚瓦帮忙。
晚餐也安排在京都宾馆的宴会厅。陶砚瓦和杨雅丽挨桌敬酒,很是忙碌。有朋友见了开玩笑说:今天的场面相当于你们两个人又结了一次婚。
席间,小记者方丽琼领着个叫金永陶的小伙子来找陶砚瓦,说是她同学,也是男朋友。等送走客人,陶砚瓦才坐下来听他们的故事。
陶砚瓦抓住空隙,赶紧通知有关人员,找个星期日,下午4点,把“《砚光瓦影》评析会”举办了。
地点在京都宾馆A座大会议室。主席台上有十几个人,下面密密麻麻坐了200多人。陶砚瓦也没想到来这么多人。好在有秋月茶业的吴总负责接待,里里外外都有她们公司的美女,统一着装,戴着胸牌,场面比较热烈。
让陶砚瓦没想到的是在每位来宾座前,除了都有一本《砚光瓦影》之外,还摆放了一套茶具:外面是一个双耳耐热玻璃杯,里面是一个青花瓷冲茶器,一个玻璃盖子,一个竹制杯垫。在那个冲茶器外壁以及杯垫上,都有陶砚瓦的书法,是他当年为吴秋月写的一首七言古风,本来一直挂在她在马连道公司的墙上:
闽东茶商何其多,京城独钟吴秋月。
福安自古茶有名,坦洋工夫贵如银。
质美香飘清甜和,汤鲜艳呈黄金色。
此茶一饮肌骨润,白云山麓洒芳津。
二饮恍梦到溪边,致养口体赛神仙。
三饮之后君已醉,乘风归去乐游天!
来客边饮边把玩观赏。诗与茶本来就相亲相近,茶具上诗词内容又与会议主题很吻合,形式比较新鲜,很多人走时就顺手带走了。最后收拾的小姑娘急得掉眼泪,吴秋月笑了笑说:带走好,说明咱的东西好,招人喜欢。此物件儿成为本次会议一个小亮点。
之前陶砚瓦写了个非正式报告当面交给尚济民,想请尚济民出席一下。尚济民说:我也不懂诗,就是去对你也没什么帮助。还是请几位老专家去吧。班子里也去个人。说着就批示:应予支持。我事情多,请双秀同志并几位诗词专业人士出席。
陶砚瓦的高中学弟、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位副院长,是出席会议的最高行政官员。张双秀一见这位副院长驾到,马上迎上前去,浑身的举止动作与脸上的笑容都透着谄媚。中国作协来了一位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会长和在京的几位副会长,《中华诗词》、《诗刊》、《中华辞赋》、《中华书画家》等平素联系较多的专业杂志,还有平时陶砚瓦认识的作家、诗人,新闻界以及方方面面的朋友、文友,济济一堂。中村纪子也来了,她还送了一个花篮,缎带上写着“砚光初照世,瓦影永清心”,字是用毛笔写的,一看就是纪子亲笔。
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的夏凡。当年她刚从一外毕业,去北京电视台跑龙套,还没出道时,就和陶砚瓦熟识了。他们曾一起策划过晚会。本来还有一位男主持,也是陶砚瓦的朋友,结果那位“金话筒”获得者头天突然失声了。陶砚瓦赶紧找夏凡,说要不要再找个人。夏凡说:不用了,我自己主持没事儿。她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青涩小妞儿,临场发挥如闲庭信步,还不时抖出小包袱,引得大家笑声不断。
陶砚瓦还是关心发言的质量。谢天谢地,作协副主席头一个讲得精彩,后面的发言都各有千秋。特别是诗词学会有位副会长是个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砚光瓦影》的智慧”,从题目到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
北京电视台的“每日文艺播报”专栏还插空采访了陶砚瓦,那个小记者还是个学生,叫方丽琼,采访完千叮咛万嘱咐说还有点私人事情请陶砚瓦帮忙。
晚餐也安排在京都宾馆的宴会厅。陶砚瓦和杨雅丽挨桌敬酒,很是忙碌。有朋友见了开玩笑说:今天的场面相当于你们两个人又结了一次婚。
席间,小记者方丽琼领着个叫金永陶的小伙子来找陶砚瓦,说是她同学,也是男朋友。等送走客人,陶砚瓦才坐下来听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