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明末穿越众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改革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最重要的枪杆子也将进行改制,采用现代军制,班、排、连、营、团、旅、师、军、集团军进行构建。各级架构精简,一个班5到10人,一个排由三个班组成,一个连三个排组成,一直递增。

  先搭起来架子,组建第一集团军,司令由王志东担任,受武装部指挥,李立军继续担任第一任部长,王志东同时担任副部长。

  四个县分别驻扎一百人到一百五十人,每县给予一个营的民兵编制,由县长配合发展扩充人员,武装部供给黑火药火铳刀剑等武器并获得军饷每月一元五角,年底再额外给付两元,年俸总共20元之厚饷。民兵武装受当地驻扎的新港部队直接领导,囊括训练指挥等。

  新港的移民士兵也将享受同样的年俸待遇,而穿越者则不用为此多虑,所有的吃喝物资只要能吃的下喝的下,都将免费为穿越者开放,但是跟不上节奏混吃等死之人,经元老院投票决定可取消该待遇改拿年俸。若是贪腐者,将被取消元老院资格并禁锢终身。

  民政部门负责控制大员粮价,大员南部广袤平原,本就适合产粮,云林部分靠海地区更是适合种植水稻,并且将来配合现代良种与未来将量产的现代化肥,丰收将是必然的。

  于是元老院与议院商定将各粮食品类价格制在一石两元以下,大员地区粮食准进不准出。保证民兵们每年能获得至少十石以上的口粮。

  PS:《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认为明代一石重153.5斤,一斤重594.6克,完全足够民兵吃且能养家。

  1642年松江府米价一石约2-3两,大麦价格1.25-1.5两。1643年陕西华州米价一石23两左右,大麦14两左右,谷糠也得要1两。

  看史料才明白人相食的残酷,百姓确实被逼的没办法了,树皮估计都扒光了,活下去的欲望大于一切。

  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人试过挨饿的滋味,我当年也是三和大神之一,只不过不在深圳。当年高中辍学,外出打工,住在工头租的铁皮房,十几个人住一间,干临时工,有一天没一天的还经常被克扣,吃饭的钱都没有,全靠时不时在工地饭店老板那儿赊账,水煮面条,就是咱们超市里买的那种面条,量大管饱,加点青菜盐油完事。

  饿的滋味真不好受啊,也是那时候养成的习惯,每次吃饭总是习惯性的将胃胀满,导致落下胃病。

  愿不会变色,愿一切安好,14亿人都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