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索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秦氏听了之后,十分高兴,连忙对庄瑚道:“听到了?再去包几个来,让你妹妹拿回去吃。”庄瑚去了。秦氏又说:“她们吃腻了,口里吃着说好吃,心里早不待见了呢!倒是觉得一年四季能吃桃儿最好,说那味儿足水多,养颜美目。要我说,这柿子可比粮食。旧时穷苦的人家,没有粮食吃,家里种那么几颗柿子,就能挨过旱季,等待来年丰收。可见,富足人家,不知饥寒人的肚子,不知涩口美食能饱肚。”
庒琂笑道:“太太说的是。应了古人说功名利禄难求得,一旦求全,又觉得味同嚼蜡。可这东西又是甜的,是美食呢,我的形容太过了。虽没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叫人热爱,吃这个与那些比,口感却也新鲜,比之其他果物,此物有独特的质朴,可见质朴的东西入人心,才叫太太这般好爱于它,它也发挥它的才能,济世苍生,可幻化为粮食”
秦氏赞道:“难得你想的与我心里想的相近。你若喜欢,我那还有,不够吃的,尽管来拿。”
庒琂急忙起身,端礼致谢。
余末,庄瑚包了好几包柿子饼来,一并推给庒琂,让她拿回去待客,打趣说,这是太太给的好东西,该赏给别人吃,独食是要烂牙齿的。
庒琂照单全收,道:“姐姐说的是,回头,我把童哥儿和表姐儿叫来,开个柿子宴,好闹热闹热。”
庄瑚白了她一眼,娇嗔啐道:“好没脸的,借花献佛的事只有你敢做。你二姐姐的胆子大,却没你脸皮厚的。”
庒琂羞涩涩一笑。
稍后,庒琂便告辞。
出了东府,子素问庒琂:“我们的脚步要不要走错一下下?看个蝴蝶啊蜜蜂啊什么的,往大老爷那边走。”
庒琂道:“不去了!太太不是说了么?那客老爷贪污赈灾的银两,那是重罪。大老爷若是帮助他,足以见得,大老爷的为人与西府不同。你看大太太平日寡言少语,跟我们却说那么多。”
子素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还没瞧出来么?你今日的形象怕是遭颠覆了。我在一旁看着,你像变个人似的,平日那些温婉端淑柔嘉去哪儿了?说起话来,跟杂皮小市井街边女似的。”
庒琂哼道:“姐姐常常要改变,我这不是改变了么?又不遂姐姐的心了。”
子素连连掌嘴,道:“我这夸你的来。这挺好。见你跟大姑娘对嘴,解气得很。”
庒琂叹了一声,道:“且看吧!说开了就那样。相互藏着掖着,不也那样么?”
子素道:“这么说,今日来东府是来对了。唤回你的性情,也赚回几大包的柿子饼。”
庒琂道:“柿子饼礼轻,却见足一个人。改变我对大太太的看法了。”
子素道:“跟我想的一样。大太太有一半的话没说完,我细心听了,不知你注意到没有。”
庒琂笑道:“你说的是客老爷想借大太太的母家?”
那会儿,秦氏说客老爷的遭遇,顺带说了他来求大老爷的事,大约如此说:“他这人也有些谋算,知道官场行不通的,想寻江湖义士,知我们老爷跟江湖人有些交集……”
秦氏出生江湖,原是个江湖儿女,自从嫁入庄府做起太太来,收敛往日那些侠义。往日旧人或还有知道她这些英雄乐事,年轻的人多是不了解,觉得她是个与世无争的贵妇太太。
庒琂在南边老家时,常常听母亲提及,所以知道秦氏的出身,当听到言说江湖,便有几分猜测了。
子素此时点醒,庒琂又想起这事儿来,道:“父亲和母亲在世时,常说府外市井乃是江湖混杂之地。能容身的只有府里,到了府外任你是皇帝高官,谁也不认识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常有的事儿。到头呢,官场上不也是江湖混杂之地?官场上的人还想拜托江湖人呢,真是可笑!”
说着,二人已回到中府。
因从东府带回柿子饼,庒琂不敢私自拿回镜花谢,先直往寿中居给老太太请安,顺便把东西展现给老太太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秦氏听了之后,十分高兴,连忙对庄瑚道:“听到了?再去包几个来,让你妹妹拿回去吃。”庄瑚去了。秦氏又说:“她们吃腻了,口里吃着说好吃,心里早不待见了呢!倒是觉得一年四季能吃桃儿最好,说那味儿足水多,养颜美目。要我说,这柿子可比粮食。旧时穷苦的人家,没有粮食吃,家里种那么几颗柿子,就能挨过旱季,等待来年丰收。可见,富足人家,不知饥寒人的肚子,不知涩口美食能饱肚。”
庒琂笑道:“太太说的是。应了古人说功名利禄难求得,一旦求全,又觉得味同嚼蜡。可这东西又是甜的,是美食呢,我的形容太过了。虽没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叫人热爱,吃这个与那些比,口感却也新鲜,比之其他果物,此物有独特的质朴,可见质朴的东西入人心,才叫太太这般好爱于它,它也发挥它的才能,济世苍生,可幻化为粮食”
秦氏赞道:“难得你想的与我心里想的相近。你若喜欢,我那还有,不够吃的,尽管来拿。”
庒琂急忙起身,端礼致谢。
余末,庄瑚包了好几包柿子饼来,一并推给庒琂,让她拿回去待客,打趣说,这是太太给的好东西,该赏给别人吃,独食是要烂牙齿的。
庒琂照单全收,道:“姐姐说的是,回头,我把童哥儿和表姐儿叫来,开个柿子宴,好闹热闹热。”
庄瑚白了她一眼,娇嗔啐道:“好没脸的,借花献佛的事只有你敢做。你二姐姐的胆子大,却没你脸皮厚的。”
庒琂羞涩涩一笑。
稍后,庒琂便告辞。
出了东府,子素问庒琂:“我们的脚步要不要走错一下下?看个蝴蝶啊蜜蜂啊什么的,往大老爷那边走。”
庒琂道:“不去了!太太不是说了么?那客老爷贪污赈灾的银两,那是重罪。大老爷若是帮助他,足以见得,大老爷的为人与西府不同。你看大太太平日寡言少语,跟我们却说那么多。”
子素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还没瞧出来么?你今日的形象怕是遭颠覆了。我在一旁看着,你像变个人似的,平日那些温婉端淑柔嘉去哪儿了?说起话来,跟杂皮小市井街边女似的。”
庒琂哼道:“姐姐常常要改变,我这不是改变了么?又不遂姐姐的心了。”
子素连连掌嘴,道:“我这夸你的来。这挺好。见你跟大姑娘对嘴,解气得很。”
庒琂叹了一声,道:“且看吧!说开了就那样。相互藏着掖着,不也那样么?”
子素道:“这么说,今日来东府是来对了。唤回你的性情,也赚回几大包的柿子饼。”
庒琂道:“柿子饼礼轻,却见足一个人。改变我对大太太的看法了。”
子素道:“跟我想的一样。大太太有一半的话没说完,我细心听了,不知你注意到没有。”
庒琂笑道:“你说的是客老爷想借大太太的母家?”
那会儿,秦氏说客老爷的遭遇,顺带说了他来求大老爷的事,大约如此说:“他这人也有些谋算,知道官场行不通的,想寻江湖义士,知我们老爷跟江湖人有些交集……”
秦氏出生江湖,原是个江湖儿女,自从嫁入庄府做起太太来,收敛往日那些侠义。往日旧人或还有知道她这些英雄乐事,年轻的人多是不了解,觉得她是个与世无争的贵妇太太。
庒琂在南边老家时,常常听母亲提及,所以知道秦氏的出身,当听到言说江湖,便有几分猜测了。
子素此时点醒,庒琂又想起这事儿来,道:“父亲和母亲在世时,常说府外市井乃是江湖混杂之地。能容身的只有府里,到了府外任你是皇帝高官,谁也不认识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常有的事儿。到头呢,官场上不也是江湖混杂之地?官场上的人还想拜托江湖人呢,真是可笑!”
说着,二人已回到中府。
因从东府带回柿子饼,庒琂不敢私自拿回镜花谢,先直往寿中居给老太太请安,顺便把东西展现给老太太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