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坦然以对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本宫记得,你曾说过,令二叔张鲁客曾教导你,为人当心正。本宫当时曾教导你说,傅玄此人,虽有建树,然为人太过迂腐,你可学他之才学,却不可学他之迂腐。今日观之,倒也不负张鲁客与本宫的教导。”
这是什么意思?
张昌宗有些搞不懂了,只是双手抱成拳举高,道:“昌宗不才,有负太后教导。”
武氏不置可否,又突兀的问了一句:“周兴在大狱之中,苛待你了?”
张昌宗立即道:“太后容禀!”
然后,把在大狱里的经过和受得罪,一五一十的述说了一遍,不曾添油加醋,也不曾减少半分。反正这种事情,武氏随便查查就知道,不值得说谎。
武氏一直安静地听着,偶尔发言问问细节,倒是婉儿师父听得面色苍白,银牙暗咬,偶尔看向徒弟的眼神不禁带着心疼,难怪当日她赶去接人时,张昌宗一见她便晕倒了!
说完了,武氏看他两眼,转身走回去,重又在坐榻上坐下,道:“此事我已知晓,六郎你受苦了,罢了,回去好好休养几日,莫成安,传太医来问问,六郎这等小郎该如何进补,然后去我库中挑些合适的药材,予六郎带回去,好好调养身子。”
也不说处不处理周兴,但对张昌宗却恩典有加,也没让他把挂在城头的周兴的里衣拿下去,张昌宗搞不懂武氏的打算,只得顶着一张懵逼脸,带着满腹的疑问和不解,拖了一车上等药材回家去。
对此,婉儿师父只叮嘱他,让他再大的恨也要先按着,不要妄动,时机未至,别的却不肯对他再说。
张昌宗只得按捺下来,而从周兴处拿来的那件红里衣,太后并未过问。张昌宗也促狭,让那红里衣足足在城头挂了三天,让有条件去围观的长安人民几乎都去围观了一遍,才又去一箭射下来,当着暗戳戳围观的长安人民一把火给烧了。
奇怪的是,周兴那厮也没找他报复,太后也没处置周兴的迹象。就像是事情没发生过一样,周兴继续做他的酷吏,张昌宗继续做他勤奋好学的神童,继续跟着上官婉儿学习。
偶尔,张昌宗进宫时,上官婉儿忙碌的时候,太后还会命人给他在殿中放张小几,让他温书练字,也不管当时是否有大臣在。得空的时候,甚至会指点他几句,不拘文史还是书法,多能一针见血,字字珠玑。
时间便在充实的学习中,飞速的流逝。隔了一年,垂拱五年,薛怀义花费巨资,于洛阳毁乾元殿,建成高二百九十四尺,宽三百尺,共三层的明堂。同年,武承嗣见薛怀义因建明堂之功,备受宠爱,暗地里命人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为武氏登基造势,武氏大喜,命其石为宝图,自加尊号圣母神皇,欲登基称帝之心,昭然若揭。
公元690年,武氏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年号天授,定都洛阳,称神都,是为武周。
太平公主于隔年春日生下与薛绍的遗腹女薛崇宁,因武则天定都洛阳,遂带着子女迁往洛阳,薛崇秀随母前往。
上官婉儿乃武则天近身侍奉之人,才学广博,武氏称帝后,诏敕多出自她手。武则天定都洛阳后自需跟随。张昌宗为了继续学业,而张氏的人多在长安任职,为了继续学业,张昌宗离开家人,奉郑氏奔赴洛阳。
第(3/3)页
“本宫记得,你曾说过,令二叔张鲁客曾教导你,为人当心正。本宫当时曾教导你说,傅玄此人,虽有建树,然为人太过迂腐,你可学他之才学,却不可学他之迂腐。今日观之,倒也不负张鲁客与本宫的教导。”
这是什么意思?
张昌宗有些搞不懂了,只是双手抱成拳举高,道:“昌宗不才,有负太后教导。”
武氏不置可否,又突兀的问了一句:“周兴在大狱之中,苛待你了?”
张昌宗立即道:“太后容禀!”
然后,把在大狱里的经过和受得罪,一五一十的述说了一遍,不曾添油加醋,也不曾减少半分。反正这种事情,武氏随便查查就知道,不值得说谎。
武氏一直安静地听着,偶尔发言问问细节,倒是婉儿师父听得面色苍白,银牙暗咬,偶尔看向徒弟的眼神不禁带着心疼,难怪当日她赶去接人时,张昌宗一见她便晕倒了!
说完了,武氏看他两眼,转身走回去,重又在坐榻上坐下,道:“此事我已知晓,六郎你受苦了,罢了,回去好好休养几日,莫成安,传太医来问问,六郎这等小郎该如何进补,然后去我库中挑些合适的药材,予六郎带回去,好好调养身子。”
也不说处不处理周兴,但对张昌宗却恩典有加,也没让他把挂在城头的周兴的里衣拿下去,张昌宗搞不懂武氏的打算,只得顶着一张懵逼脸,带着满腹的疑问和不解,拖了一车上等药材回家去。
对此,婉儿师父只叮嘱他,让他再大的恨也要先按着,不要妄动,时机未至,别的却不肯对他再说。
张昌宗只得按捺下来,而从周兴处拿来的那件红里衣,太后并未过问。张昌宗也促狭,让那红里衣足足在城头挂了三天,让有条件去围观的长安人民几乎都去围观了一遍,才又去一箭射下来,当着暗戳戳围观的长安人民一把火给烧了。
奇怪的是,周兴那厮也没找他报复,太后也没处置周兴的迹象。就像是事情没发生过一样,周兴继续做他的酷吏,张昌宗继续做他勤奋好学的神童,继续跟着上官婉儿学习。
偶尔,张昌宗进宫时,上官婉儿忙碌的时候,太后还会命人给他在殿中放张小几,让他温书练字,也不管当时是否有大臣在。得空的时候,甚至会指点他几句,不拘文史还是书法,多能一针见血,字字珠玑。
时间便在充实的学习中,飞速的流逝。隔了一年,垂拱五年,薛怀义花费巨资,于洛阳毁乾元殿,建成高二百九十四尺,宽三百尺,共三层的明堂。同年,武承嗣见薛怀义因建明堂之功,备受宠爱,暗地里命人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为武氏登基造势,武氏大喜,命其石为宝图,自加尊号圣母神皇,欲登基称帝之心,昭然若揭。
公元690年,武氏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年号天授,定都洛阳,称神都,是为武周。
太平公主于隔年春日生下与薛绍的遗腹女薛崇宁,因武则天定都洛阳,遂带着子女迁往洛阳,薛崇秀随母前往。
上官婉儿乃武则天近身侍奉之人,才学广博,武氏称帝后,诏敕多出自她手。武则天定都洛阳后自需跟随。张昌宗为了继续学业,而张氏的人多在长安任职,为了继续学业,张昌宗离开家人,奉郑氏奔赴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