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错过,也是缘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徐泽远拿起行者无疆的杂志再一次浏览那篇茶马古道的游记,不禁念出声来,
当怒江默默贯穿丙中洛全境的时候,各种菌类、名贵药材在由珍稀树木如珙桐、榧木、屠杉等形成的密林里悄然生长的时候。马帮从丙中洛起程穿行70公里到达西藏林芝,传送物资,往来互市。你听到了吗?马队正在茶马古道上行进,锣铃叮咚作响,回荡在山谷间,更像打破时空穿越古今。就在今天,茶马古道的70公里仍然履行着他的职责......
撰稿人叫曼朱。文章写作风格是将植被一笔带过,笔名叫曼朱,林近溪写过曼珠沙华,她取了前两个字。徐泽远找到上一期的期刊,里面既没有林近溪也没有曼朱,她是新人,排在编辑组最后一位。林近溪沉寂了半年,终于露出破绽,而且被他发现了。徐泽远猜想她就是林近溪,于是马上按照杂志上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询问,答复有些让人失望:曼珠只是我们的特约撰稿人,不方便提供她个人的联系方式,如果您有问题,可以留言,我们可以转答。徐泽远继续试探,这篇茶马古道上的照片是这个月新拍的吗?如果我现在去的话是不是也能看到一模一样的景色?
稍等,我要确认一下。对方捂住了话筒,不一会儿便有了回复,稿子是上个月28日传回的。
传回?从云南传回来的?
对。
期刊出版日期是每月2日,以徐泽远对林近溪的了解,她25或26日抵达丙中洛,27日完稿,28日再次整理并发回稿件。他知道她的写作习惯,不托延,写作速度快的惊人,工作效率极高。
本来徐泽远打算蒙着眼把飞标甩到中国地图的任何一隅,完全交给天意,戳到哪里便去哪里,他自嘲如果这样都能撞上林近溪,就注定这辈子他都不会放过她了,管她爱与不爱呢。而眼下却不同了。徐泽远在中国地图上查找茶马古道的轨迹,从滇入藏,终点到达林芝,林芝再向西行是拉萨,拉萨北上一路向东当雄、那曲、昌都、玉树、玛多,徐泽远然大悟,这是另一条赫赫有名的古道——唐蕃古道。参透这个机,让他的血亢奋的狂躁,她一定做了详细的路书,她一定不会漏掉唐蕃古道,这就是她下个行程。好像他马上就要见到她一样,他揣测着林近溪见到他时的表情,他设计着如何向她问候,你好吗?或者,我想你。或者,跟回家。他多一天也不愿耽误决定马上起程,如果林近溪抵达拉萨市后反向而行,他就由西宁入藏,一路迎头而进,他祈求上天保佑让这场不是偶遇的偶遇,他相信他的诚意一定黄天不负。
临行前他安排好外省公司的项目跟进和交接,和贾总请了一个月的假。小白的发动机被起动了,阿闯靠在车窗前和他告别,
哥,早点回来,多备点氧气,那儿高。
恩。别打架,别把房子烧了。和气生财。
放心吧,我懂。
有事给我打电话,特别急的事找你爷爷,或者找你爸问。
找他干嘛?我行。
太忙的时候雇个人帮忙。
哥,别唠叨了,这些日子你也不是天天在这,不全是我一个人操持的吗?
财迷,走了。
徐泽远扬尘而去,连排气管甩出的尾气都欢欣鼓舞。
抵达西宁后,徐泽远最后完善了装备,氧气,睡袋,燃气炉,方便面,便携餐具,从户外店里选了一顶深卡奇色遮阳帽,他照了照镜子,白色T恤、深色卡奇裤装、胸前挂着相机,他苦笑,觉得满意,觉得当你心心念念都是她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像她。
结账的时候,户外店的老板提醒他,
兄弟那白车你的?
是。
自己开车进藏?
是。
走哪条线?
唐蕃古道。
第一次去?
是。
走青藏线好点,川藏线,最好是四驱越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现在不是雨季,没有山体不滑坡,我就慢慢开吧。徐泽远做了功课,且心态乐观。
看看有没有跟你同路的,结个伴,安全。老板是个典型的西北汉子,脸黑心热。他指了指货架上支起的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线路、人名、入藏方式和电话。
都哪儿的人?
四面八方。你也可以把你电话留上面,有人找你。
徐泽远记了几个打算拼车结伴的联系方式,顺便留了自己的电话,林近溪避他而不及,而徐泽远就要无处不在的曝光率。
多谢了,兄弟。
一路平安。
思索再三,徐泽远决定独自入藏,不牵累别人,也不想被别人牵累,他凭空的返复计数林近溪的大概行程和必经之路,也许他们会在拉萨重逢。他笃定那篇文章就是林近溪写的,他笃定老天看在他一心致诚的份上都会给他几分怜悯达成所愿。
傍晚,在细细研究路线行程的时候,徐泽远陆陆续续,接到邀约同游的电话,有相约一起做火车结伴的,有要搭车分摊油费的,还有小团成行抓人凑数的。都被徐泽远回绝了。
清晨动身,徐泽远驱车沿着平坦的高速公路向西南行进,越接近藏区越有不同的风貌,天空开阔,一眼万里,雪白的雪纹大朵大朵的错落排列在如洗的碧空中。随着海拔的递进,公路沿着地势在不知名的山脉中蜿蜒盘旋,高原山谷的天气像极了娃娃的脸,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阴云密布,徐泽远和他的小白时不时穿进一片暗沉得雨云里,时而又从彩虹的光谱里冲出来,享受从云层洒下来的阳光。如果不辞劳苦耕作的农人靠天吃饭,那么高原行脚的旅人靠云彩赏光。徐泽远一边被高原的风光和大山的胸襟所吸引,一边开始体会海拔给他带来的疲备睡意与轻微头痛,他不得不放慢车速,走走停停拍些照片,呼吸冷空气,清醒精神。他低估了高原反应的杀伤力,下午抵达玛多的时候,4200米的海拔让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徐泽远拿起行者无疆的杂志再一次浏览那篇茶马古道的游记,不禁念出声来,
当怒江默默贯穿丙中洛全境的时候,各种菌类、名贵药材在由珍稀树木如珙桐、榧木、屠杉等形成的密林里悄然生长的时候。马帮从丙中洛起程穿行70公里到达西藏林芝,传送物资,往来互市。你听到了吗?马队正在茶马古道上行进,锣铃叮咚作响,回荡在山谷间,更像打破时空穿越古今。就在今天,茶马古道的70公里仍然履行着他的职责......
撰稿人叫曼朱。文章写作风格是将植被一笔带过,笔名叫曼朱,林近溪写过曼珠沙华,她取了前两个字。徐泽远找到上一期的期刊,里面既没有林近溪也没有曼朱,她是新人,排在编辑组最后一位。林近溪沉寂了半年,终于露出破绽,而且被他发现了。徐泽远猜想她就是林近溪,于是马上按照杂志上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询问,答复有些让人失望:曼珠只是我们的特约撰稿人,不方便提供她个人的联系方式,如果您有问题,可以留言,我们可以转答。徐泽远继续试探,这篇茶马古道上的照片是这个月新拍的吗?如果我现在去的话是不是也能看到一模一样的景色?
稍等,我要确认一下。对方捂住了话筒,不一会儿便有了回复,稿子是上个月28日传回的。
传回?从云南传回来的?
对。
期刊出版日期是每月2日,以徐泽远对林近溪的了解,她25或26日抵达丙中洛,27日完稿,28日再次整理并发回稿件。他知道她的写作习惯,不托延,写作速度快的惊人,工作效率极高。
本来徐泽远打算蒙着眼把飞标甩到中国地图的任何一隅,完全交给天意,戳到哪里便去哪里,他自嘲如果这样都能撞上林近溪,就注定这辈子他都不会放过她了,管她爱与不爱呢。而眼下却不同了。徐泽远在中国地图上查找茶马古道的轨迹,从滇入藏,终点到达林芝,林芝再向西行是拉萨,拉萨北上一路向东当雄、那曲、昌都、玉树、玛多,徐泽远然大悟,这是另一条赫赫有名的古道——唐蕃古道。参透这个机,让他的血亢奋的狂躁,她一定做了详细的路书,她一定不会漏掉唐蕃古道,这就是她下个行程。好像他马上就要见到她一样,他揣测着林近溪见到他时的表情,他设计着如何向她问候,你好吗?或者,我想你。或者,跟回家。他多一天也不愿耽误决定马上起程,如果林近溪抵达拉萨市后反向而行,他就由西宁入藏,一路迎头而进,他祈求上天保佑让这场不是偶遇的偶遇,他相信他的诚意一定黄天不负。
临行前他安排好外省公司的项目跟进和交接,和贾总请了一个月的假。小白的发动机被起动了,阿闯靠在车窗前和他告别,
哥,早点回来,多备点氧气,那儿高。
恩。别打架,别把房子烧了。和气生财。
放心吧,我懂。
有事给我打电话,特别急的事找你爷爷,或者找你爸问。
找他干嘛?我行。
太忙的时候雇个人帮忙。
哥,别唠叨了,这些日子你也不是天天在这,不全是我一个人操持的吗?
财迷,走了。
徐泽远扬尘而去,连排气管甩出的尾气都欢欣鼓舞。
抵达西宁后,徐泽远最后完善了装备,氧气,睡袋,燃气炉,方便面,便携餐具,从户外店里选了一顶深卡奇色遮阳帽,他照了照镜子,白色T恤、深色卡奇裤装、胸前挂着相机,他苦笑,觉得满意,觉得当你心心念念都是她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像她。
结账的时候,户外店的老板提醒他,
兄弟那白车你的?
是。
自己开车进藏?
是。
走哪条线?
唐蕃古道。
第一次去?
是。
走青藏线好点,川藏线,最好是四驱越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现在不是雨季,没有山体不滑坡,我就慢慢开吧。徐泽远做了功课,且心态乐观。
看看有没有跟你同路的,结个伴,安全。老板是个典型的西北汉子,脸黑心热。他指了指货架上支起的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线路、人名、入藏方式和电话。
都哪儿的人?
四面八方。你也可以把你电话留上面,有人找你。
徐泽远记了几个打算拼车结伴的联系方式,顺便留了自己的电话,林近溪避他而不及,而徐泽远就要无处不在的曝光率。
多谢了,兄弟。
一路平安。
思索再三,徐泽远决定独自入藏,不牵累别人,也不想被别人牵累,他凭空的返复计数林近溪的大概行程和必经之路,也许他们会在拉萨重逢。他笃定那篇文章就是林近溪写的,他笃定老天看在他一心致诚的份上都会给他几分怜悯达成所愿。
傍晚,在细细研究路线行程的时候,徐泽远陆陆续续,接到邀约同游的电话,有相约一起做火车结伴的,有要搭车分摊油费的,还有小团成行抓人凑数的。都被徐泽远回绝了。
清晨动身,徐泽远驱车沿着平坦的高速公路向西南行进,越接近藏区越有不同的风貌,天空开阔,一眼万里,雪白的雪纹大朵大朵的错落排列在如洗的碧空中。随着海拔的递进,公路沿着地势在不知名的山脉中蜿蜒盘旋,高原山谷的天气像极了娃娃的脸,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阴云密布,徐泽远和他的小白时不时穿进一片暗沉得雨云里,时而又从彩虹的光谱里冲出来,享受从云层洒下来的阳光。如果不辞劳苦耕作的农人靠天吃饭,那么高原行脚的旅人靠云彩赏光。徐泽远一边被高原的风光和大山的胸襟所吸引,一边开始体会海拔给他带来的疲备睡意与轻微头痛,他不得不放慢车速,走走停停拍些照片,呼吸冷空气,清醒精神。他低估了高原反应的杀伤力,下午抵达玛多的时候,4200米的海拔让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