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三让三辞吞吴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至于他们是不是搞德治的,那是数千上万年前的事情了,鬼知道呢!
自从德治概念树立,千百年的传播发展下来,就成为了深入人心的价值观。
失德这种事情,脑子正常的皇帝,就算做了,也不会承认。
李仁让的这个复请送到刘玄的手上,刘玄又婉拒了。
·你丫的既然知道失德,就应该引以为鉴,好好的做个有德之君,怎么能甩锅不干呢?
·你放心,你做皇帝,我炎国是鼎力的支持你的。
说的是极其好听!
李仁让收到,吐槽不已。
尼玛的,不要脸。
我要是真的听信了你的,恐怕不要说支持我,明天就会死于非命呢!
他心里是逼数满满的!
这就是三让三辞的戏码嘛,古已有之!
尧让舜,舜让禹。
姬哙让子之,刘婴让王莽。
想到王莽,那个家伙死于非命,死后人头还被人砍下来当酒壶!
李仁让暗暗画圈圈,诅咒炎帝重蹈王莽覆辙,心不甘情不愿的三让炎帝。
·炎帝你的话,我本来是不敢不听的。
·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啊,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实在不是做皇帝的材料啊!
·我要是做皇帝,绝壁会把天下治理的一团乱,到时岂不是害了天下的百姓?
·我一想到会那样的祸害百姓,那我真不如现在就死了算了。
·所以,炎帝啊,我乞求你接受我的归顺吧!乞求你为我吴地四千万百姓多多的着想吧!
又把炎帝吹捧了一顿。
三让送到了刘玄的手上。
三让三辞,不言自明的默契,刘玄又最后的谦辞了一回。
就在双方的这一来二去之间,永平十四年成为了过去,永平十五年迈步走了过来!
事实吞并了吴国,这消息炎国百姓听说了,他们对此反应并不多了强烈。
增加新军一万,去年又修改了税制,又有所提高!
对于小民百姓来说,被征收的增加了,这是切身之痛。而国土增加了,这是——和我有什么关系?
国土增加,对君臣来说,是开疆扩土了、是可捞的蛋糕变大了,他们都能从中获益,所以是好事。
可小民百姓能从中收获什么好处呢?
他们对开疆扩土,反应冷淡,并没有多大的热情。
不过,年还是要热热闹闹的过的!
就在这岁末的时候,京中忽然传出了一个消息。
据说这个消息,是从宫里传来的。
一经传出,便口口相传,疯传开来。
所有的人,都对此十分的关注!
因为,这个消息和几乎每个人都有利益瓜葛!
据说:陛下有意改革赋算,要大比例的削减呢!
炎国赋算往年一般年收入一百来万两。
整治了宗亲勋贵之后,被他们吃下的、或者依附于他们隐没掉的赋算又吐了出来,增加了三四十万两。
这是皇帝的内库收入。
吴国也收赋算,也是入皇帝内库,常年一般高达三百七十余万两。
财政岁入是五千三百余万两。
乱贼风起,这两项收入,都大量的减少!
但,随着平定内乱,也将慢慢的恢复过来。
乱世之中,人口减少,死伤其实倒还不是大多数。
弃田逃亡,躲避战乱,户口流失,这才是大多数!
田税以田为对象征收,田躲不了。
人却是长脚的,能跑能躲。
赋算是按人收的。
人为了减少交赋算的钱,就会有利益动机,去隐瞒人口。
因此,削减赋算,减轻人口负担,有益于促进人口回流、经济发展。
更重要的是,让人得到好处,才能收买人心,才能稳固统治基础!
无论是炎地还是吴地,大规模的减赋减税,都是应有之意。
尤其是吴地四路。
三百七十万两的赋算其实还算正常。
但是五千三百余万两的财政岁入,就太夸张了!
这其中,正税(主要指粮税)大约为两千四百四五十万。
其余的是商税烟茶酒等专营收入,甚至超过了正税,占比总收的约54%。
这是不正常的!
这背后,是极高的商税和烟茶酒等盘剥!
……
——————
第(3/3)页
至于他们是不是搞德治的,那是数千上万年前的事情了,鬼知道呢!
自从德治概念树立,千百年的传播发展下来,就成为了深入人心的价值观。
失德这种事情,脑子正常的皇帝,就算做了,也不会承认。
李仁让的这个复请送到刘玄的手上,刘玄又婉拒了。
·你丫的既然知道失德,就应该引以为鉴,好好的做个有德之君,怎么能甩锅不干呢?
·你放心,你做皇帝,我炎国是鼎力的支持你的。
说的是极其好听!
李仁让收到,吐槽不已。
尼玛的,不要脸。
我要是真的听信了你的,恐怕不要说支持我,明天就会死于非命呢!
他心里是逼数满满的!
这就是三让三辞的戏码嘛,古已有之!
尧让舜,舜让禹。
姬哙让子之,刘婴让王莽。
想到王莽,那个家伙死于非命,死后人头还被人砍下来当酒壶!
李仁让暗暗画圈圈,诅咒炎帝重蹈王莽覆辙,心不甘情不愿的三让炎帝。
·炎帝你的话,我本来是不敢不听的。
·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啊,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实在不是做皇帝的材料啊!
·我要是做皇帝,绝壁会把天下治理的一团乱,到时岂不是害了天下的百姓?
·我一想到会那样的祸害百姓,那我真不如现在就死了算了。
·所以,炎帝啊,我乞求你接受我的归顺吧!乞求你为我吴地四千万百姓多多的着想吧!
又把炎帝吹捧了一顿。
三让送到了刘玄的手上。
三让三辞,不言自明的默契,刘玄又最后的谦辞了一回。
就在双方的这一来二去之间,永平十四年成为了过去,永平十五年迈步走了过来!
事实吞并了吴国,这消息炎国百姓听说了,他们对此反应并不多了强烈。
增加新军一万,去年又修改了税制,又有所提高!
对于小民百姓来说,被征收的增加了,这是切身之痛。而国土增加了,这是——和我有什么关系?
国土增加,对君臣来说,是开疆扩土了、是可捞的蛋糕变大了,他们都能从中获益,所以是好事。
可小民百姓能从中收获什么好处呢?
他们对开疆扩土,反应冷淡,并没有多大的热情。
不过,年还是要热热闹闹的过的!
就在这岁末的时候,京中忽然传出了一个消息。
据说这个消息,是从宫里传来的。
一经传出,便口口相传,疯传开来。
所有的人,都对此十分的关注!
因为,这个消息和几乎每个人都有利益瓜葛!
据说:陛下有意改革赋算,要大比例的削减呢!
炎国赋算往年一般年收入一百来万两。
整治了宗亲勋贵之后,被他们吃下的、或者依附于他们隐没掉的赋算又吐了出来,增加了三四十万两。
这是皇帝的内库收入。
吴国也收赋算,也是入皇帝内库,常年一般高达三百七十余万两。
财政岁入是五千三百余万两。
乱贼风起,这两项收入,都大量的减少!
但,随着平定内乱,也将慢慢的恢复过来。
乱世之中,人口减少,死伤其实倒还不是大多数。
弃田逃亡,躲避战乱,户口流失,这才是大多数!
田税以田为对象征收,田躲不了。
人却是长脚的,能跑能躲。
赋算是按人收的。
人为了减少交赋算的钱,就会有利益动机,去隐瞒人口。
因此,削减赋算,减轻人口负担,有益于促进人口回流、经济发展。
更重要的是,让人得到好处,才能收买人心,才能稳固统治基础!
无论是炎地还是吴地,大规模的减赋减税,都是应有之意。
尤其是吴地四路。
三百七十万两的赋算其实还算正常。
但是五千三百余万两的财政岁入,就太夸张了!
这其中,正税(主要指粮税)大约为两千四百四五十万。
其余的是商税烟茶酒等专营收入,甚至超过了正税,占比总收的约54%。
这是不正常的!
这背后,是极高的商税和烟茶酒等盘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