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一箭双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心灰意冷,让人生无可恋!
急子的随从四散逃走,将他们兄弟的事迹传扬了出去,《诗经》中记载了他们,诗名《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两位君子所乘之舟,早已在蓝天白云之下,无际长河之中渐行渐远,送行者却还痴痴地站在河岸上远望,人们不敢言明真相,只是追思乘舟之人,诉说着难舍的牵念,诉说着无尽的担忧!
当两颗头颅摆在卫宣公面前时,卫宣公跌倒在地,他面如土色,半晌不语。之后宫人们只听到国君的连声叹息,“齐姜误我!齐姜误我!”再后来卫宣公一病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使他心惊胆战,他不敢闭眼,因为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急子和寿在身边哭泣。
半月后,卫宣公死了。
公子朔笑了。
作为整个事件的幕后推手,他可真谓心狠手辣,而且他得知同胞哥哥公子寿也被害时不仅没有丝毫惭愧不安,反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他不仅恼恨急子,对于寿也是心怀芥蒂,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这下好了,一箭双雕!
不,是一箭三雕,因为老爹也死了!
公子朔兴高采烈地登上君位,是为卫惠公。
卫惠公即位后就连烧好几把火,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可惜都没能取得理想效果。比如应齐僖公之邀派人参与针对纪国的战争,可惜在那场多国混战中,志在必得的齐僖公遭遇大败,卫军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比如兴高采烈地送郑昭公回国复位,满以为人家会因此感恩戴德,没想这主儿复位后根本不提这茬事儿,因此卫惠公恼羞成怒,遂派人与鲁、宋、陈三国策划攻打郑国,但是又遭遇了大败。
“及朔之生,卫顷不宁。”—《史记》
这几位不甘心失败的诸侯发挥屡败屡战的大无畏折腾精神,决定再度联合讨伐郑国, 而且这次诸侯决定升级规格,都是国君亲自前往,卫惠公也不例外。
可惜他不知道,在他的背后,有两双眼睛紧紧地关注着他的动静,当他动身那一刻,这两双眼睛的主人就凑在了一起,他们就是左公子洩和右公子职,当初左右公子分别辅佐公子寿和急子,两人可以说是各为其主,但当卫惠公阴谋杀害急子和寿之后,两个愤怒的人走到了一起,决定联手除掉卫惠公。
卫惠公在外作战,左右公子趁机将急子和寿的旧班人马召集起来,假称卫惠公伐郑失败,而且死在了异乡他国。
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国君死了,那当务之急就是赶快确立新君。两人联手推出唯一人选—公子黔牟。
公子黔牟也是急子的同母弟弟,秉性仁厚,在卫国也很有威望,而且他是周天子的女婿,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可以为其争得道义制高点。
其实,大夫们对于惠公死在国外的说法心存疑虑,但是却没有人出面质疑,大家都不齿于他的弑兄之举。就这样在卫惠公与其他诸侯推杯换盏的时候,卫国国君之位易主了!
黔牟即位后首先从舆论上取得攻势,他对外宣布了卫惠公杀死兄长气死父亲的罪行,然后重新为急子和寿发丧安葬,并上报天子。没办法,人家就是有这个便利。黔牟另派人屯兵边境以阻遏卫惠公回国。
急子和寿的遗体被迁回朝歌,莘野的墓地就成了空坟。但是,后世之中,莘野民众悲悯二子行为,仍然每年都为其坟墓添土,二子的墓丘不断增大。后来寿之墓被平毁,无遗迹可寻,但急子之墓一直存在。据当地老人讲,邻近急子墓的李楼村曾名“孝伋洼”,如今的莘县文物管理所还存有一块石碑,就是从急子墓前发掘的,上刻“孝伋墓”三字,但是没有年代标识。
倒霉的卫惠公直叫晦气,这次伐郑又没讨着便宜,只得原路返回,结果在回师的途中得到更倒霉的消息,卫国已经确立新君了。卫惠公叫苦不迭,去管人家的闲事,结果自己的老窝都被端了。他思虑再三不敢回国,只能出奔。好在他有选择,那就是投奔舅舅齐襄公。
齐襄公对外甥的到来十分欢迎,表示一定会助他复国,但是现在不行,他刚向王室求婚,希望王姬下嫁,转头就去讨伐周王的女婿,不合适
但是宣姜还在卫国呢,虽然她被黔牟安置出居别宫,还享受着之前的生活待遇,那是因为卫人担心杀掉她会引发齐国的不满,可是要真有死心眼的人非制她于死地,那也没有办法,听说卫国左公子洩就曾过有这样的提议。为了有一天外甥能够复国,为了保住姐姐不被杀掉,齐襄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主意。
当初卫惠公即位时,急子的另一名同母弟公子顽为之不齿,就离开卫国躲到了齐国,齐襄公的主意就打在这个公子顽的身上,只是这个主意真的令人瞠目结舌—他要安排宣姜与公子顽成婚。齐襄公理由很充分,宣姜本来就是要嫁给急子的,急子虽然死了,可是婚约还在,就由他的兄弟代替他完成婚约吧!
齐襄公派遣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心灰意冷,让人生无可恋!
急子的随从四散逃走,将他们兄弟的事迹传扬了出去,《诗经》中记载了他们,诗名《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两位君子所乘之舟,早已在蓝天白云之下,无际长河之中渐行渐远,送行者却还痴痴地站在河岸上远望,人们不敢言明真相,只是追思乘舟之人,诉说着难舍的牵念,诉说着无尽的担忧!
当两颗头颅摆在卫宣公面前时,卫宣公跌倒在地,他面如土色,半晌不语。之后宫人们只听到国君的连声叹息,“齐姜误我!齐姜误我!”再后来卫宣公一病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使他心惊胆战,他不敢闭眼,因为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急子和寿在身边哭泣。
半月后,卫宣公死了。
公子朔笑了。
作为整个事件的幕后推手,他可真谓心狠手辣,而且他得知同胞哥哥公子寿也被害时不仅没有丝毫惭愧不安,反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他不仅恼恨急子,对于寿也是心怀芥蒂,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这下好了,一箭双雕!
不,是一箭三雕,因为老爹也死了!
公子朔兴高采烈地登上君位,是为卫惠公。
卫惠公即位后就连烧好几把火,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可惜都没能取得理想效果。比如应齐僖公之邀派人参与针对纪国的战争,可惜在那场多国混战中,志在必得的齐僖公遭遇大败,卫军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比如兴高采烈地送郑昭公回国复位,满以为人家会因此感恩戴德,没想这主儿复位后根本不提这茬事儿,因此卫惠公恼羞成怒,遂派人与鲁、宋、陈三国策划攻打郑国,但是又遭遇了大败。
“及朔之生,卫顷不宁。”—《史记》
这几位不甘心失败的诸侯发挥屡败屡战的大无畏折腾精神,决定再度联合讨伐郑国, 而且这次诸侯决定升级规格,都是国君亲自前往,卫惠公也不例外。
可惜他不知道,在他的背后,有两双眼睛紧紧地关注着他的动静,当他动身那一刻,这两双眼睛的主人就凑在了一起,他们就是左公子洩和右公子职,当初左右公子分别辅佐公子寿和急子,两人可以说是各为其主,但当卫惠公阴谋杀害急子和寿之后,两个愤怒的人走到了一起,决定联手除掉卫惠公。
卫惠公在外作战,左右公子趁机将急子和寿的旧班人马召集起来,假称卫惠公伐郑失败,而且死在了异乡他国。
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国君死了,那当务之急就是赶快确立新君。两人联手推出唯一人选—公子黔牟。
公子黔牟也是急子的同母弟弟,秉性仁厚,在卫国也很有威望,而且他是周天子的女婿,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可以为其争得道义制高点。
其实,大夫们对于惠公死在国外的说法心存疑虑,但是却没有人出面质疑,大家都不齿于他的弑兄之举。就这样在卫惠公与其他诸侯推杯换盏的时候,卫国国君之位易主了!
黔牟即位后首先从舆论上取得攻势,他对外宣布了卫惠公杀死兄长气死父亲的罪行,然后重新为急子和寿发丧安葬,并上报天子。没办法,人家就是有这个便利。黔牟另派人屯兵边境以阻遏卫惠公回国。
急子和寿的遗体被迁回朝歌,莘野的墓地就成了空坟。但是,后世之中,莘野民众悲悯二子行为,仍然每年都为其坟墓添土,二子的墓丘不断增大。后来寿之墓被平毁,无遗迹可寻,但急子之墓一直存在。据当地老人讲,邻近急子墓的李楼村曾名“孝伋洼”,如今的莘县文物管理所还存有一块石碑,就是从急子墓前发掘的,上刻“孝伋墓”三字,但是没有年代标识。
倒霉的卫惠公直叫晦气,这次伐郑又没讨着便宜,只得原路返回,结果在回师的途中得到更倒霉的消息,卫国已经确立新君了。卫惠公叫苦不迭,去管人家的闲事,结果自己的老窝都被端了。他思虑再三不敢回国,只能出奔。好在他有选择,那就是投奔舅舅齐襄公。
齐襄公对外甥的到来十分欢迎,表示一定会助他复国,但是现在不行,他刚向王室求婚,希望王姬下嫁,转头就去讨伐周王的女婿,不合适
但是宣姜还在卫国呢,虽然她被黔牟安置出居别宫,还享受着之前的生活待遇,那是因为卫人担心杀掉她会引发齐国的不满,可是要真有死心眼的人非制她于死地,那也没有办法,听说卫国左公子洩就曾过有这样的提议。为了有一天外甥能够复国,为了保住姐姐不被杀掉,齐襄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主意。
当初卫惠公即位时,急子的另一名同母弟公子顽为之不齿,就离开卫国躲到了齐国,齐襄公的主意就打在这个公子顽的身上,只是这个主意真的令人瞠目结舌—他要安排宣姜与公子顽成婚。齐襄公理由很充分,宣姜本来就是要嫁给急子的,急子虽然死了,可是婚约还在,就由他的兄弟代替他完成婚约吧!
齐襄公派遣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