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倩女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六章:氓秋.离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ps:请假两天,今日发9300字大章,算把前两天请假的量补上了,请诸位慢用)

  听得曹氏这声惊异之叹,庒琂和子素被震慑到了。

  此刻,庒琂内急之释烟消云散,欲拉子素离去。

  又听闻曹氏道:“到里头去说吧,这地方臭气熏天,还下雨呢。”

  子素听闻,“呸”的一声。庒琂依旧要拉走她的意思,子素按住庒琂,想继续听。接着,听到一个捏着声音的男子道:“太太,谁人不是人?谁人不出恭?但凡是个活人就得有大恭小恭。说句不怕您笑话的话,我这进来啊,憋了老久了,寻来解决不是?巧你又来了。这会子让我先解决了,稍后与您说。”

  庒琂怕被发现,着手拉子素缩去旁角隐秘处。才刚闪到角落,忽见一青袍子男子从曹氏说话那地方出来,一溜的便进了茅房。

  因见子素还打着伞,庒琂示意她将伞收了,她怕天上的雨水打下发出响声,会让曹氏等发觉。子素也知道其中的道理,收下伞。

  随即,曹氏和贵圆从后头走到茅房前头,显得十分着急。

  曹氏对贵圆道:“你瞧瞧外头有人没有?把着点儿,不许让人进来。”

  贵圆听命,赶紧跑出去瞧,因见老太太等人说启程回府,诸人拿伞陆续散出去呢。贵圆又匆匆回来,给曹氏道:“太太,没人来了。各屋里该收拾了呢!”

  曹氏“嗯”应道:“那好吧!”又对茅房里的人催促道:“公公,好了没?”

  原来才刚进茅厕的人是宫里出来的小太监。庄府家大业大,北府主管家里一切事务,自然包括商业经济。所谓经济,即四通八达的商务合作,能进出来钱,又即天罗地网的人脉关系。庄府的商务和人脉,多半寄在三位老爷的名儿上,因几位老爷在朝为官有些薄面,还有更多的是因老太太。要知道,老太太跟宫里头那位皇太后可不是一般关系呢!年老一些人都知道,年轻一些的或许不知,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渐渐的传出去,也就广识人知,外头那些人虽不提口论说什么,有求于庄府的人,心知肚明,都巴心的来讨好,然而讨好老爷们自然不允许的,讨好老太太,难得见到她老人家,其他主子太太们,闺秀一般的人物,也不容易见到,唯一能见的就是曹氏和庄瑚了。所以啊,这庄府的人脉把控,不是曹氏便是庄瑚。

  因有商务进出宫廷,曹氏自然认识一拨老公。所谓老公,即是太监了。

  这名太监叫小银子,是内务庭府会稽司底下的人。旧时,内务庭府只管给皇家出银子收银子的事儿,多是宫人们主持。历近今朝,国家业绩,每况日下,总见有些短处,不如先皇祖宗们如此辉煌夺目,皇庭的主子们费尽心思要重整,先管的便是会稽司,旧时督办的总管统统换血换人,不再由宫人太监侍女们担任。话说,百年之虫死而不僵,那些老先辈太监们离去了,可有些隐形权利仍在,荫及后来的人,多少传承出些好路子,后头那些会稽宫人当不上头儿,也能落个好位置,寻得空便捞些好处。这里头说的就是,都是太监,便是一家子,不照顾家人,天打雷劈呀!是这道理。曹氏和庄禄交际宫廷,首当其冲,正道与会稽司正头儿们交际,歪道儿,也要跟那些个捞好处的亲近亲近,所谓商业路径,“黑白”通吃,方能成大。浸淫经商之路多年的北府夫妇,怎不知其道理。就连后来居上帮衬的庄瑚也晓得其中厉害的。

  可是,庄府合作皇庭,应是庄府人去拜会,小太监为何独独寻来城南老宅?还挑这么个日子?

  这是有话可循说的。当日庒琂卓府一家被抄,适逢庄府给老太太过寿辰,外头叫花子来讨喜,庄府人舍了的。这叫“遇节遇喜”沾点气儿。庄府人有散银子的规矩,每逢这等时候,都要散。宫里这些勾结太监们都知道的,是他们寻来的理由之一。

  而最重要的理由,乃是二老爷庄禄在外置了一块田地,就在京郊临近,说是皇家的地产。据曹氏听闻,二老爷这番举动,是打皇家的名儿过个户头,想做倒手卖买,转手向高价抛出。曹氏质问庄禄这件事的真实性,庄禄就以大老爷平北境之乱那会儿花银子的由头回了她,说:“我们府里看着光辉鲜艳,日日绫罗绸缎金晃晃的一片,鸡鸭鱼肉顿顿不慌不断。那是不管家的人看见的,管家的,你岂有不知道的?早是耐看的嫩绿竹子,空心儿了。我不筹谋着些,如何应往下的时节,过个端午端阳,府里几宗事处处要置整,府里不大办不操心也说得过去,无妨!那总得想端阳进贡吧?这哪来的银子?过端阳又是中秋,中秋没过个尾影呢,赶着又得过年那一拨了。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不知得花多少银子去。皇家的地儿皇家的银子,我们也不是白要他的,总归回还给他们便是。”再后一日,曹氏听说,庄禄不止想购置一处地产,还有许多处。那时,正值篱竹园娜扎姨娘闹的凶的时候,又逢娜扎姨娘生产,前前后后不知闹出多少撕心裂肺的事来,府里的大人们知晓,老太太和一些小的不太知道。因购置房产的事儿,曹氏私心认为,二老爷别有用心,要分割庄府了,要私家立院,给篱竹园的安排天下了。

  巧是宫里那些人来,庄禄外办去了没人接,曹氏接待,就给打听出一二来,可不就是二老爷置办许多房产呀!那宫里的太监来找二老爷,便是分赃好处的。曹氏只推说不知道,等二老爷回来再说。太监那日十分不畅快走了。过没几日,又派个太监来,叫小银子的。

  小银子见到二老爷了,二老爷只管说如今银子放出去了,得等年末时候才回得,请他们再等等。小银子奉他师父的命来讨,自然死皮赖脸,撕命的混闹,二老爷也不管这些,因见闹得凶狠,二老爷便把曹氏拉出来作挡。他相信曹氏那张嘴巴可以帮他办得妥帖。

  曹氏出来见小银子,如实说庄府如今的状况,又把大老爷在北境平乱,向朝廷贡献银子的事也说了。小银子见曹氏有理有据,条条是道,也没说什么,最后,曹氏私下拿不少好处给他,这才打发了。

  到了七月十五这一日,小银子经不住他师父的说,再又跑来讨银子。说庄府遇喜遇节,得散财积寿。他们不顾身份,倒把自己当叫花子。

  原本说只去庄府讨,这一日庄府一众人外行朝拜祖宗,去了城南老宅子,外头人也是知道他们的习俗,小银子也知道。他想等晚些时候到府里讨也行,由于说天黑宫门放钥,出入不便,便直呼呼来到城南老宅了。谁知,到了这里,主子们忙得紧,好不容易寻见管家,管家还没等他撂明身份,又忙去了,他见人多纷乱,偷偷往里头走,寻了好一会子,没见着二老爷,倒见到曹氏了。曹氏认得小银子,那会子,心慌得跟什么似的的,悄悄让贵圆跟去。后头,贵圆来汇报,驱赶婆子,遇见子素来寻红糖蜜茶。此是经过。

  曹氏授命贵圆去安抚小银子,先让他找个屋里静等。曹氏想等快散的时候,抽空去应一下。谁知,快散时,老太太又说不走,一家子在等雨停。曹氏担心小银子狗急跳墙,跑出来大放话语,届时让为官的老爷们没面,还吓到老太太。就悄悄去找小银子了。

  到了安顿小银子那屋,里里外外寻一圈没见,一问忙事的仆子,说原先有个人在这儿的,什么事儿也不做,不知干什么的,问他,他不回,问急了,他说要上茅房。就这样,曹氏跟贵圆寻去茅房。果然,在茅房不远处见到他,鬼鬼祟祟的,大约想寻二老爷。

  小银子心地邪恶,知庄府的人诚心刁难自己,便将计就计,见曹氏来寻,他借着说要上茅房。曹氏看出他有几分生气,便跟着去,还叫贵圆给他撑伞。到了茅房那边,小银子却不进去。曹氏叹了一回,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自己多么不容易,操持今日的排场事务,说如何怠慢了小银子等等歉意的话。总之,曹氏是无心之过,请求小银子原谅。

  小银子回一句说:“太太也是怕我去说些什么。这个啊,太太不必担心,我是有口德的人。”一面说,一面往茅房后边走,行至稍微隐蔽一点角落才停下。

  小银子又说:“我并非占着茅坑不拉屎。太太,原先那些话那些事儿我说了,你也明白。逢年过节讨喜也不说了,这个节也不好讨要什么,终究是给死人过的不是?但死人过的也是节,你们老庄府是有善心大行的人,我见你们放了好些银子出去。你们不可行大善,不顾小善吧?”

  曹氏惊叹这太监了,说话滴水不漏,严丝合缝,又能这般讥讽人。占茅坑不拉屎,听着是在茅坑边上,合理的说话呢,往里想,不就是讽刺庄府占了大便宜不给他后路么?逢年过节一说,更是打脸庄府,也是直白白的讨要银子。

  曹氏堆笑安抚道:“公公们的心我是知道的。这么些银子,公公们也不消记挂,打个牙祭还不够的,你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