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氓秋.离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次次来我们这儿,我当是公公们看在我们老太太,三位老爷的面儿,若说都不看他们的面儿,也看我们大姑子的姑娘媛妃的面儿。公公啊,不是我不给银子,说到银子,多伤和气。说雨露聚财,要有大家有,少不得你的,你看,下那么大的雨呢!”
小银子道:“自然的。这面子谁不想要呢?可有时候啊,面子有了,别把里子给丢了。二太太,就上回您打发我那份交情,我敬您是一人物儿。老实跟您说吧,瞧不瞧谁的面子,可不是我说了算,我们上头也不许我们胡乱说话,可我有一句想跟您说,我们巴结三位老爷,是不必要的,说我们巴结老太太,八竿子打不着,算起来也是一家,巴结她老人家我们不如巴结皇太后去,近水楼台先得月,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您才刚说里头的娘娘,嘿嘿!”
小银子说到这儿,顿住话语,露出几分狡黠的笑意。
曹氏和贵圆相互对视一眼,觉得小银子故意按住话语,故弄玄虚。
小银子笑了笑之后,看曹氏无话,便收住笑脸,道:“难不成,你们庄府还要打着媛妃的名号来施舍?我看不必要的吧?”
曹氏连连道:“哎呦,公公啊,我不是那个意思。你说,我们往这儿非议娘娘,不合适。”示意这是茅房啊!是对主上不敬呢!
小银子道:“是不合适的。如今,娘娘不也做这样的事儿?说近了怕您不明白,说明白了怕遭天谴,也白白吓了您。您知先皇祖康帝时的容妃么?”
曹氏摇头。她确实不知,多少年的老历史了,她一个妇道人家,怎会知道,况且,也不太识得诗书文墨。
小银子悲叹道:“当年,容妃娘娘被康帝老爷子放去刷……”指了指茅房。
曹氏眉头一皱:“公公,你这什么意思?我们说我们大姑子的娘娘,你说先皇帝的容妃,八竿子打不着啊!”
小银子“啧啧啧”几声,接着重重哼了一句:“二太太,难道你们庄府个个都是大智若愚?心境未必太硬了。口口声声说是你们大姑子的娘娘。要是主上迁罪,九族的也连有你们一脉。”
曹氏震惊道:“哟!公公,你这说的什么?我怎一句听不懂呢?”
小银子笑道:“不是我恐吓您,要用媛妃娘娘来压我们,不中用。你们娘娘跟容妃的事,差不几两。您寻思寻思。”
曹氏听后,细心琢磨,到底愚钝,未尽得解。
贵圆机灵,迅速想到了什么,道:“公公,您不肯说,自然是有教条规矩的,自然是你们行事的大道理。才刚说容妃哪个什么,是不是说我们媛妃娘娘跟先朝容妃一样了?”
小银子很是满意,歪着脑袋眼神看曹氏,又露出春风般的笑。
曹氏看小银子那笑意神情,两腿猛然惊软,道:“公公,东西可好吃,银子可好拿,别的话不能这般好说呀!”
小银子道:“二太太,我说什么了?我什么也没说呀!”
曹氏想了想,心里忽然装满了什么事儿一样,不吐不快了,又道:“公公,论理儿,我这般招待你是我不是,还叫你在这儿说话。你怪我,我无怨言。求你啊,别把我们娘娘牵扯进来。话说,我们老太太也是不愿意听见的。这个我求你了。”
小银子道:“二太太,我什么都没说,也不屑说的。娘娘的事儿我说不得,不该我说的。可既然说你们大姑子,不就是卓府了?”
曹氏笑了,道:“是了,想必公公是知道的。”
小银子缓缓地把脖子伸过去,低声道:“二太太,大智如愚固然是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撇得一身轻,又有什么好。就好比这笔买卖,横竖有进有出,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当是听不见,看不到,一毛不拔,没道理啊不是?再说了,去年端阳节前,你们这门亲家就抄了,不必诓蒙我。”
曹氏听毕,久久愣住,缓神不得。
贵圆道:“公公,您说我们卓府姑老爷被……”
贵圆捂住嘴巴,不忍说完。
小银子道:“我啊,也不是要拿这些话刮人脸面。左不过为顶头做事,好歹是你们相互合作。虽然今时不同往日,我们顶头的人没大势力,终究有来有往,我们细水长流不是?二太太,再一回一回的来,细水就流干了!”
曹氏回想了下去年老太太生辰的事儿,卓府一家确实没来,说是进京了,也没来拜见,事后,她们还埋怨大姑子庄惠呢!这小太监这般说,是有些出入,像是发生什么事了。可老太太和老爷们后头解说,姑老爷一家回南了,临时奉的钦命,走得十分急时。再问姑老爷一家的事儿,老爷就训斥。有一日,曹氏出去办事,悄悄的往卓府走,到那卓府,已改了别名。后头想想,大约如老爷们和老太太所说,到底,是老姑子忒不孝了,老太太过大寿,不来就罢了,即便有事临走,也该礼到话到啊!这便有了几个妯娌相聚西府,曹氏怨言的出处。
如今,听小银子说的,仿佛真的一样。
小银子见曹氏惊慌思考,催促一道:“二太太,您觉得我说的话如何?要不,我也给你们府里叨叨去?”
催了几回,又有贵圆示意,曹氏惊醒了,也不敢张扬声色,只低低地问:“公公,这去年的事儿,怎没见传呀?”
小银子不乐意了,道:“二太太,您别把重点不当事儿啊,这题岔得远了。咱们说说咱们的事儿。”
曹氏道:“公公,银子的事儿,我蹈卖嫁妆也给补上。如今,我多嘴问一句,我们卓府姑老爷,怎没就……没见传说呢?”
小银子道:“二太太,不见传说是好事儿,真传说了,你们庄府今日还能在这儿?怕来上香放炮的是别人咯!我的太太啊,你们偷偷享福吧!这大智如愚,这会子怎撂直白了呢!”
曹氏浑身一颤,觉得眼睛混混惑惑,脑仁一阵疼,摇摇晃晃叹出一句:“了不得呀!”
几人说到这儿,又顿一会子。那时,庒琂和子素来上茅厕,这前后一些话语,二人听得一些,不是十分明白。子素恨曹氏,觉得她们在密谋什么坏事,自然想听听,好抓个把柄,以后报复她。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曹氏是被惊吓到了。于是,为了缓住小银子,曹氏礼貌地求请他去屋里说话,可小银子这番言语后,似乎抓到曹氏的痛楚,越发肆无忌惮,开口说想上茅房,大约要曹氏在门口等着。
曹氏还想打听卓府姑老爷的事儿,当然要等着。
这会儿,等了许久不见小银子出来,又问:“公公,舒坦了没?”
小银子在茅房里道:“哎哟,您说我造什么孽呀,我来你们这儿一口茶没喝,一块儿点心瓜子儿也没吃,就拉肚子了。真真跟你们这地方犯冲呀!”
话是人话,理儿却不是人的道理。小银子这话骂庄府呢!骂曹氏没把他放在眼里,怠慢他了!
曹氏哀求道:“公公,你消消气,舒坦了请出来,我回去浸一盆金瓜子给你敲茶盖子。”
只听小银子一身舒适之叹,约是上完了。可左等右等,不见出。
曹氏耐不住等,问道:“公公,当是我错了。过一会子,我们就打道回府了。晚些时候,还要进祠堂拜祖呢!你要是放心,我回去给你取瓜子去!不过,我这人就心事重,搁不住半点儿东西,才刚说我们卓府姑老爷,你说被抄了,如今,他们一家子去哪儿了?”
小银子在里头回道:“二太太,你何须刨根问底呢!真要问,朝里不是有你们三位老爷?他们知道的比我们清楚多了。”
曹氏想想也是,可老爷们都说卓府一家回南边了。难道,这些说话都是为了欺骗老太太?不想让老太太伤心?
小银子说着呢,也出来了,贵圆急忙撑伞上去。
曹氏心烦意乱的,才刚贵圆去外头看,说外面的人准备着上车轿回府呢!此刻,想再留下打听,怕不合适了,若不留下,也得把小银子打发走才得,若不然,真闹出去,怎好收场?前头说置房产欠账不给,后头说姑老爷家,不得把老太太气死呀!
遂而,曹氏摸了摸身上,拿出一块小腰牌,递给小银子,道:“银公公,我这块兑银牌子,随便去我们府上的庄铺子,你往略大点儿的铺子瞧,若不十分紧缺,也能拿到一千两银子。这牌子,只能急用一回,我留好多年了,没用呢,先给你。你拿去要,算是我孝敬你吃茶的,等我回去办这几日的礼儿,我再捎金瓜子儿送你。当是我赔罪了,怠慢你了。”
小银子看了看那牌子,金晃晃的,道:“哟!一千两银子,可不比这块金牌子。”
曹氏道:“公公,这是木头做的,外头上一层金腊,不掉色而已。真是金银铜铁,太重了,怎好日日拿着。本来,留有这块,是放置急需。如今,合该用上,你别推辞。”
说罢,硬塞给小银子。
小银子拿了之后,道:“那我姑且帮太太收着。话说,历年中秋你们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次次来我们这儿,我当是公公们看在我们老太太,三位老爷的面儿,若说都不看他们的面儿,也看我们大姑子的姑娘媛妃的面儿。公公啊,不是我不给银子,说到银子,多伤和气。说雨露聚财,要有大家有,少不得你的,你看,下那么大的雨呢!”
小银子道:“自然的。这面子谁不想要呢?可有时候啊,面子有了,别把里子给丢了。二太太,就上回您打发我那份交情,我敬您是一人物儿。老实跟您说吧,瞧不瞧谁的面子,可不是我说了算,我们上头也不许我们胡乱说话,可我有一句想跟您说,我们巴结三位老爷,是不必要的,说我们巴结老太太,八竿子打不着,算起来也是一家,巴结她老人家我们不如巴结皇太后去,近水楼台先得月,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您才刚说里头的娘娘,嘿嘿!”
小银子说到这儿,顿住话语,露出几分狡黠的笑意。
曹氏和贵圆相互对视一眼,觉得小银子故意按住话语,故弄玄虚。
小银子笑了笑之后,看曹氏无话,便收住笑脸,道:“难不成,你们庄府还要打着媛妃的名号来施舍?我看不必要的吧?”
曹氏连连道:“哎呦,公公啊,我不是那个意思。你说,我们往这儿非议娘娘,不合适。”示意这是茅房啊!是对主上不敬呢!
小银子道:“是不合适的。如今,娘娘不也做这样的事儿?说近了怕您不明白,说明白了怕遭天谴,也白白吓了您。您知先皇祖康帝时的容妃么?”
曹氏摇头。她确实不知,多少年的老历史了,她一个妇道人家,怎会知道,况且,也不太识得诗书文墨。
小银子悲叹道:“当年,容妃娘娘被康帝老爷子放去刷……”指了指茅房。
曹氏眉头一皱:“公公,你这什么意思?我们说我们大姑子的娘娘,你说先皇帝的容妃,八竿子打不着啊!”
小银子“啧啧啧”几声,接着重重哼了一句:“二太太,难道你们庄府个个都是大智若愚?心境未必太硬了。口口声声说是你们大姑子的娘娘。要是主上迁罪,九族的也连有你们一脉。”
曹氏震惊道:“哟!公公,你这说的什么?我怎一句听不懂呢?”
小银子笑道:“不是我恐吓您,要用媛妃娘娘来压我们,不中用。你们娘娘跟容妃的事,差不几两。您寻思寻思。”
曹氏听后,细心琢磨,到底愚钝,未尽得解。
贵圆机灵,迅速想到了什么,道:“公公,您不肯说,自然是有教条规矩的,自然是你们行事的大道理。才刚说容妃哪个什么,是不是说我们媛妃娘娘跟先朝容妃一样了?”
小银子很是满意,歪着脑袋眼神看曹氏,又露出春风般的笑。
曹氏看小银子那笑意神情,两腿猛然惊软,道:“公公,东西可好吃,银子可好拿,别的话不能这般好说呀!”
小银子道:“二太太,我说什么了?我什么也没说呀!”
曹氏想了想,心里忽然装满了什么事儿一样,不吐不快了,又道:“公公,论理儿,我这般招待你是我不是,还叫你在这儿说话。你怪我,我无怨言。求你啊,别把我们娘娘牵扯进来。话说,我们老太太也是不愿意听见的。这个我求你了。”
小银子道:“二太太,我什么都没说,也不屑说的。娘娘的事儿我说不得,不该我说的。可既然说你们大姑子,不就是卓府了?”
曹氏笑了,道:“是了,想必公公是知道的。”
小银子缓缓地把脖子伸过去,低声道:“二太太,大智如愚固然是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撇得一身轻,又有什么好。就好比这笔买卖,横竖有进有出,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当是听不见,看不到,一毛不拔,没道理啊不是?再说了,去年端阳节前,你们这门亲家就抄了,不必诓蒙我。”
曹氏听毕,久久愣住,缓神不得。
贵圆道:“公公,您说我们卓府姑老爷被……”
贵圆捂住嘴巴,不忍说完。
小银子道:“我啊,也不是要拿这些话刮人脸面。左不过为顶头做事,好歹是你们相互合作。虽然今时不同往日,我们顶头的人没大势力,终究有来有往,我们细水长流不是?二太太,再一回一回的来,细水就流干了!”
曹氏回想了下去年老太太生辰的事儿,卓府一家确实没来,说是进京了,也没来拜见,事后,她们还埋怨大姑子庄惠呢!这小太监这般说,是有些出入,像是发生什么事了。可老太太和老爷们后头解说,姑老爷一家回南了,临时奉的钦命,走得十分急时。再问姑老爷一家的事儿,老爷就训斥。有一日,曹氏出去办事,悄悄的往卓府走,到那卓府,已改了别名。后头想想,大约如老爷们和老太太所说,到底,是老姑子忒不孝了,老太太过大寿,不来就罢了,即便有事临走,也该礼到话到啊!这便有了几个妯娌相聚西府,曹氏怨言的出处。
如今,听小银子说的,仿佛真的一样。
小银子见曹氏惊慌思考,催促一道:“二太太,您觉得我说的话如何?要不,我也给你们府里叨叨去?”
催了几回,又有贵圆示意,曹氏惊醒了,也不敢张扬声色,只低低地问:“公公,这去年的事儿,怎没见传呀?”
小银子不乐意了,道:“二太太,您别把重点不当事儿啊,这题岔得远了。咱们说说咱们的事儿。”
曹氏道:“公公,银子的事儿,我蹈卖嫁妆也给补上。如今,我多嘴问一句,我们卓府姑老爷,怎没就……没见传说呢?”
小银子道:“二太太,不见传说是好事儿,真传说了,你们庄府今日还能在这儿?怕来上香放炮的是别人咯!我的太太啊,你们偷偷享福吧!这大智如愚,这会子怎撂直白了呢!”
曹氏浑身一颤,觉得眼睛混混惑惑,脑仁一阵疼,摇摇晃晃叹出一句:“了不得呀!”
几人说到这儿,又顿一会子。那时,庒琂和子素来上茅厕,这前后一些话语,二人听得一些,不是十分明白。子素恨曹氏,觉得她们在密谋什么坏事,自然想听听,好抓个把柄,以后报复她。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曹氏是被惊吓到了。于是,为了缓住小银子,曹氏礼貌地求请他去屋里说话,可小银子这番言语后,似乎抓到曹氏的痛楚,越发肆无忌惮,开口说想上茅房,大约要曹氏在门口等着。
曹氏还想打听卓府姑老爷的事儿,当然要等着。
这会儿,等了许久不见小银子出来,又问:“公公,舒坦了没?”
小银子在茅房里道:“哎哟,您说我造什么孽呀,我来你们这儿一口茶没喝,一块儿点心瓜子儿也没吃,就拉肚子了。真真跟你们这地方犯冲呀!”
话是人话,理儿却不是人的道理。小银子这话骂庄府呢!骂曹氏没把他放在眼里,怠慢他了!
曹氏哀求道:“公公,你消消气,舒坦了请出来,我回去浸一盆金瓜子给你敲茶盖子。”
只听小银子一身舒适之叹,约是上完了。可左等右等,不见出。
曹氏耐不住等,问道:“公公,当是我错了。过一会子,我们就打道回府了。晚些时候,还要进祠堂拜祖呢!你要是放心,我回去给你取瓜子去!不过,我这人就心事重,搁不住半点儿东西,才刚说我们卓府姑老爷,你说被抄了,如今,他们一家子去哪儿了?”
小银子在里头回道:“二太太,你何须刨根问底呢!真要问,朝里不是有你们三位老爷?他们知道的比我们清楚多了。”
曹氏想想也是,可老爷们都说卓府一家回南边了。难道,这些说话都是为了欺骗老太太?不想让老太太伤心?
小银子说着呢,也出来了,贵圆急忙撑伞上去。
曹氏心烦意乱的,才刚贵圆去外头看,说外面的人准备着上车轿回府呢!此刻,想再留下打听,怕不合适了,若不留下,也得把小银子打发走才得,若不然,真闹出去,怎好收场?前头说置房产欠账不给,后头说姑老爷家,不得把老太太气死呀!
遂而,曹氏摸了摸身上,拿出一块小腰牌,递给小银子,道:“银公公,我这块兑银牌子,随便去我们府上的庄铺子,你往略大点儿的铺子瞧,若不十分紧缺,也能拿到一千两银子。这牌子,只能急用一回,我留好多年了,没用呢,先给你。你拿去要,算是我孝敬你吃茶的,等我回去办这几日的礼儿,我再捎金瓜子儿送你。当是我赔罪了,怠慢你了。”
小银子看了看那牌子,金晃晃的,道:“哟!一千两银子,可不比这块金牌子。”
曹氏道:“公公,这是木头做的,外头上一层金腊,不掉色而已。真是金银铜铁,太重了,怎好日日拿着。本来,留有这块,是放置急需。如今,合该用上,你别推辞。”
说罢,硬塞给小银子。
小银子拿了之后,道:“那我姑且帮太太收着。话说,历年中秋你们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