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复下山之教导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子使百姓得到好处却不破费,使百姓劳作却无怨言,有正当的欲望却不贪求,泰然自处却不骄傲,庄严有威仪而不凶猛。”
子张再问:“怎样是使百姓得到好处却不破费呢?”
孔子回答:“顺着百姓想要得到的利益就让他们能得到,这不就是使百姓得到好处却不破费吗?选择百姓可以劳作的时间去让他们劳作,谁又会有怨言呢?想要仁德而又得到了仁德,还贪求什么呢?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怠慢,这不就是泰然自处却不骄傲吗?
君子衣冠整洁,目不斜视,态度庄重,庄严的威仪让人望而生敬畏之情,这不就是庄严有威仪而不凶猛吗?”
子张继续问:“什么是四种恶政?”
孔子说:“不进行教化就杀戮叫作虐,不加申诫便强求别人做出成绩叫作暴,起先懈怠而又突然限期完成叫作贼,好比给人财物,出手吝啬叫作小家子气的官吏。”这就是所谓的五美四政!
先说五美。
第一,惠而不费。执政者和百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是此消彼长,不是说百姓得了什么好处,执政者就一定要损失些什么。
不管是在百姓的民生上还是在朝堂的政治上,只要做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双赢的局面绝对是可以达到的,具体的做法是因势利导。没有人不想走上富裕的道路,只要在能得利的地方,放手允许老百姓得利,老百姓就能得利。
举个例子,一个小山村盛产瓜果,但交通闭塞,新鲜的瓜果运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不能用朝廷衙门为他们结决,村民们自筹资金也会修出一条路来,朝堂上的执政者所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不能阻拦,还要适当给予帮助即可。
第二,劳而不怨。人性中都有利己性,被人指使者去干着干那难免有怨言。但是,如果执政者指使百姓去做事,能给百姓带来切身利益,民众何乐而不为!
这就比如年年都有兴修水道,因为这个关乎民生,而且还可以减少洪涝灾害,而且还能挣点工钱补贴家用,纵使没有钱,百姓们也不会有怨言。
第三,欲而不贪。孔子承认了欲望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要求欲望要有度,到了贪得无厌的地步就无药可救了。要做到欲而不贪,只有靠加强个人修养。
孔老夫子所说的“欲仁而得仁”,就是倡导君子们用求仁之心克制那些乱七八糟的欲望。第四,泰而不骄。就是对待任何人都要满怀敬意,不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既不趋炎附势,也不盛气凌人。
第五,威而不猛。执政者一定要立威,否则管理臣属、发号施令时就没有影响力。要想真正立威,首先要赢得他人尊重。自己行为端正,“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威仪自然就有了。
当然,若是想要治理地方,仅有五美是不够的,还要摒弃四种恶政。
第一,不教而杀。任何一个朝廷的法律体系都建立在人们的是非观念上。是非观念的形成,依赖于教育,也就是你们现在正在接受的这些东西就是教育。
如果民众还没有被告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也不应该受到惩罚。不教而杀就违背了这个原则,民众不知行为犯错,莫名其妙地被杀,这种恶政叫作虐,所以每每你们都去劫掠地方,但是朝廷都只是诛杀首恶,就是因为你绝大多数的确是被蒙蔽的。
第二,不戒视成。事情的成功有赖于事先的周密计划与妥善安排,如果事先什么都不讲,事后却要求出成绩,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合理的,孔老夫子称其为暴。
第三,慢令致期。这一恶明显有点作弄人的意味,朝廷衙门亦或是尔等的王,若是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时,并没有强调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话,某天又突然宣布这件工作要求限期完成,而且期限已到。孔子将这种行为称为贼。
第四,与人,出纳之吝。这句话意思就是既然你答应给人某件东西,到给的时候却又舍不得。很多官员和领袖乃至执政之人都有这个毛病,下属立了功,自然要奖赏,东西许下一箩筐,临了却舍不得给,这是一种目光短浅、贪私吝啬的表现。这种人终将画地自限,飞不高也走不远。
这就是四大恶政,而这四大恶政若是同时出现,那么这个势力恐怕覆灭就不久远了,你们既然现在知道了这些,明白了这些道理,那么你们就一定要好生的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
韩龙看着慢慢已经安静下来的学堂,然后轻笑着对着他们说道,“尔等可还有什么问题么?”
听着韩龙的问题,很多人都是有着跃跃欲试的意思,但是却没有再多说什么,似乎是不好意思一样,毕竟他们这才是第一天跟着韩龙听他讲学。
韩龙看他们都不吭声,便轻笑了一声,然后直接自己朝着他们问道。
“既然你们不说话,那么某家就问你们一个和你们切实相关的事情,若是有这么一个地方,一个千乘之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连年灾荒,你们应当如何治理他?”
韩龙问完了之后,一群人都闭口不言,不是他们不好意思,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
“若是这个不好回答,那就下一个!”韩龙看他们不吭声,便继续往下说道,“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你们又应当如何去治理它们呢?”
听到韩龙这么说,众多听他讲学的孩子们突然就笑了起来,其中一个年纪颇大一些的夷人孩子轻笑着说道。
“先生说笑呢,哪里有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便是咱们的这种小部落都不只这些地方啊!”
“哈哈哈哈....”一群人笑的非常开心,殊不知外面的族老听到了这句话之后,只感觉自己的心很难受。
曾经岚山部落在这个越嶲郡那也是首屈一指的大部落,只可惜现在就这么的落寞下去了,也不知道此生他还有没有机会再次见到自己的岚山部落崛起的机会。
韩龙等着他们笑完了,然后才轻声继续说道。
“你们又怎么知道没有方圆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呢?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一个国家之所以被称之为一个国家, 不是因为他的国家有多少土地,有多少百姓,而是他们的心是否在一起,他们的百姓是否有礼仪!
这是今日某家要告诉你们的一段新的《论语》,你们且挺好了,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篇,原文是这样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大概的意思,这是一段关于孔老夫子和他的记名弟子之间的对话,其中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
意思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同孔子坐着。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龄都大,你们不要因为我在这里就不敢尽情说话。你们平时总爱说没有人了解自己的才能。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怎么办呢?”
子路轻率而急切地回答说:“如果有一个千乘之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连年灾荒,我去治理它,只要三年,就可以使那里人人有勇气、个个懂道义。”孔子听后微微一笑。
孔老夫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而冉求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方面,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施行想办法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的意思是:“不敢说我有能力,只是愿意学习罢了。宗庙祭祀或者同外国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傧相。”
孔子接着问:“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听到了孔老夫子的话,然后弹瑟的节奏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
曾点给他的回答是:“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妨碍呢?也不过是各人谈谈志愿罢了。”
曾皙说:“暮春三月的时候,春天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还有六七个儿童一起,在沂水岸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纳凉,唱着歌儿走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赏你的主张。”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来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他们三位同学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各人谈谈自己的志愿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该注意礼仪,他的话一点也不谦逊,所以笑他。”
曾皙又问:“难道冉求所讲的不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事吗?”
孔子说:“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算不上一个国家呢?”
曾皙再问:“公西赤讲的就不是国家吗?”
孔子说:“有宗庙、有国家之间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公西华只能做小傧相,谁能做大傧相呢?”
这应该是论语之中最经典的问答之一了,也说出了当初孔圣人的理念和某些情感。
这里面孔子也说出了你们刚刚的问题,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算不上一个国家呢?
同时一个地方对外有宗庙、有国家之间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
韩龙的话让这群人再次陷入了沉思,韩龙是一个很善于用语言布置陷阱的人,刚刚他说的那些话已经布置了一个极大的陷阱,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让他们往自己的身上带过去。
此时也是如此,他们都是一个个的部落,他们叟人也是一个不弱的势力,既然也算是一个国家或者说是一个势力,这又应该如何治理,这群人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们能不能沉思出来应该如何治理尚不可知,但是他们却是能够知道,若是继续这般的话,高定和雍闿肯定是治理不好。
这就是韩龙想要让他们知道的事情。
韩龙这每一次的解释,都会伴随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再让这群夷人孩子陷入思考之中,他们羡慕着汉人的东西,所以也对于这种汉人的传承很是看重,不过这后果似乎....呵呵。
至于学堂外面一直在那里聆听的两个人,此时看着学堂里面的沉默,两个人的神情也都是各自不一样了起来。
韩幸不得不佩服这个“口蜜腹剑”之人,当初王越告诉他,虽然韩龙现在已经基本上算是废了,若是单凭本事恐怕挡不住韩幸的攻击,但是韩龙此时却是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他成功的将管宁和王越两个人交给他的本事融会贯通了,这是一种让人不由心寒的本事。
“口蜜腹剑”或许就是对他最好的解释,满口的仁义道德,为了他人所想,恨不得掏心掏肺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这群人,结果每一句话都是对他们好,但是最后到了他们心里的却是一句句的挑拨离间。
这种无声无息让人对自己现在的状况产生反思的本事是恐怖的。
不管什么事情,这个人就怕自己琢磨,因为一旦自己开始琢磨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对不对的时候,那就已经说明他觉得自己做的是不对的了。
当出现这种情况之下,恐怕剩下的事情就是他们的统领所不想见到的了。
若是让高定元和雍闿两个人知道了这件事,恐怕他们一定会不顾一切的将韩龙杀了的。
只不过韩幸实在是有些想不通,明明这里的人都是禁止学习汉人的学识的,可是韩龙不单单讲了,而且还讲的这么透彻不说,竟然所有对方问出来的问题,都是韩龙想要他们知道的问题。
想到这里不由的问到身边的族老,“韩龙先生直接就教你们这么,直接叫这么高深的,是不是有点太高深了!”
韩幸觉得一般不应该是从诗经开始么,怎么上来就是这个,不觉得有些太急迫了么,上来就是这种挑拨离间的话,恐怕会让他们产生些许不好的想法。
那族老看着学堂里面再次热闹起来的学子,只是轻声说道。
“也不是只有这些,还有很多,只不过刚刚说的那些都是比较艰难的,我等读起来都是感觉到晦涩难懂的,还得感谢刘复先生教了我们这么长时间识字,要不然这可就丢人了。”
韩幸眨了眨眼睛,然后轻声问道,“除了这些之外,他还教导了你们什么?”
“很多啊!”族老轻笑了一声, “什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些都有教。
不过这些虽然也很晦涩难懂,但是我们之前也听刘复先生说过,所以大概的意思我们也是明白的。”
听完这个族老说完之后,韩幸只是淡淡的一声,心中不由的冷笑了一声,“果然如此,一个个都是奸诈小人!”
用这种对比之法,让他们主动将自己想要解释的话来说出来,也就是他韩龙能够干得出来的。
第(3/3)页
子使百姓得到好处却不破费,使百姓劳作却无怨言,有正当的欲望却不贪求,泰然自处却不骄傲,庄严有威仪而不凶猛。”
子张再问:“怎样是使百姓得到好处却不破费呢?”
孔子回答:“顺着百姓想要得到的利益就让他们能得到,这不就是使百姓得到好处却不破费吗?选择百姓可以劳作的时间去让他们劳作,谁又会有怨言呢?想要仁德而又得到了仁德,还贪求什么呢?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怠慢,这不就是泰然自处却不骄傲吗?
君子衣冠整洁,目不斜视,态度庄重,庄严的威仪让人望而生敬畏之情,这不就是庄严有威仪而不凶猛吗?”
子张继续问:“什么是四种恶政?”
孔子说:“不进行教化就杀戮叫作虐,不加申诫便强求别人做出成绩叫作暴,起先懈怠而又突然限期完成叫作贼,好比给人财物,出手吝啬叫作小家子气的官吏。”这就是所谓的五美四政!
先说五美。
第一,惠而不费。执政者和百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是此消彼长,不是说百姓得了什么好处,执政者就一定要损失些什么。
不管是在百姓的民生上还是在朝堂的政治上,只要做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双赢的局面绝对是可以达到的,具体的做法是因势利导。没有人不想走上富裕的道路,只要在能得利的地方,放手允许老百姓得利,老百姓就能得利。
举个例子,一个小山村盛产瓜果,但交通闭塞,新鲜的瓜果运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不能用朝廷衙门为他们结决,村民们自筹资金也会修出一条路来,朝堂上的执政者所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不能阻拦,还要适当给予帮助即可。
第二,劳而不怨。人性中都有利己性,被人指使者去干着干那难免有怨言。但是,如果执政者指使百姓去做事,能给百姓带来切身利益,民众何乐而不为!
这就比如年年都有兴修水道,因为这个关乎民生,而且还可以减少洪涝灾害,而且还能挣点工钱补贴家用,纵使没有钱,百姓们也不会有怨言。
第三,欲而不贪。孔子承认了欲望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要求欲望要有度,到了贪得无厌的地步就无药可救了。要做到欲而不贪,只有靠加强个人修养。
孔老夫子所说的“欲仁而得仁”,就是倡导君子们用求仁之心克制那些乱七八糟的欲望。第四,泰而不骄。就是对待任何人都要满怀敬意,不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既不趋炎附势,也不盛气凌人。
第五,威而不猛。执政者一定要立威,否则管理臣属、发号施令时就没有影响力。要想真正立威,首先要赢得他人尊重。自己行为端正,“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威仪自然就有了。
当然,若是想要治理地方,仅有五美是不够的,还要摒弃四种恶政。
第一,不教而杀。任何一个朝廷的法律体系都建立在人们的是非观念上。是非观念的形成,依赖于教育,也就是你们现在正在接受的这些东西就是教育。
如果民众还没有被告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也不应该受到惩罚。不教而杀就违背了这个原则,民众不知行为犯错,莫名其妙地被杀,这种恶政叫作虐,所以每每你们都去劫掠地方,但是朝廷都只是诛杀首恶,就是因为你绝大多数的确是被蒙蔽的。
第二,不戒视成。事情的成功有赖于事先的周密计划与妥善安排,如果事先什么都不讲,事后却要求出成绩,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合理的,孔老夫子称其为暴。
第三,慢令致期。这一恶明显有点作弄人的意味,朝廷衙门亦或是尔等的王,若是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时,并没有强调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话,某天又突然宣布这件工作要求限期完成,而且期限已到。孔子将这种行为称为贼。
第四,与人,出纳之吝。这句话意思就是既然你答应给人某件东西,到给的时候却又舍不得。很多官员和领袖乃至执政之人都有这个毛病,下属立了功,自然要奖赏,东西许下一箩筐,临了却舍不得给,这是一种目光短浅、贪私吝啬的表现。这种人终将画地自限,飞不高也走不远。
这就是四大恶政,而这四大恶政若是同时出现,那么这个势力恐怕覆灭就不久远了,你们既然现在知道了这些,明白了这些道理,那么你们就一定要好生的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
韩龙看着慢慢已经安静下来的学堂,然后轻笑着对着他们说道,“尔等可还有什么问题么?”
听着韩龙的问题,很多人都是有着跃跃欲试的意思,但是却没有再多说什么,似乎是不好意思一样,毕竟他们这才是第一天跟着韩龙听他讲学。
韩龙看他们都不吭声,便轻笑了一声,然后直接自己朝着他们问道。
“既然你们不说话,那么某家就问你们一个和你们切实相关的事情,若是有这么一个地方,一个千乘之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连年灾荒,你们应当如何治理他?”
韩龙问完了之后,一群人都闭口不言,不是他们不好意思,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
“若是这个不好回答,那就下一个!”韩龙看他们不吭声,便继续往下说道,“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你们又应当如何去治理它们呢?”
听到韩龙这么说,众多听他讲学的孩子们突然就笑了起来,其中一个年纪颇大一些的夷人孩子轻笑着说道。
“先生说笑呢,哪里有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便是咱们的这种小部落都不只这些地方啊!”
“哈哈哈哈....”一群人笑的非常开心,殊不知外面的族老听到了这句话之后,只感觉自己的心很难受。
曾经岚山部落在这个越嶲郡那也是首屈一指的大部落,只可惜现在就这么的落寞下去了,也不知道此生他还有没有机会再次见到自己的岚山部落崛起的机会。
韩龙等着他们笑完了,然后才轻声继续说道。
“你们又怎么知道没有方圆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呢?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一个国家之所以被称之为一个国家, 不是因为他的国家有多少土地,有多少百姓,而是他们的心是否在一起,他们的百姓是否有礼仪!
这是今日某家要告诉你们的一段新的《论语》,你们且挺好了,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篇,原文是这样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大概的意思,这是一段关于孔老夫子和他的记名弟子之间的对话,其中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
意思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同孔子坐着。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龄都大,你们不要因为我在这里就不敢尽情说话。你们平时总爱说没有人了解自己的才能。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怎么办呢?”
子路轻率而急切地回答说:“如果有一个千乘之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连年灾荒,我去治理它,只要三年,就可以使那里人人有勇气、个个懂道义。”孔子听后微微一笑。
孔老夫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而冉求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方面,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施行想办法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的意思是:“不敢说我有能力,只是愿意学习罢了。宗庙祭祀或者同外国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傧相。”
孔子接着问:“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听到了孔老夫子的话,然后弹瑟的节奏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
曾点给他的回答是:“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妨碍呢?也不过是各人谈谈志愿罢了。”
曾皙说:“暮春三月的时候,春天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还有六七个儿童一起,在沂水岸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纳凉,唱着歌儿走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赏你的主张。”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来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他们三位同学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各人谈谈自己的志愿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该注意礼仪,他的话一点也不谦逊,所以笑他。”
曾皙又问:“难道冉求所讲的不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事吗?”
孔子说:“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算不上一个国家呢?”
曾皙再问:“公西赤讲的就不是国家吗?”
孔子说:“有宗庙、有国家之间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公西华只能做小傧相,谁能做大傧相呢?”
这应该是论语之中最经典的问答之一了,也说出了当初孔圣人的理念和某些情感。
这里面孔子也说出了你们刚刚的问题,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算不上一个国家呢?
同时一个地方对外有宗庙、有国家之间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
韩龙的话让这群人再次陷入了沉思,韩龙是一个很善于用语言布置陷阱的人,刚刚他说的那些话已经布置了一个极大的陷阱,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让他们往自己的身上带过去。
此时也是如此,他们都是一个个的部落,他们叟人也是一个不弱的势力,既然也算是一个国家或者说是一个势力,这又应该如何治理,这群人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们能不能沉思出来应该如何治理尚不可知,但是他们却是能够知道,若是继续这般的话,高定和雍闿肯定是治理不好。
这就是韩龙想要让他们知道的事情。
韩龙这每一次的解释,都会伴随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再让这群夷人孩子陷入思考之中,他们羡慕着汉人的东西,所以也对于这种汉人的传承很是看重,不过这后果似乎....呵呵。
至于学堂外面一直在那里聆听的两个人,此时看着学堂里面的沉默,两个人的神情也都是各自不一样了起来。
韩幸不得不佩服这个“口蜜腹剑”之人,当初王越告诉他,虽然韩龙现在已经基本上算是废了,若是单凭本事恐怕挡不住韩幸的攻击,但是韩龙此时却是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他成功的将管宁和王越两个人交给他的本事融会贯通了,这是一种让人不由心寒的本事。
“口蜜腹剑”或许就是对他最好的解释,满口的仁义道德,为了他人所想,恨不得掏心掏肺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这群人,结果每一句话都是对他们好,但是最后到了他们心里的却是一句句的挑拨离间。
这种无声无息让人对自己现在的状况产生反思的本事是恐怖的。
不管什么事情,这个人就怕自己琢磨,因为一旦自己开始琢磨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对不对的时候,那就已经说明他觉得自己做的是不对的了。
当出现这种情况之下,恐怕剩下的事情就是他们的统领所不想见到的了。
若是让高定元和雍闿两个人知道了这件事,恐怕他们一定会不顾一切的将韩龙杀了的。
只不过韩幸实在是有些想不通,明明这里的人都是禁止学习汉人的学识的,可是韩龙不单单讲了,而且还讲的这么透彻不说,竟然所有对方问出来的问题,都是韩龙想要他们知道的问题。
想到这里不由的问到身边的族老,“韩龙先生直接就教你们这么,直接叫这么高深的,是不是有点太高深了!”
韩幸觉得一般不应该是从诗经开始么,怎么上来就是这个,不觉得有些太急迫了么,上来就是这种挑拨离间的话,恐怕会让他们产生些许不好的想法。
那族老看着学堂里面再次热闹起来的学子,只是轻声说道。
“也不是只有这些,还有很多,只不过刚刚说的那些都是比较艰难的,我等读起来都是感觉到晦涩难懂的,还得感谢刘复先生教了我们这么长时间识字,要不然这可就丢人了。”
韩幸眨了眨眼睛,然后轻声问道,“除了这些之外,他还教导了你们什么?”
“很多啊!”族老轻笑了一声, “什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些都有教。
不过这些虽然也很晦涩难懂,但是我们之前也听刘复先生说过,所以大概的意思我们也是明白的。”
听完这个族老说完之后,韩幸只是淡淡的一声,心中不由的冷笑了一声,“果然如此,一个个都是奸诈小人!”
用这种对比之法,让他们主动将自己想要解释的话来说出来,也就是他韩龙能够干得出来的。